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大陸互聯網的實體化新浪潮


在台灣因為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的無孔不入,而益發感到大陸互聯網發展不可一世,這波論戰只是無病呻吟?還是正在告訴我們一些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未來趨勢?  (丁學文提供)
2017年前夕的12月25日,大陸TCL的李東生、娃哈哈的宗慶後和格力電器董明珠參加央視《對話》節目,表達了實體經濟目前的困難,並對虛擬經濟提出質疑。接著12月28日,福耀玻璃曹德旺更在《環球時報》上發表《我認為中國虛擬經濟過火了》掀起新的一場論戰。實體經濟代表的大陸製造業正面臨諸多困難,在互聯網風風火火、越來越囂張的今天,關於怎麼支援實體經濟,或是扶持製造業的主張引起的共鳴越來越大,而且我知道大陸政府最頭痛的也是這部分。虛擬經濟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在大陸,基本上就是互聯網經濟。
台灣觀點
大陸的互聯網經濟確實獨步全球,它幾乎觸及了你知道的所有領域,衝擊了所有舊的經濟秩序,也重塑了利益格局。比如製造業過去有龐大的銷售網路,互聯網打亂了那些銷售鏈條,改變了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另外企業的中心地位遭到了動搖,互聯網媒介和消費者累加的強勢逐漸突出,企業常會遭遇來自互聯網的公關危機。
有人認為從傳統形態轉變為互聯網+的新業態是無法逆轉的時代潮流。製造業企業除了順應大勢外別無他法。我卻覺得實體經濟與互聯網時代的新要素正在不斷磨合,這會產生製造業新的適應性,它必將增加企業的成熟和強大。
互聯網近年的發展難以想像,但它絕不是完美無缺,一些極端現象也很容易一目了然,比如大陸各地的商業街在逐漸冷清,紅極一時的O2O、P2P迅速隕落,世間總是物極必反,取其中庸方為上策。
互聯網勢難擋 融合為上策
我們不可能拒絕互聯網,但我們不該被互聯網俘虜,而應該做互聯網的主人。雖然電商已經火爆到了大江南北,但是近些年的雙十一也能看出,網路零售額雖說逐年增長,但勢頭也在逐年放緩。電商的瓶頸已經顯現,這讓更多人意識到融和才是未來趨勢,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這意味著更多線下的品牌要到線上做平台,更多的線上品牌要線上下開體驗店。新零售模式的兩個特點一是成本效率,一個是購物體驗。這兩點家電行業做的最好,比如大陸蘇寧、國美。
手機行業也正在向新零售進軍,華為、小米等開始瘋狂布局線下,線上線下逐步打通。而且家電、手機也基本做到了線上線下同質同價。服裝行業做的最差,美邦、李寧等服裝巨頭接連轉型失敗,原因就在於新零售模式下的轉型絕不僅僅是產品層面的轉型,而是經營思路、商業模式,以及零售形式的徹底大變革。我覺得未來服裝行業應該是線上做品牌集合平台,線下布局體驗店,可以用VR等高科技手段試穿線上各品牌的衣服。唯有線下體驗、線上購買,而且線上線下真正做到同質同價,服裝行業才是走對路子。
傳統產業逆襲 重體驗效率
講到這裏,我想提提京東劉強東最近所積極提倡的風口轉向傳統行業新說法。這一點我非常認同。大陸正在發生一場舉世矚目的消費大升級。已經富起來的大陸人不再只需要低質低價的商品,而是蛻變為高質高價的追求。現在,主流創業投資都在看互聯網品牌的機會。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大升級中,誕生一批百億市值級別的公司毫無壓力。
前不久西班牙服裝巨頭Zara創始人超越Bill Gates成為新全球首富。他40歲創業,資產800億美元,過去十年股價增長570%。日本服裝巨頭Uniqlo 創始人柳井正也是日本首富。這兩大品牌在中國攻城掠地,開了一家又一家。深受年輕人和中產階級歡迎,也賺得盆滿缽滿。這說明成功不僅僅包括商品本身的品質,還包括了服務、體驗、運營效率等外延。
從Zara、Uniqlo到老乾媽、李錦記,這些都是傲嬌的互聯網人嘴裏的傳統企業,可人家活得一個比一個好。道理很簡單,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正在大升級。而基礎性的商品消費卻未被很好滿足,這就是商機。放在更大的格局看,其實就是光以互聯網作為忽悠工具的階段紅利正在消退。
互聯網的傲慢 新轉折商機
如今上至大陸央視的《新聞聯播》,下至大陸土豪老闆,互聯網思維被捧得大紅大紫。用互聯網的技術、思想和方式,去改造乃至重構一切行業,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也是新增長點。這股浪潮的強勁衝擊,產生了用互聯網思維賣手機、做房子、賣煎餅……。
現在,互聯網思維一時成為一個點石成金的咒語。部分互聯網業者從傲嬌到傲慢,也引起了大量傳統人士的反感。我個人覺得互聯網就是一種連接的技術工具,它借由先進方法論,帶來產業層面的轉型升級,最後再用一種新商業文明的價值觀,推動了透明、分享的變革。現在互聯網新增人口下降、包括BAT在內的巨頭們增速放緩,超級紅利正在消退,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越做越重。新的轉折及機會正在隱隱升起。
