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

陸3D造船技壓全球 應用055驅逐艦

中國大陸研發的3D曲面船板數位冷彎技術已應用於軍艦建造,包括最新下水的萬噸級055型驅逐艦。 《解放軍報》3日報導,解放軍海軍駐上海江南造船集團軍代室總代表冷駿在訪問中證實了上述消息。6月28日,大陸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055型)首艦下水,當晚冷駿帶領團隊商討專案技術的後續方案。 冷駿說,為了建造這艘新型戰艦,他們和設計單位、廠家透過自主創新,運用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藝,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題。在諸多難題中,船體3D曲面船板的數位冷彎加工是造船工藝的世界性難題。 冷駿表示,他們和相關單位突破了複雜曲面船板數位冷彎成型關鍵技術,創新了3D曲面船板數位冷彎成型機,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數位冷彎船板的先進造船工藝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技術水準。他還透露,近年他們大力推動造船廠採取3D造船、模組化等數十項造船工藝。 網上資料顯示,現代造船生產基本已實現電腦化、機械化等,唯獨複雜曲面的船板加工還停留在「手工作業」階段。 陸媒去年曾報導,山東碩力機械公司、武漢理工大學以及江南造船集團合作,成功應用一款型號為「SKWB-2500」的6000噸級船舶大型3D數位彎板機。 專家分析,3D曲面船板設備是用了數位設備取代人工,這會令船身更加精密,而且一次成形,也會加快造船速度。目前這種技術,只應用在軍艦上。 小 靈 通數位冷彎船板 屬於冷彎型鋼技術的應用。冷彎型鋼一般是以熱軋或冷軋板卷、帶鋼等為基材,在常溫狀態下,經過拉拔、衝壓、折彎或輥式彎曲成型機(一種工具機)加工,彎曲成適合下游市場需求的、各種斷面形狀的型材。加上電腦科技,發展成數位冷彎船板技術,攻克造船工藝的世界性難題,目前此技術只用在軍事用...

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外匯儲備可買下委內瑞拉 美媒:大陸比上帝還有錢

大陸外匯儲備到底有多少?美國著名雜誌《富比士》刊文稱,大陸比你想像的更有錢,可以買下整個委內瑞拉,比上帝還有錢,甚至還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匯率。 新浪財經網站引述富比士雜誌稱,每當你聽到《福克斯商業新聞》、CNBC或彭博上的一個財經專家談論過去8年作為核心央行向投行發放的免費美元和甜甜圈的一部分的全球流動性時,他們都漏掉了一個重要部分:大陸。大陸比上帝更有錢,其外匯儲備超過了巴西、墨西哥和俄羅斯每年的經濟產出。 今年9月,大陸央行的外匯儲備超過了8月份,連續第8個月增長。儘管在2016年,北京方面平均每個月拋售266億美元外匯儲備,以支撐人民幣匯率,總計耗費了3200億美元,相當於巴西央行的外匯儲備總額。 報導稱,大陸央行上周發布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其外匯儲備達到3.109兆美元,較8月增加近170億美元。8月份的外匯儲備增幅為105億美元,超過了委內瑞拉央行的外匯儲備總額,後者僅剩下100億美元外匯儲備。 換言之,如果大陸願意,完全可以用現金買下整個委內瑞拉,而仍然有數兆美元的金幣、美元和歐元,以支撐自己的貨幣。 大陸的外匯儲備連續8個月增長,這在過去三年裡還是首次。這讓一些分析師相信,大陸央行今年將購買更多的外匯,超過其以救市、貨幣支持和特別銀行貸款等形式向市場拋出的外...

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

株洲联手中国中车再造千亿轨道交通产业

株洲,这座被称为“火车头拖来的城市”在持续半个月的阴雨之后终于放晴,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在这里召开。从中低速磁悬浮到超级高铁,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到轨道交通EPC模式,乃至于重启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中华之星”,各大话题让株洲的热度节节攀升。 株洲发布的新目标雄心勃勃——打造世界轨道交通“梦之城”,到2020年产值翻番,超过2000亿元。2016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增速放缓,未来4年如何实现20%的复合增长率,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20年高速磁浮铁路时速可达600公里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宗祥介绍,中车“十三五”规划目标是要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4000亿元的经营规模,磁悬浮、空轨,超级电容的无轨电车、IGBT等创新产品是下一步要发力的地方。   在中国中车2015年24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旗下位于株洲的三家子公司(中车株机、中车株洲研究所、中车株洲电机)合计营业收入620.45亿元,贡献率为25.65%。徐宗祥所提到的这些新产品中,株洲分量颇重,磁悬浮更是整场峰会的焦点。   2014年5月,长沙磁浮快线开工建设,今年5月6日正式通车,线路全长18.5公里,总投资46亿元。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冯爱军认为,磁浮噪音低、辐射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建造成本低。更重要的是,长沙的磁悬浮线路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悬浮控制的难点。“经过一年的商业运营,运营的效果比较好,相关的设计标准、产品标准、验收标准完成后就有很广泛的推广前景。”冯爱军说。   “下血本”建设长沙磁浮快线只是起点。2016年9月6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表示,抓紧启动第二条、第三条磁浮线建设,不断扩大磁浮技术和产业影响力,把磁浮产业培育成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认为,此前,中低速磁浮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长沙用事实证明,...

