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

跌破眼鏡 生育率全球最低

大陸2016統計年鑑出爐,讓人跌破眼鏡的是,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指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僅1.047人,是全球倒數第一,還不及全球平均2.1人的一半。 尤其顯著低於官方預估的1.6人,不少人口學者表示震驚!因為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鬆綁、2016年更全面開放「二孩」,理所當然認為生育率會加足馬力,但沒想到竟持續走低。 大陸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每年會開展一次以1%人口的抽樣調查,俗稱「小普查」。 大陸國家統計局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後,到2015年以來的人口小普查統計,近六年來總和生育率平均不到1.2人。新華網報導,這個數字相較人口數要維持現狀的理論值2.2人水準下,意味每隔一代人,年出生人口將減少36.4%;兩代人則將減少超過60%。 身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的攜程董事會主席兼CEO梁建章表示,據他研究,也印證中國在「70後」人口,要比「80後」多出30%至40%,而「90後」人口可就是「斷崖式」減少。梁建章因此大膽預言,未來十年,大陸出生人口就將面臨雪崩。 知名人口學家易富賢指出,大陸經濟從改革開放1978以來至2011年的30年間,能夠持續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年輕化的勞動力結構,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初步測算,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27%。 但在2011年後經濟增速突然下滑,原因即出在勞動力減少。以2015年來看,全年大陸人口總計增長680萬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數量增加了958萬人,16歲以下人口增加了209萬人,中堅力量的勞動人口則出現487萬人的負增長,這也是中國勞動人口連續第四年下降。 再以勞動力與老年人口的比例(老年撫...

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

揭開神秘蒙古國 為何有內外蒙古之分?清庭的打壓

雖然蒙古國與中國直接接壤,領土交界線漫長而綿延,而且蒙古國人與中國的蒙古族同文同種,但似乎一直以來對於許多人,蒙古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關於政治、關於歷史、關於民族感情,那麼蒙古人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蒙古,總是被我們稱為「外蒙古」以區別於「內蒙古」。其實內外蒙古之分早在古代就有,主要原因是戈壁沙漠的存在。蒙古人的歷史敘事裡,匈奴人、突厥人等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是他們遙遠而光榮的祖先,因此內外蒙古之分便要追溯到匈奴時代。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衛青、霍去病將匈奴人趕到了漠北,而大漠以南的諸多匈奴部落,則歸順了漢朝。到了晚近的清朝,由於大漠以南的蒙古部落歸順清朝較早,而大漠以北的蒙古部落歸順較晚,同時清朝統治者擔憂蒙古部落聯合起來威脅清朝,因此便開始有了內外蒙古的隔絕。 在清末民初的動盪年代,除了當時的合法政府北洋政府以外,俄國人、日本人的勢力相繼介入,蒙古第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辛亥革命時,外蒙古在俄國庇護下獨立,後來又取消獨立改為自治,中國只享有宗主權的空名。 俄國十月革命以後,外蒙的王公和喇嘛受到震動,遂生撤銷自治、回歸中國之心,日本則指使出身布里亞特人的白俄軍官,謝苗諾夫染指外蒙,這種局勢使外蒙撤治提上了北洋政府的議事日程。 1919年6月13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6月底以後,特別組建的西北邊防軍陸續開拔外蒙。可惜的是由於中國的軍閥混戰,徐樹錚不久即率軍回歸內地,一年之後外蒙也旋即在蘇俄的支持下獨立建國。 滿清如何滅掉蒙古族?一招讓人口損失9成 一直以來很多人會認為清朝時候滿族跟蒙古人關係特別好,親如一個民族。但是,其實滿清一直非常提防蒙古人。自古以來蒙古人是非常彪悍的,他們的戰鬥力遠遠強於滿族,如果他們一旦造反,可能就要來一次「蒙軍入關」了。 清廷當然不笨,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他們採取的措施就是要極大的限制蒙古族,首先就是不能...