供應鏈整合 台灣契機所在
而那些轉型成功、掌握了互聯網的工具、方法論和價值觀的傳統企業,正在爆發出嶄新的生命力,譬如華為賣手機已經超過互聯網思維的代表小米,海爾巨頭也已經轉型成功。這說明了什麼?我想,最後的推動力一定還是來自於生產效率提升的變革,包括零售模式從過去的小商品市場到超市到連鎖店到今天的電商,所有背後的推動力都是來自於供應鏈成本的下降和供應鏈效率的提升。這才是互聯網+的本質。
互聯網+不是顛覆,而是融合。當連接紅利下降之後,還是要會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生產效率的提升。台灣,一直是最典型誠誠懇懇、踏踏實實經營傳統企業的代表,也是過去幾年被互聯網狂潮甩得頭昏腦脹的代表,在互聯網實體化趨勢隱然成型的今天,我極看好台灣企業的機會,但不是所有台灣企業,而是那些看懂商機、能夠隨機應變、而且善於融合的台灣新企業。

神奇電磁引擎 陸搶先美上太空

違背物理定律的「電磁引擎」原先被全球物理界認為「不可能」,但自美國

NASA2014年承認已完成實驗後,物理界正視其存在的可能,大陸則在日前透露,已製造出樣機並送上太空,於天宮二號太空站試驗中。此新聞震驚國際,人類航太科技推進一大步。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在美國NASA鷹工廠實驗室2014年發表論文,證明已成功開發出電磁驅動引擎(EmDrive)技術後,這種革命性的無燃料引擎技術再次引發爭議。如果這種不符合物理學常識的概念成為現實,可讓航空器的速度加快又不擔心燃料問題,甚至可能達到超光速,這違反所有的物理定律,也違反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定理。
違反牛頓第三定律
根據電磁驅動理論,電磁引擎核心零件只是一個特殊形狀的微波共振腔體,裡面不斷運動的微波給太空船提供推力,用太陽能就足以提供電力維持微波的運動。若能成功,人類可在4個小時抵達月球、10周內到達火星。
發想電磁引擎的羅傑.蕭耶稱其為「沒有排氣裝置的火箭引擎」。違反的是牛頓第三定律:「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勢必成雙結對出現,一道稱為『作用力』,另一道力則稱為『反作用力』。」
2010年,大陸西北大學教授楊涓開始研究電磁引擎。2013年,她的團隊率先製作出EmDrive原型機,公布測試結果:2.5千瓦的電量產生720毫牛(約72克)的推進力。
2013年8月,NASA專門研究推進裝置的鷹工廠(Eagleworks),在詹森太空中心對兩台實驗機進行8天實驗,2014年6月發表實驗結果,在28瓦的電力的刺激下,產生了30至50微牛(1毫牛=1000微牛)的推力。
2015年7月,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馬丁在一場論壇展示對電磁引擎更加精密的實驗結果,證明確能產生推進力。
《國際財經日報》英國版報導,今年12月在北京的一場記者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從2010年起一直在資助這項技術的研究,並已研製出一台設備,「正在近地軌道上進行測試」。這是電磁引擎首度被送上太空。
登上天宮二號測試
匿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財經日報》,電磁驅動引擎測試正在天宮二號上進行。天宮二號是今年9月才升空的大陸第二個空間實驗站,攜帶甚多的實驗設備。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總設計師李峰在記者會上表示:「這項技術目前處在原理論證階段的後期,目標是使該技術能夠儘快地用於衛星工程。儘管做到這一點很困難,但是我們有信心取得成功。」
小 靈 通
電磁引擎
英國發明家羅傑.蕭耶在2000年提出「電磁推進裝置」想法。利用太陽能在密閉空間製造出多重微波,通過微波的來回移動產生推力。理論上除非故障或磨損,這樣的裝置無需火箭燃料而能夠永遠保持運轉。
不過,這種設想違背了牛頓定律的「動量守恆」原理,當時被視為「不可能的引擎」,只是理論上或可行而已。
然而,美國NASA在2014年表示,相信這個設想可行,也正在實驗中。德國德勒斯登工學院教授馬丁.塔傑馬爾也有相關實驗證實,這能產生推力,只是尚很微弱。
按照羅傑.蕭耶的設想,這種裝置能產生比標準光子火箭大數千倍的推力,航空器的速度因此可突破光速,讓人類設想的星際旅行變得可行。

大陸IC產業 國家意志崛起

回顧2011~2015年資料,中國IC產業年產值增幅保持在10%以上,近2年增長幅度更是維持在20%左右,而製造端從2012年起增速逐步上升,至2015年產值年增率更是來到25%,充分體現中國在IC製造產業發展方面強烈的國家意志。
一、中國IC產業產值
與IC製造業產值