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

解決糧食不足 陸全球收購耕地

大陸國內可供開發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為保證糧食安全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大陸企業近年來在全球大力收購耕地,從東南亞到南美,再到非洲,許多地上開始種植水稻,減輕大陸國內糧食供應壓力。為解決13億人的肚皮問題,大陸企業正在全世界忙碌奔波,一場「餐桌保衛戰」已經開打。 專家估計,在2020年前,大陸因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耕地面積將減少7000多萬畝。即使大陸制定18億畝(相當於1.2億公頃)的「耕地紅線」政策,但對13億人口來說依然不足。 土地重現生機 面對新的形勢,漸多大陸企業走出國門,在海外收購農地生產糧食。舉例來說,湖北襄陽的萬寶糧油公司在莫三比克標到一塊2萬公頃河谷耕地,從雙方的合作農業基金拿出1000萬美元展開營運建設,萬寶糧油更投資2.5億美元(約75億台幣)大力興建水利灌溉工程和農業機械設備。 「中國企業來到,讓當地農業看到曙光。」莫三比克政府的專案負責人Armando Ussivane表示,這片水土肥沃的河邊谷地因發生內戰,原本已經荒廢16年之久,8000多名農民曾經生活在這裡,如今萬寶糧油帶來資金和技術,讓這片土地重現生機,糧食產量也有望回到戰前的巔峰水準。 聯合國也讚許 萬寶糧油不僅為當地社區修建學校和公路,更培訓300名當地農民,教他們新的農業技術。彭博等媒體報導,全世界從莫三比克到阿根廷的廣大範圍內,都出現中資企業的身影。 專家指出,企業土地收購經營已開創大陸和地主國雙贏的模式。一方面大陸企業獲得大面積的耕地可以生產糧食,銷回國內;地主國農民也可以學習大陸先進的農業科技。 隨著大陸對海外農業大力投入,全世界也在「搭便車」,享受大陸企業帶去的正面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駐大陸代表文森特.馬丁表示,對大陸這種「負責任」的投資方式...

中共十九大代表三成來自基層

中共十九大2287名黨代表,是從8900多萬名黨員近四萬人裡選一,其中有771名來自基層,占代表總數的33.7%,從推薦提名到選舉工作,十九大代表選舉的一大突出特點,便是向基層傾斜。 中國新聞網報導,黨代表推薦提名從基層開始。據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介紹,各選舉單位基層黨組織參與實現了全覆蓋,選舉工作中,適當提高了生產和工作第一線代表比例;注重推薦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黨員中的先進模範人物。 當選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共有771名,占33.7%,比十八大增加79名、提高了3.2個百分點。其中,工人黨員代表198名(農民工黨員27名),占8.7%;農民黨員代表86名,占3.8%;專業技術人員黨員代表283名,占12.4%。 這些基層黨員代表中,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是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的大當家,10年來,他通過創新的貸款扶貧模式,讓村民有了創業第一桶金,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10多倍。 電工周紅亮,負責巡視和維護陝西寶雞地區秦嶺深山19條輸電線路,被稱為「電力蜀道」。他走了21年。爬過的山累計高度相當於200多座珠穆朗瑪峰。 村醫謝愛娥,從1992年起和丈夫一直堅守在船上,為漁民看病。行醫至今,走過的水路,長達8萬公里。 科研工作者何中虎,20多年從事小麥研究,培育優質小麥品種。他建立了中國小麥品種品質的評價體系,育成的18個小麥新品種經推廣後增產約30億...

由孫政才案反思大陸賢能政治

大陸國慶及中共十九大前夕,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由於54歲的孫政才是十八大以來落馬的首位在任政治局委員,又是坊間一度盛傳的下任總理候選人,孫案的政治和輿論衝擊力可想而知。孫案對中共的「選賢任能」制度,以及大陸學界熱議的「政治尚賢制」也是一大考驗。 經過長期理論探索和經驗總結,大陸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規範的選任官員的原則、制度與程序,包括強調任人唯賢、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等。政治學者貝淡甯(Daniel A. Bell)稱上述模式為「賢能政治」或者「政治尚賢制」,以區別於西方的選舉制。 選拔官員重賢能 在貝淡寧看來,相較簡單粗暴的「一人一票」,賢能政治模式選拔出的官員在知識水準、社會技能和公共美德三個方面高於平均水準。更重要的是,官員們無需為爭奪選票浪費時間和金錢,「他們可以專心致力於增進知識和業績,因為只有那些表現卓越者才能晉升到高層」。 然而,賢能政治看上去很美,效果有時候卻要打折扣。周永康等「死老虎」暫且不論,截至目前,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各有17名委員和候補委員遭查處,傷亡率超過9%。以孫政才為例,根據新華社關於政治局會議的通稿,這位大陸政壇的明日之星堪稱「五毒俱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孫政才在落馬前兩個月剛剛當選為新一屆中共重慶市委書記。 那麼,39歲就晉升副部級,孫政才是什麼時候開始喪失賢能?孫曾經主政過的吉林省委在關於孫案的省級領導幹部通報上給出了一些線索,「在吉林期間他不顧吉林事業發展,一心只為升官上位,嚴重破壞了吉林的政治生態,帶來了惡劣影響,造成了極大危害」。所謂「在吉林期間」指的是2009年至2012年他擔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也證實,「他在黨的十八大後仍然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突出、群眾反映強烈」。顯然,孫政才出事只是早晚的事情。 問題在於,在吉林期間就劣跡斑斑的孫政才何以在20...