2016年9月28日星期三

迦太基故事

迦太基是公元前7世紀至前2世紀建都於北非沿岸迦太基城的文明古國,農業及商業非常發達。強盛時期控制了北非地中海沿岸、薩丁尼亞島、科西嘉島、部分的西西里島、及今日的西班牙南部,成為西地中海霸權。 公元前218年春,為了替父報仇及爭奪霸權,迦太基悍將漢尼拔率領大軍從伊比利亞(西班牙南部)出發,進攻世代仇敵羅馬帝國。迦太基大軍在五個半月中行軍1600多公里,沿途克服了天然障礙及部落的抵抗,越過了險峻的阿爾卑斯山脈,攻入義大利境內。此後的幾個戰役,迦太基都獲得大勝利,義大利很多部落與都市都巨服迦太基。但是漢尼拔犯了戰略上的錯誤,沒有趁勝攻入羅馬城,終於給敵人喘氣的機會。公元212年羅馬人開始反攻,迦太基連連戰敗,退缩非洲的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201年迦太基被迫簽訂苛刻的和約,放棄非洲以外的領域、償付羅馬巨額賠款分五十年付清、海軍全數交給羅馬、同時選100貴族青年赴羅馬當人質。接下來50年的和平時期,雙方皆努力恢復原氣。 50年後,羅馬人看到迦太基境內一片繁榮景象,復原之快令羅馬人心驚。50年前迦太基大軍橫掃義大利的慘痛教訓,使羅馬人下定決心,迦太基必須鏟除。公元前152年羅馬向迦太基宣戰,並集結大軍登陸北非。迦太基人正在慶幸,巨額賠款終於付清,以後可以過好日子,完全沒有要打一場大戰的準備。接到宣戰的訊息,馬上派特使團赴羅馬,並授權他們答應一切要求。 羅馬要求迦太基派300名貴族小孩赴羅馬當人質,就可以保全其自由及領土完整。迦太基人懷著不祥的預感及悲傷的心情交出他們的小孩。但是羅馬人並未減緩進軍的腳步,很快的提出第二個要求,迦太基人必須交出所有武器、船隻及大量的糧食。迦太基人的領導階層還是選擇和平,履行所有的條件。但是他們未得到善意的回報,羅馬人接著提出第三個要求:所有迦太基城的居民必須全數撤出城外十里,迦太基城必須徹底焚毀。 聽到最後一個要求,迦太基城民進入瘋狂狀態。憤...

包正豪》從民主進步到民主退步

1986年9月28日是台灣民主化歷程當中一個重要且有意義的日子。當天,民主進步黨衝撞威權體制而成為台灣政治發展歷史中,第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反對黨,被視為是台灣民主化體制建構的起點。但鮮少人注意或被刻意忽略的是,當時國民黨威權政體的自我節制,才是台灣民主化不至於夭折的主因。 不過,就如同大家都只關心誰中樂透頭獎,沒人在乎多數人才是獎金貢獻者一樣,誰會不識相地去提蔣經國總統是「民主推手」呢?所以,以「民主進步」為名的民進黨,就成為台灣民主化的代名詞。它的發展歷史,就是台灣民主化的歷史,而讓民進黨獨占「民主」的詮釋權力。 然後,2000年的政黨輪替,民進黨中斷國民黨半世紀的統治;2008年國民黨重回執政,則完美演繹政治學定義中的兩輪政黨輪替之「民主鞏固」。可以這樣說,台灣因此成為教科書的政治民主化典範,無可挑剔地展現完美的政治民主化。 政治學教科書對政治民主化的定義,是聚焦於「程序性民主」的體制建立。所以當我們有了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制度設計,讓反對黨理論上有可能透過民主選舉贏得政權,實現政黨輪替,那政治民主化就已經完成。 但政治學者同時發現,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不總是一路順遂的。事實上,民主並不是一條單行道,而是可能發生走回頭路的。政治學者稱此為「民主衰退」。衰退的意思是,我們的政治發展方向不但不繼續走向民主,卻反而向威權倒退。關鍵在於,經過無數投身民主化運動者的努力,所建構出來的民主體制能否維持,繼而繼續鞏固民主的生活。 譬如言論自由,得之不易。因為言論自由是爭取而來的,所以台灣社會對於言論自由的範疇,一直抱持寬容的態度,盡可能地尊重與保護。但當這樣的尊重與保護被濫用,甚至強調在社會當中個人擁有「絕對言論自由」時,言論自由就不再是確保社會存在多元聲音的利器,而成為少數擁有發言聲量者用來壓制異己聲音的武器。 民進黨在台灣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的過程中居功厥偉。但當台灣...