積體電路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發表了一系列IC產業重點扶持和發展政策從未間斷,其中「國家積體電路發展推進綱要」提出目標:中國積體電路產業2030年前躋身全球領先陣營,在IC製造領域也提出在2020年實現16/14奈米規模化量產目標。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帶動IC晶片需求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IC產品進口額高達2,310億美元,貿易逆差超1,600億美元,進口替代需求極其迫切。2013年6月「稜鏡門」事件爆發,資訊安全已上升至國家安全戰略高度,中國政府一方面開始去「IOE」化(IOE具體說法是以IBM為代表的主機,以為代表的關聯式資料庫,與以EMC為代表的高階儲存設備),另一方面積極扶持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
從2014年6月24日國務院發表「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至今,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已取得重大成果,2015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營收已達3,610億元人民幣。自2012年起,中國積體電路製造業發展速度已超過積體電路產業整體增長速度,2012~2015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0%,2015年中國IC製造業銷售額達902億元人民幣。
如前所述,雖然中國半導體市場已躍居全球第1大市場,但整體而言,半導體相關產品的自給率依然偏低,僅為27%左右,未來仍有很大替代空間。
二、IC製造領域重大事件
(一)中國IC製造產業併購案與新廠計畫
為應對IC晶片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問題,提升中國IC晶片產品自給率,中國代工廠近幾年加快投資擴產步伐,「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2020年自給率達40%,2025年自給率達70%,由此吸引台積電、聯電與GlobalFoundries等全球同業在中國打造12吋晶圓廠。
伴隨各大12吋晶圓廠陸續進駐中國,各地方政府也表現出急切發展熱情,這也同時給政府帶來難題-如何合理分配優勢資源。
預計長江存儲投資啟動3年左右將是最關鍵和最困難時刻,屆時長江存儲產品能否與對手正面競爭、各方能否在巨額持續投資的重壓下保持戰略定力,這是擺在中國IC產業發展路途上必須邁過的一道門檻。
(二)台積電2016年底量產10奈米製程
目前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正一步步趕上英特爾,預計2016年第4季量產10奈米,7奈米則在2018年初進入量產階段,英特爾10奈米將延至2017年第2季,儘管英特爾10奈米在Device和Gate Density都優於台積電的10奈米,但兩者在先進製程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此外,台積電因成功掌握蘋果和聯發科等大客戶,在與三星和英特爾的激烈交鋒中已獲得絕對霸主姿態,預計2017年問世的新款蘋果智慧型手機中,最關鍵的A11處理晶片將全數搭載台積電10奈米製程,並搭配台積電的整合型扇形封裝技術(InFO),屆時10奈米市占率將獨步全球,預計高達70%。
中國方面,中芯國際在過去幾年已顯著縮小與聯電差距,但先進製程發展仍落後台積電和聯電。
三、中國IC製造產業格局
和代表廠商現況
(一) 中國IC製造產業格局
全球12吋晶圓廠產能向中國轉移已成定局,中國現有12吋晶圓廠產能共計42萬片/月,其中包括英特爾(大連)、三星(西安)、SK Hynix(無錫)、中芯國際(北京與上海)與華力微電子。2016~2018年中國新增晶圓廠總產能將高達63.5萬片/月,占全球12吋晶圓廠總產能的比重也會由2016年10%、攀升至2018年22%。中國新增12吋晶圓廠包括聯芯(廈門)、武漢新芯、晉華(晉江)、台積電(南京)、德科瑪(淮安)、晶合(合肥)、兆基科技(合肥)與GlobalFoundries(重慶)等。
事實上,從分布圖中可看到由北向南,中國12吋晶圓廠主要分布在環渤海、中西部、長三角與珠三角四大區域,已呈現遍地開花態勢。
(二)中國IC製造代表廠商現況
2015年全球前10大代工廠中,前4大廠台積電、聯電、三星與GlobalFoundries市占率總和已高達79.6%,其中台積電一騎絕塵,市占率達53%,中國中芯國際和華虹宏力分別以4.5%和1.3%排名第5位和第9位。
作為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2016年第1季銷售額達6.3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2015年銷售額創新高達22.36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3.5%,已大幅超過聯電,聯電2015年營收增長率為-2.1%,目前中芯國際12吋月產能達6.25萬片,8吋月產能達16.2萬片,折合8吋晶圓產能每月31.5萬片。