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陸10大謠言 大閘蟹和番茄上榜

北京市網信辦「科學流言榜」公布大陸9月十大謠言,除了「大閘蟹抗生素過量」之外,「吃尖頭番茄可致癌」、「多吃主食死得快」等10大流言,榜上有名。 流言榜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布如下: 一、「將溺水兒童頭朝下可救命」。實際上,無論哪種控水方式,控出的基本都是胃內容物和胃內水,肺內水很難控出,反而可能造成誤吸。 二、「手機放枕邊危害巨大」。據引述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李治中的觀點:手機確實有輻射,但目前來看致癌可能性很低。 三、「人民幣3元可查微博微信訪客記錄」。事實是:一旦告知騙子自己的帳號、密碼,就很有可能被盜取個人資料,或給好友發一些奇怪連結或借錢請求等,侵害用戶的利益。 四、「糖精棗」再現江湖。其實是舊聞。 五、「餘額寶國慶(十一)期間下調限額」。事實上沒有。 六、「多吃主食死得快」。事實是曲解了很嚴肅、嚴謹的論文。 七、「長期用同種牙膏口腔病菌會抗藥」。其實,無論用什麼牙膏,刷牙時都主要靠研磨劑摩擦來清潔牙齒,就清潔能力而言,多數牙膏沒有區別。 八、「大閘蟹餵食抗生素超標」。大陸國家食藥監總局闢謠:從歷年抽檢來看,包括孔雀石綠、氯黴素等指標都未超出標準範圍。 九、「公安網監:這種微信紅包有病毒」。大陸公安網監部門從未發過此類緊急通知,也尚未截獲類似手機病毒。 十、「吃尖頭番茄可致癌」。闢謠:甘肅農科院表示:有些番茄品種外形是高圓形,在生長過程中有可能長成尖頭,但對人無...

洋學生看中國大陸 人民強 中國強

大陸熱鬧慶祝十一國慶,對於在大陸的40多萬留學生來說,更是體會深刻。柬埔寨學生安達說,有幸親眼看到中國的發展過程,享受各種網上購物和行動支付的便利。馬來西亞孟雯希望成為「中國通」。義大利安倩倩則說,「我覺得我把自己一半的心留在了中國」。 柬埔寨學生安達是北京工業大學學生,剛來到大陸時他不會中文、不敢用行動支付、不放心在網上購物,更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跟中國人溝通、融入他們的生活,如今這些他全都會了,而且享受其中。如果要他用短短幾句話形容大陸,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不是一夜間建成的,而是通過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付出,一步一步建起來的。」「人民強,中國強」。 當中國通 心留在中國 馬來西亞留學生孟雯說,從讓人驚艷的高鐵,到品味生活的茶文化,在來到中國之前,她不覺得中國有多好,如今覺得和中國真有緣分,她希望用更多的時間了解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朝一日我會成為『中國通』」。 來自義大利的安倩倩是個旅遊狂。不但走遍了北京,只要一有空就到處玩,在內蒙的庫布其沙漠騎駱駝、滑沙、喝奶茶,並遊覽大同懸空寺。「我覺得我把自己一半的心留在了中國。」 學功夫 完成兒時夢想 尼日留學生露婉從小就夢想能有一身好功夫、行俠仗義,還和媽媽說「我想去中國」。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後,她努力學習中國功夫,她參加的武術隊在2016年來華留學生武林大會上一鳴驚人,一舉奪得大陸全國第二名,完成了兒時的夢想。 俄羅斯留學生阿廖娜,受到媽媽影響到大陸瀋陽大學留學,5年來她來往於俄羅斯和瀋陽之間,發現瀋陽的地鐵和交通建設快得驚人,更愛上了當地的人文風俗,還交了好多當地朋友,她覺得瀋陽已成了她的第二故...

北斗應用廣 產值破兆 軍民融合典範

大陸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將在2020年之前以35顆衛星覆蓋全球,屆時大陸將成為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斗」應用層面廣泛,不僅在戰機、導彈精準打擊等軍事領域,更在交通運輸、氣象預報、測量測繪、移動支付等民用領域,帶動產業鏈發展,被譽為大陸軍民融合發展典範。 建造北斗系統的初衷完全為了國防,最初僅應用在軍事等特殊領域,包括戰力機動部署、精確投放;戰機、導彈等武器的遠端導航定位和精準打擊;為軍隊通信系統、指揮系統等精準授時;提供戰場通信服務等。 隨著北斗系統日趨完善,其應用領域也快速向民用延伸,現已推廣到交通運輸、測量測繪、海洋漁業、精準農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通信系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諸多領域。 越來越多車輛使用北斗系統,截止到今年9月,北斗導航型晶片模組銷量已達4000萬片;遠洋漁船遇險時,能一鍵求救;配合地面設施,能進行對水壩、大橋等巨大建設物的形變監測;並能以0.1公尺的定位精度實現農業精密耕作等。 北斗系統已成為大陸「軍民融合發展」成功案例。年初大陸官方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就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掌,顯見重要性。 在軍民雙重驅動下,北斗在衛星導航產業中的滲透率逐年提升。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70%。北斗帶動了產業鏈全面發展,各地北斗產業園如雨後春筍,也形成一批龍頭和上市企業。 外界評估,到2020年,北斗相關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400億人民幣(約1兆800億新台幣)。北斗在大陸的衛星導航市占率也將由2016年的不到30%,擴大至60...

馬尼恩(Melanie Manion): 完成統一 洗刷中國百年恥辱

美國教材隱藏台灣是中國洗刷百年恥辱的密碼。大陸為什麼堅持要統一台灣?美國杜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王宏恩整理知名中國政治學者馬尼恩(Melanie Manion)中國研究課堂上的教學重點指出,中國從鴉片戰爭被列強打敗,甲午戰爭割讓台灣,成為百年國恥,而目前大陸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核心主義,就是企圖終結百年國恥,台灣一日不回歸中國,就意謂著百年國恥(國家無法完全統一)的持續,這就是大陸堅持兩岸必須統一的主要原因。 作為馬尼恩的教學助理,王宏恩表示,馬尼恩所開設的「中國政治學」總是爆滿,課程主軸就是百年國恥與台灣。馬尼恩是中國開放留學後第一批進入中國念書的學者,在北京大學念政治經濟學時跟現任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是同班同學。 清末鴉片戰爭開始,原先以大國自居的中國先後被英國打敗、再被島國日本打敗,而割地賠款更被定義為是被列強殖民的開始。在學者眼中,習近平的核心主義「中國夢」就是企圖終結百年國恥,讓中國重新回到鴉片戰爭前的榮光。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這是百年國恥裡最重要的關卡:台灣一日不回歸中國,就意謂著世上仍留有日本打敗中國的證據、百年國恥仍持續。或許就可理解許多中國網友對於兩岸統一的堅持。 另一方面,一些學者也認為,百年國恥是中國操弄民族主義的重要資本,所以會被政府在必要時不斷提及使...

2017年10月1日星期日

日老人培育耕地 願死在中國

河南新鄉市原陽鄉的小劉固村,有位71歲的日本人川崎廣人,在這進行循環農業。雖然已披星戴月研究4年,但川崎仍未成功,但對於自己的研究,川崎信心滿滿,每當問到循環農業何時實現?他總是興奮地表示「快了!就快了。」 「請你幫我準備好葬禮,我要死在中國!」是川崎曾對「小劉固農場」的主人李衛說的一句話。致力推廣循環農業的他,已在小劉固村待4年,雖然研究並不複雜,僅須用豬糞、牛糞、鴨糞、米糠、發酵粉、酒渣等原料,經高溫製成推肥,以降低、替代化肥、農藥,但至今仍未成功。 清晨4點 開始工作 每天清晨4點,川崎都會穿著沾滿汙漬的藍色工服、五星軍帽,在堆肥場幹活,將肥料打入空氣後,他就開始巡視溫室、堆肥,然後7點半主持晨會。白天就替農場的青年上課,下午就在辦公室修改培訓會的簡報,就這樣一路忙到晚上9點。 雖然每天過著披星戴月的生活,但川崎不僅未曾喊累,反倒樂在其中。他說,「經營農場、培養循環農業人才,就是我人生的全部。能培訓有志於循環農業的青年,覺得很開心。」 除了培訓年輕人外,川崎也讓他們到日本農業公司工作兩年,推廣循環農業的理念。第一批成為農場研修生的20位年輕人,有3名到日本公司工作;至今舉辦13屆的培訓會,也有近700人參與,其中更有環保人士、大學生、農業公司負責人,以及政府官員。 4年經營 略見成效 雖然至今仍未研究成功,但推廣循環農業數年後,部分農地有了明顯的成績。李衛表示,原先每畝只產千斤的小麥田,再用循環農業的堆肥後,產量增至120斤左右。 為讓功效更好,川崎自掏腰包,砸下5萬元人民幣,架設1000畝地的液肥管道,提供農戶免費使用。雖然川崎致力於小劉固村的循環農業,但在村民眼中,他仍舊是個「日本老頭」。對此,他堅定地表示,「只要幫農民賺了錢,他們就會相...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

全球富豪人數 美居冠陸排第4

除了中產階級市場大,外界更關注富豪動向,據全球諮詢機構凱捷(Capgemini)報告顯示,大陸已成全球第4大富豪最多的地方,且最富者更富,主要是股市帶動「錢滾錢」。 凱捷發布的2017年世界財富報告提到,全球有1650萬人的財富超過100萬美元,而全球百萬富翁數量最多的4個國家,為美國、日本、德國及大陸,共占全球百萬富翁近3分之2。 雖然美國有480萬位富豪、財產總值高達16.83兆美元,都是世界第一,但平均下來,反而沒有大陸的113萬人、5.77兆美元高。 資料也顯示,截至今年第2季全球百萬富翁持有的資產中,股票比重從去年的24.8%、上升至31.1%,固定收益資產18%,現金資產比例升至27.3%,而對沖基金、外匯、大宗商品及私募股權等降至9.7%。 以《富比士》最新即時富豪榜就會發現,現在大陸首富由恒大地產的許家印擔綱,以381億美元、略贏阿里巴巴馬雲的379億美元,原因就是股票大漲。...