中芯國際是中國第1家提供28奈米先進製程的純晶圓代工廠商,採用業界主流技術,包含傳統的多晶矽(PolySiON)和後閘極的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HKMG)製程。目前已成功在28奈米製程製程為聯芯的SOC晶片和高通驍龍處理器晶片完成投片,並在2016年6月中芯北京廠成功量產驍龍425,進而鞏固在中國晶圓代工龍頭廠商的地位。
此外,2016年6月中芯國際出資4,900萬歐元收購義大利晶圓代工廠LFoundry 70%股份,憑藉此收購,中芯國際進軍了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然而,中芯國際產能主要集中分布在65奈米以上,其中0.13微米以上低階製程占據中芯國際年營收比較過半,儘管45奈米製程在2015年營收占比較2014年提高5%達16%,但28奈米製程在2015年總營收占比還不足1%,繼續擴充45奈米製程產能,儘快突破28奈米製程實現規模量產和開發16/14奈米技術,是中芯國際目前的重大課題。
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巨宏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新設合併而成,目前在上海張江和金橋共有3條200mm積體電路生產線,產能2016年第2季15.1萬片/月,主要製程節點覆蓋90奈米~1微米,主要打造嵌入式非易失性記憶體、功率器件、邏輯、電源管理、射頻、類比與混合信號等製程平台,其中以智慧卡和MCU應用為主之嵌入式非易失性記憶體製程平台的銷售額比重達該公司年營收的40%。
華虹宏力0.15微米以上製程占總營收60%左右,公司季報顯示:0.13微米以下等先進製程的比率在過去一年一路下滑,由2015年第2季38.4%下降到2016年第2季33.3%。2015年華虹宏力年銷售額為6.5億美元,全球市占僅為1%,隨著12吋廠興起,8吋廠必須走一條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一方面攻占高成長和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另一方面要持續投入創新。
四、存儲晶片產業新布局
目前全球存儲晶片製造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與英特爾等國際大廠壟斷,在2D-NAND製程製程基本達到極限的情況下,各大廠紛紛開始探索3D-NAND技術,目前三星32層和48層3D V-NAND產品,與美光和英特爾32層3D-NAND產品,於2015年底已正式投放市場,東芝、SanDisk與SK海力士前期在邁入3D-NAND主流廠商的道路上稍顯遲鈍,不過2016年7月東芝和SanDisk同時宣布,已研發出64層3D-NAND flash製程技術,並計畫採用該技術256Gb(32GB)產品在2017上半年進行量產,隨後三星也立即宣布於2016年底量產4GV-NAND(64層)產品。在新興技術領域,各廠商都正處於起跑階段,距離還未完全大幅拉開,這對中國存儲晶片產業發展是有利因素。
中國存儲晶片幾乎完全依賴進口,進口額約占IC晶片總進口額4分之1,儘管中國已有三星、英特爾與SK海力士3大廠設立記憶體晶片製造廠,但都是外資控股,這些廠商對製程技術都嚴格保密,中國工程師很難走到核心技術崗位,這對中國存儲晶片製造業的影響非常有限。
此外,紫光透過購買西數股份曲線收購SanDisk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阻撓,最終告吹,這也提醒中國真正核心技術未必能用錢買得到,因此中國存儲晶片發展重點還需放在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方向。
在新建的晶圓廠中,武漢新芯和晉華都集中關注在存儲晶片上,其中武漢新芯和Spansion合作進軍NAND領域,計畫推出3D-NAND產品,拉近與韓國和美國廠商的差距;晉華則攜手聯電,避開競爭激烈的標準型記憶體市場,以利基型記憶體為切入點,打造中國DRAM產業。此外,為進一步整合資源,集中力量發展存儲晶片產業,紫光又聯手武漢新芯並成立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趙偉國任董事長,國家積體電路發展基金總經理丁文武任副董事長,至此,中國存儲晶片製造業的大船才剛剛下水。
五、結語
2011年起,中國IC製造業就維持在25%左右高增長率,充分體現中國在IC製造產業發展方面強烈的國家意志,特別是近期各國際知名晶圓廠商紛紛登陸中國,以與當地晶圓廠的技術引進和資源整合動作,中國龐大的市場空間已給各廠商帶來無限遐想,未來能否完成國產替代化的轉變,是中國IC製造業必須面對的難題和重點。
中國12吋晶圓廠數量增多,分散的資源配置將無法實現規模效應,同時這些不具規模優勢的廠商在未來必將引發惡性競爭,最終可能將IC產業發展置於惡劣的營運環境中。未來中國IC製造產業差異化競爭是規避小規
模廠商惡性競爭的重要手段;此外,合理進行資源整合形成規模效應也是未來中國IC製造業發展趨勢。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