陸中產崛起 資產增速全球第二

安聯集團最新發布的2017年財富報告顯示,大陸家庭的金融資產增速居全球第二。家庭的財富急劇成長,凸顯大陸中產階層的日益繁榮。報告並指出,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正成為大陸經濟成長的持續動力。 中產階級是各廠商都想極力打入的市場,因為他們願意花更多錢得到好的生活,日前京東推出大數據報告顯示,中產家庭更愛知識型消費,其中年收入20萬(人民幣,下同)到50萬元,以及50萬元以上的中產家庭,認為「智力消費不能省」的比例超過5成,所以會花大錢投資下一代。 陸中產5年內逾5億人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25日於加拿大活動上演講,提到大陸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個引擎會帶動世界經濟,對全球中小企業都意味著巨大的機會,因為龐大且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將在5年內超過5億人,將比北美總人口還多。 得益於股市復甦 德國安聯的年度調查,也反應出大陸中產階級的崛起,數據顯示,去年大陸家庭的財富急劇增長,估算去年大陸家庭包括現金、銀行存款、保險和養老金收入、證券及其他應收帳款的金融資產項目,出現17.9%的成長,成長幅度高居全球第二、僅落後於阿根廷。 大陸去年人均金融資產淨值從2000年的全球第40位上升至第27位,為1萬2765歐元,台灣全球排名第五,為9萬2360歐元。報告稱,大陸的家庭正在豐富資產組合,已從過去單純存錢,轉向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和證券,也得益於逐漸復甦的股市。 報告提到,全球的財富分配也開始往「中等財富群體」集中,以2000年為例,中產階級的人數約為4.5億人,現已增加到超過10億人,等於多了6億人從沒錢變為小康,且這多出來的6億人,超過8成來自大陸。 (旺...

央企重組擴大 首度點名化工業

大陸央企重組不斷加速,所涉領域也在擴大。根據最新公開資料顯示,大陸國務院日前召開的常務會議上,首度點名化工領域為未來央企重組整合的重點。分析師指出,由於大陸兩大國有化工巨頭--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合併的傳聞由來已久,此一訊息勢必帶動相關上市央企的股價,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根據27日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資料,未來大陸中央將穩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重組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競爭力;其中,化工為大陸中央首度點名的領域,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合併傳聞由來已久 分析師指出,雖然大陸國務院和國資委此前都未明確提出推動化工行業重組,但大陸兩大國有化工巨頭--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的合併傳聞由來已久,大陸中央釋出此一訊息,也讓市場對兩大化工集團未來的合併重組之路,增加更多的想像空間。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表示,未來化工行業的重組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企業重組,比如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併;二是把同類資產合併,不同企業的化工板塊進行重組,比如把中石化的化工板塊並到某一個化工企業。 反壟斷審查將是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化工近期在重組方面動作頻頻。今年6月,國新控股在官網新聞中提到,國新控股將其出資企業國星集團無償劃入中國化工,為的就是推動國星集團與中國化工氟化工業務的重組整合。 分析師表示,如果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併,有望形成打通全產業鏈的化工巨頭。上海天強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表示,中國化工的能源化工等板塊將得到中化集團的優勢互補,擴充國際市場領域的競爭力,而中化集團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國內市場業務板塊的實力;二者互通合作,有望形成打通全產業鏈的化工巨頭。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兩家企業的合併也是難點重重。中國化工、中化集團都是全球化的公司,兩家業務多有重合,合併的難點是世界各國的反壟斷審查,以及為通過審查必需的資產剝離。 關鍵一分鐘 ◆9月29日,大陸證監會核准了9家企業IPO批文,其中在上交所主板的包括泰瑞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合盛矽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麗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9家企業合計籌資不超45億人民幣。 ◆繼周四標普將萬達商業地產評級下調至垃圾級之後,穆迪29日也將大連萬達商業地產發行人評級(issuer...

台商強調 在陸經商重視品牌

大陸從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帶來廣大商機,也使許多台商不能再以過去的方式經營,必須要適應環境「轉型升級」,29日在一場論壇中,幾位轉型有成的台商,分享他們的祕訣,台商強調,在大陸經商,一定要重視品牌,另外,只要作自己專精的產品,「作好不作大」,以大陸廣大的市場規模,就夠賺了。 河南正本清源科技公司,主要是生產雞豬等飼料,過兩年規畫在大陸創業版上市,正本清源董事長陳建成1993年到大陸,原本是當台幹,1999年自行創業,一開始和在台灣一樣什麼樣的飼料都作,但「什麼都作、什麼都作不好」,後來把產品聚焦,「產品用減法、營銷用加法」,大家都去的紅海市場不要去,只作精作細,後來果然開始賺錢,因為大陸市場夠大,只要專精幾樣產品,利潤就夠大了。 喬鴻鞋業董事長郭正津指出,東莞鞋商經過殘酷的淘汰,如今剩下的廠商,都過得不錯,訂單接都接不完,但是這中間也經過艱苦的轉型升級之路,像他們公司只作拖鞋,但是也從OEM到ODM,再到OBM(自創品牌),創立了洛克熊的品牌。 八融食品旗下上海知名的宜芝多烘培坊,目前在全大陸已展店132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區,今年底光是上海地鐵沿線,就要設立100家分店,八融食品公司董事長蔡秉融是蛋糕師傅出身,從1999年開第一家店就決定從品牌出發,他強調,大陸人口夠多,「只要作一味對的,市場就夠大」。 田野休閒牧場董事長楊文章,看準大陸休閒旅遊趨勢,則是從製造玻璃的第二產業(製造業),轉型到第三產業(服務業),目前在廣東清遠建有5千多畝,相當於15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大的台灣風情生態度假區,接著湖南常寧的園區也將落成。 運時通董事長陳燕木指出,台商真正在大陸賺到錢有二大類,一是買地,賺到土地的增值財富;另一種則是抓品牌、抓通...

陸私銀狂飆 去年資產超34.2兆元

隨富豪財富與日俱增,大陸私人銀行規模正飛速成長,據調查機構APB連線(Asian Private Banker)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大陸十大私人銀行客戶資產規模已超過7.5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34.2兆元,自2012年起平均年增率達35%。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說,大陸的財富創造並沒有結束,才剛剛開始。 私人銀行一般指銀行專門向富豪階層,提供個人財富投資和管理的一種服務,開設人通常需至少擁有100萬美元的流動資產,才可申請。 富豪增加 業務大爆發 據興業銀行和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統計,大陸2016年底,可投資資產達到100萬美元的家庭已突破210萬戶,且在經濟持續成長下,未來每年還將以13%的成長率遞增。 在此之下,APB連線報告顯示,大陸包含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金公司、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十大金融機構的私人銀行業務,管理資產總規模已超7.5兆元,年增率22%,另自2012年以來,平均年增率高達35%。遠超過除大陸以外,其餘19個私人銀行業務發達亞洲國家的同期表現(6.1%),顯示隨富豪增加,大陸私人銀行業務迎來「大爆發」。 其中,招商銀行去年私人銀行業務資產管理額達1.66兆元,位居榜首,年增率32.5%,緊隨其後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之私人銀行業務管理資產額分別為1.21兆元和1兆元,年增率分別是13.8%、23.5%。 據了解,2007年,中國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合作推出私人銀行業務後,陸資私人銀行業務正式誕生,10年內,隨市場開放,相關業務迅速成長。 成長空間大 尤其在兩岸 ABP連線認為,走過10年光陰的大陸私人銀行市場,本身就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境內投資方面。張軍也說,未來20年,大陸內部財富管理市場仍增長可期。他解釋,這與大陸經濟潛力尚未被完全發掘密不...

中投靠陸市場 成全球第2主權基金

在資本市場與經濟共同成長下,大陸投資公司掌握的資金規模與日俱增。據統計,大陸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所掌握的資金規模已達到9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兆3612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主權財富基金。中投總經理屠光紹直言,背靠大陸市場是公司有別於其他國際機構最大的特點和優勢。 根據中投公司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公司資產總額已超過9000億美元,相較於中央分兩筆投入的2490億美元資本金大幅成長。據統計,中投公司累計年化國有資本增值率達14.35%,境外投資累計年化淨收益率則為5.51%。 中投係經大陸國務院批准,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設立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資金主要來自於大陸的外匯儲備,並內含主要負責公開市場投資的中投國際、負責對外直接投資的中投海外、承擔境內國有金融股權管理業務的中央匯金等三大子公司,分權管理資金治理。在全球主權基金排名中,掌握資金總額僅次於今年9月,規模才剛突破1兆美元的挪威國家主權基金。 中投公司總經理屠光紹表示,背靠大陸市場,是中投公司有別於其他國際機構的最大特點和優勢。他說,把握大陸經濟轉型升級、深度融入全球的歷史機遇,將成為中投未來十年發展的重要動力。 據新華社報導,中投在連接海內外市場上,已在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及相關地區,累計投資了約100億美元,涉及港口、鐵路、公路、電網、油氣管道等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也涉及高科技、農業等行業的投資項目。 「繼續提高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屠光紹表示,這是中投未來將持續堅守的原...

陸量子通信加密技術大躍進 成功進行跨洲視訊會議

中國科學院的學者最近創下世界首例,成功的利用量子加密通訊技術,和人位在奧地利的科學家進行視訊會議,之前的技術只能在幾百公里的距離內進行量子通訊、但現在中國科學家利用精密衛星解決了這個問題。 中國科學院的聲明表示,其院長白春禮在北京中關村透過量子加密通訊技術,和2,100多公里之外、位於維也納的奧地利科學院院長Anton Zeilinger一起展示了世界上首次跨洲的量子通訊視訊會議。該聲明表示說:「私密和安全的通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尤其在網路使用和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全球都有保護的網路是極端重要。」 和傳統公共密鑰加密的原理不同,量子密鑰分發(QKD)利用單一光子在量子態疊加(quantum superposition)的狀態,創造出無條件安全的長距離通訊。 過去量子加密通訊的最遠距離只有幾百公里,但是科學家現在利用量子衛星墨子號(Mozi),找到延長的辦法。這個衛星上裝置了誘騙狀態的量子密鑰分發的傳輸器、一糾纏光子來源、一量子隱形傳送接收器和分析器等,中國和西藏也有5座地面傳輸站。 中國科學院表示這種加密通訊系統,有望運用在政府、銀行、安全和保險行業上,現在計畫進行更多類似實驗,從中國和位於新加坡、義大利、德國和俄羅斯的人進行量子通...

2017年9月29日星期五

崩潰的中國崩潰論

最近日本新聞網站News Picks製作了一個名為《「中國崩潰論」正在崩潰中》專題指出,日本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在7年前就開始出現此消彼漲的趨勢。 在此之前,日本的GDP占全球比率都遠遠超過大陸,到了2010年,大陸與日本GDP占全球的比率都是9%;到了2017年,美中日3國的占比分別是25:15:6,預估到2022年,將成為24:18:5。 無獨有偶,英國《金融時報》華盛頓分社的社長愛德華‧魯斯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以中國將接棒美國卸下的全球經濟守護者傳統角色,驗證英國歷史學者霍布斯的說法,霍布斯認為,中國將再次崛起,並且將掀翻西方世界。 在2001年出版《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一舉成名、且與前總統李登輝和陳水扁相談甚歡的康乃爾大學法律博士章家敦,在連續多年宣傳中國即將崩潰槓龜後,最近一次的預言是去年2月分上海「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前夕。當時章家敦在富比士的網站上撰文指出,中國將面臨「貨幣、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全面崩潰,時間大概是半年。 多年來,有關中國大陸前景的預測,始終有崩潰論和崛起論兩派,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驗證,除了極少數死硬派之外,兩派觀點都有所調整和修正,但是不可諱言,整個大方向與崩潰論的距離有越來越遠的趨勢。 前述NewsPics訪問的日本企業人士指出,日本人有一種「一旦認定了某個方向就不會輕易改變」的慣性,這使得中國崩潰論在日本一直頗有市場;日本經濟學者川端隆史則指出,中國在某些IT領域的領頭羊地位以及一帶一路等,已經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不一樣的中國經濟樣貌,事實已明確到、多到日本人不應該再否認「沒有中國崩潰」這回事了。如此提醒,是否台灣人也該參考、省...

陸高等教育在學人數3699萬 占全比重1/5

大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28日表示,中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3699萬人,占世界高等教育人數的1/5,是世界第一。 28日大陸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吳岩表示中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3699萬人,占世界高等教育人數1/5,是世界第一;普通大學招生748萬人,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30%增長到42.7%,快速邁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吳岩說,2012年-2016年,進入四大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名的大陸大學從31所增至98所,進入ESI前1%的學科數從279個增加到770個,有學科進入ESI前1%的大學從91所增加到192所。 吳岩說,中國實施「一省一校」高水準大學建設專案,共14校獲得56億元人民幣的中央財政支持;中西部大學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共24個中西部省份100校獲得100億元人民幣中央財政支...

2017年9月28日星期四

港陸通婚現變化 港女嫁陸男比率大增

(香港二十七日電)據統計,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通婚情況在過去20年來出現頗大變化,港女下嫁陸男的個案激增,陸女下嫁港男人數卻銳減。綜合本地媒體今天的報導,香港集思會昨天發表了「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檢討研究報告」。根據報告,1997年內,港女下嫁陸男的宗數只有2190宗,但去年同類宗數飆升至7626宗。相反,港男迎娶陸女的個案由1997年的2萬8309宗,下滑至去年的1萬5300宗。報導引述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靄玲說,大陸發展迅速,兩地在生活細節上差距縮小,加上交流頻密,港女不但不拒絕大陸男生,反而覺得他們比港男更具魅力。另有戀愛顧問說,港女下嫁陸男比例上升,也許與兩地發展水準拉近有關,這會改變港女對大陸的看法。大陸自19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大陸新娘開始在港大批湧現,成為社會新...

2017年9月24日星期日

西方犯錯 助長強人崛起

美媒指出,「民主」全球化是西方給世界的禮物,本應讓親西方的開明領導人當選。然而事與願違,如今世界已經有一連串強人統治者當選上任,其中不少人具有清晰的非西方特徵,這些領袖包括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紐時中文網近日報導,這些領導人的興起反映了歷史的一個新篇章。在過去200年中,西方的力量異常巨大,即使在後殖民時代也是歷史的主導者。然而,西方所犯的錯誤卻助長了普丁等鮮明反對西方的領導人。隨著美國和歐洲的實力下降,非西方主義出現了全球復興。 對抗西方 普丁上台 報導稱,普丁的當選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意願,那就是俄羅斯想要一個可以與西方對抗的強者。而普丁透過入侵克里米亞,以及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成功做到了對抗西方這一點。報導指出,如果西方當時對俄羅斯表現出足夠尊重,而不是侮辱它,普丁當時可能不會上台。 據報導,日本和印度自中國崛起以來,表面上在地緣政治上都更靠近美國。然而實際上這些國家的人民,希望支持的都是能提升其國家地位的強大領導人。從表面看來,安倍晉三似乎是親西方的領導人,但其內在卻是一名熱切的日本民族主義者,保持著對美國尊重的同時,內心卻渴望擺脫美國對日本的地緣政治束縛。舉例來說,就在美國和歐洲努力孤立莫斯科的時候,安倍晉三2013年卻力圖與莫斯科達成幕後交易,和普丁就有爭議的千島群島達成私下協議。 強化國族 習信念強 莫迪當選後也拋棄了許多曾令印度親西方的標誌,其欲獲取與美國、中國平起平坐的地位,讓世界走向三國鼎立的格局;習近平更是對強化中國民族身分認同有著深厚的信心。 報導指出,一百年前,印度、日本和中國的領導人都要求自己的人民效仿西方,向前邁進。如今,這樣的想法根本不會浮現在安倍晉三、莫迪和習近平的腦海裡,反而是告訴自己的人民,要牢記本國的光榮歷史。隨著越來越多國家不再對西方言聽計從,強大的民族主義領導...

中國世紀 新大國領跑世界

隨著反全球化浪潮盛行,中國正逐漸被推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長蘇格日前出席「中國智慧中國外交」讀書會活動指出,國際形勢紛繁複雜,出現三個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是中國正走進世界政經舞台中心、二是中華民族正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三是中國已具備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能力與信心,「中國世紀」到來已是大勢所趨。 面對反全球化盛行,中國正扛起全球化、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的旗幟。蘇格指出,21世紀以來,國際格局發生數百年來未有之巨變,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經濟全球化「雙面刃」效應持續顯現,面對反全球化浪潮,中國正逐漸被推向世界中心。中國主張的特色大國外交、「一帶一路」戰略,正從計畫轉變為行動,產生豐碩的早期成果。 新大國關係 穩定局勢 蘇格分析,自18大以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推動的特色大國外交戰略,可謂大格局、大手筆、大氣魄,主要從四個方面推進:一是推動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穩住大國關係;二是繼續推動周邊關係健康發展,以「親、誠、惠、容」理念發展睦鄰關係;三是持續深化同所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四是深入參與和引導多邊外交進程,推進世界和平發展與全球治理。 曾判定20年後世界只剩「中國」與「外國」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也與會,他認為,過去五年中國的外交實踐,除與大國保持穩定關係,更透過合作哲學推動大國關係保持穩定;面對周邊環境則以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為理念,平衡外交壓力,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及國際公共議題的治理中。 帶路克險阻 展現智慧 談及中國正力推的「一帶一路」,金燦榮分析,「一帶一路」四年以來,成果超出預期,提供最好的工作機會、最穩定稅源、最先進技術,讓當地人感到高興。不過,推動「一帶一路」難免會遇到艱難險阻,以積極應對挑戰、有困難就去克服,這就是中國的態度與智...

全靠這超級材料 中國「高超聲速武器」如虎添翼!

高超聲速武器在飛行過程中會產生3000度以上的高溫,一般的耐高溫材料是應付不了的。如今中國在關鍵環節已獲得突破,研發出新型耐高溫材料! 一般而言,高超聲速武器在飛行過程中的速度,至少超過5倍音速,相當於每小時飛行6120公里,這速度遠遠超過了現有或是已有的有人飛行器的最大時速,即使是彈道導彈,在上升和中段飛行階段,也追不上高超聲速武器的極速。 據新浪軍事報導,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實驗室的黃伯雲院士團隊,近來終於開發出一種新型耐高溫材料,可以承受3000度高溫燒蝕的陶瓷塗層、複合材料的出現,對中國研製高超聲速武器具重大意義。 超大防務指出,這種新型陶瓷塗層是一種多元含硼單相碳化物,碳化物晶體結構十分穩定。中南大學科研團隊採用熔滲工藝,將多元陶瓷相引入到多孔炭/炭複合材料中,最終獲得了一種擁有複合陶瓷塗層改性的炭/炭複合材...

瞄準海底稀土 大陸造全球首艘深海採礦船

大陸在南海開採可燃冰產氣時長和總量,創下世界紀錄後,再瞄準海底稀土礦產。大陸媒體證實正在建造的世界首艘深海採礦船,已完成船體部分安裝,目前正在安裝船載設備,最快將於2018年底完工並交付使用。據指該船最大設計作業水深達2500米,載重4.5萬噸,能在海上連續作業5年多。 據大陸國土資源部的一份報告估計,海底蘊藏有880億噸稀土、10億噸鈷、3萬億噸多金屬結核礦。該些礦產在電子、醫療設備、紡織、有色金屬、汽車和化學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未來環保發電科技,包括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等,其相關設備都需要用到稀土,而使得中國大陸有意再強化稀土掌控,這項海底稀土開發行動,被中國視為具戰略意義。 資料顯示,該船最快在明年底完工設計,船長約227米、高約75米,最深達水下2500米作業,載重4.5萬噸,能在海上連續作業5年多時間;配備深海海採礦機器人、可容納約200人居住和作業,礦物儲存量可達到39000噸,建成後將交予加拿礦業公司在西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深海金屬礦產開...

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

力拚創新 2030年最強的5國陸軍

自冷戰之後全球陸軍作戰大幅減少,但是從各國陸軍在軍備發展上卻未曾間斷。在這個各國軍事角力頻繁的時代,身為歷史最悠久的軍種這幾十年來也面臨了新的挑戰,不再可以獨享國家最多的資源,必須與空軍及海軍分享經費,這也讓在2030年各國該如何發展陸軍且究竟哪幾個國家在未來將擁有地球上最強的陸軍引人關注。 據《國家利益》報導,很難預測未來,不過可以從該國的軍隊是否可以擁有國家的資源包括創新的科技發展、是否擁有政治當局的支持而不會損害其獨立性,以及軍隊是否可以在實戰中學習及創新,這些條件中看出軍隊未來是否可以更加強而有力。 印度 印度將保持擁有最精銳的地面作戰部隊,印度陸軍在國內面臨各地的動亂,包括巴基斯坦支持的喀什米爾動亂等;面對國外的威脅,印度軍隊長期為對付巴基斯坦而接受高強度且實戰的訓練,這讓印度陸軍成為新德里政府用來對國內及對外國強而有力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印度陸軍在設備上落後其他國家許多,不過印度軍方來自全球各地的軍事技術支持,包括俄國、歐洲、以色列和美國都將軍事設備賣至印度,以補充印度國內日益增長的軍火產業,印度軍隊未來將比以往更容易獲得先進技術,使其成為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 法國 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法國陸軍是最有可能在未來繼續維持最有能力、最致命的軍隊,法國至今仍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要有有效的陸軍來配合,這也將持續到2030年,甚至可能隨著法國對歐盟的軍事和安全機構擁有更大的控制權而加速。 法國的軍事工業在國內和出口方面都維持著成長,法軍也擁有現代化的指揮和通信設備,為歐洲聯盟部隊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另外,法軍還擁有坦克和大炮在內的優秀野戰裝備。再加上法國政府也十分支持國內的軍火工業。 法國陸軍在作戰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包括在阿富汗和北非反恐戰爭,同時陸軍也獲的了另外兩個優秀空軍和海軍支持,海軍...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