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

國民黨運台黃金花光了?鏢頭之子吳興鏞獨家解密

互動看政經 民進黨清算國民黨黨產,洪秀柱「運台黃金也算嗎」讓人關注1949年大批黃金運台。曾押運黃金聯勤總部財務署長吳嵩慶之子吳興鏞為黃金解密,他表示當年運台黃金還有108萬兩,現存在央行文園金庫。 聯合報/程嘉文 報導聯合報/吳佩玲、葉名軒、陳惠珒 製作主圖/報系資料照攝影/影音部 民進黨政府大打黨產,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反批「運台黃金與故宮國寶是否也算」,再度引發外界對國民黨當年運台黃金的關注。外界常指黃金在1950年9月就已花光,但當初負責運送黃金的聯勤總部財務署長吳嵩慶,其子吳興鏞比對父親與蔣中正日記,以及兩岸的解密官方檔案後,強調「黃金用光」絕非事實。目前央行在新店文園金庫的藏金,其中還有108萬兩是當初帶來。 吳興鏞澄清,所謂「運到台灣的黃金已經花完」的說法絕非事實。記者程嘉文/攝影 吳興鏞:當年黃金還未用完 現任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的吳興鏞,日前與中研院台史所合作,出版父親在1946至1951年的日記。他今天下午將在政大社資中心演講「黃金檔案:1949年黃金運台解密」,介紹國府黃金的來源、數量與去向。最常被引用來證明「黃金用完了」,是蔣中正機要秘書周宏濤的回憶錄《蔣公與我》。吳興鏞說,周宏濤與父親是多年老友,但他晚年回憶明顯有誤。 「蔣公與我」指黃金下落有誤 周宏濤書中指,1950年6月央行僅存黃金54萬兩,每月軍需18萬兩,因此在9月就花光了。事實上運台黃金另有100多萬兩存在台銀名下,包括80萬兩的新台幣發行準備金;另外在美國也有存金。此外早在當年2月,蔣中正就召集軍需會議,要求降低部隊開銷,當年軍費一共僅花82萬兩。到年底,國府尚有黃金110餘萬兩。等到韓戰爆發美援到來,黃金並沒有花完。 運台黃金有370多萬兩 至於國府當年到底搬運多少黃金來台?從1948年底,蔣中正下令搬運第1批2百萬兩黃金來台,後來總計分6批,將當時央行手頭存金全部搬空,總計約370多萬兩黃金,運到台灣與廈門鼓浪嶼。其中在大陸各戰場(東南、西南、西北)花掉130萬兩,至於在台灣,從1949年中到1951年初,政府開銷包括軍費、公務員薪餉、辦公費、發行新台幣等,均靠這些黃金才度過。它們幾乎都賣入台灣民間,也因此穩住了新台幣。 那些傳言是真的嗎? 捲走黃金致大陸貧困...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葉以勤:我所知道的國民黨黨產歷史

葉以勤先生是陳立夫先生的姨甥,稱陳立夫為姨爸,對陳立夫的哥哥陳果夫先生,則隨表兄姐們叫大伯伯,陳果夫先生是國民黨黨產創始者。葉以勤的先翁葉學皙先生歷任美援運用委員會、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政部國庫署長、開發基金執行秘書等要職。實際參與、規畫、推動九年國教與十大建設等台灣重要經建與人才培育計畫。 因家世背景關係,葉以勤先生長期聽聞長輩講述國民黨產的來源、演變與運用,有許多第一手資料,是相當珍貴的歷史紀錄。如今目睹國民黨產被扭曲、追討,感慨之餘,振筆寫成萬言以上長文,其間可見中華民國成立以來的種種建國艱辛以及國民黨產在關鍵時刻對中華民國的挹注與貢獻,均為首次批露。由於文長,中時電子報分5篇及最後全文1篇,共6篇,自今日起連續6天刊出。 「國民黨黨產」已經成為綠營利用「轉型正義」一詞,打擊國民黨,栽贓抹黑,污衊醜化國民黨,進而徹底消滅國民黨的策略手段。「有罪推定論」混肴視聽,造成當今世人的誤解。利用這些誤解,綠營更利用人數優勢的立法院,強行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可嘆的是,國民黨竟無人能對黨產歷史有正確的說明,而有對應。令人不勝欷噓感嘆。 古有「曾參殺人」的寓言。戰國策裡有「三人成虎」的故事。這個積非成是的現象自古以來為政爭者利用。民進黨運用這套戰術。利用優勢傳播媒體,借二二八事件之名,全面抹黑蔣介石,栽贓國民黨。不論事實證明蔣介石的無辜。只作「有罪推定」。反正,逝去的人也無法起來為自己辨解。絕口不提國民黨為臺灣,為這片土地和同胞所付出的犧牲和努力。真相如何,有所冤屈,也都在排山倒海般的漫罵聲中被淹沒了。 以史為鑑,我們看待歷史,可以從裡面學得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更重要的,要先瞭解當時的情況。若以現今的思維,批判過去的措施,時空背景不同。既不公平,也非正義。 本人因為家世背景,對於國民黨黨產歷史,略知一二。雖然仍是粗淺,但都是家中長輩親身經歷的事實,絕非道聽塗說。願奮力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提出,供世人參考研討,以正視聽。也為不負先賢先烈們為中華民國所付出的努力與犧牲,略盡棉薄闡明之力。同時,也希望能讓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年輕人,對歷史有正確的認知與借鏡。 首先,我要說「若沒有國民黨黨產,絕不會有中華民國的建立。若沒有國民黨黨產,很可能也不會有臺灣經濟發展的成功奇蹟,也很可能不會有今天臺灣的繁榮昌盛局面」。飲水思源,要從頭來說。中華民國的建立,是先有政黨。由政黨領導革命,推翻了帝制滿清而建立起來的。不禁想起,阿扁女兒陳幸妤發飆嘶吼的話「臺獨難道不要錢嗎?........」。雖然是氣極脫口而出的話,但確是一語道出事實。的確,革命,建國,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何況,推翻的是幾千年,無比龐大,基礎深厚的帝制政權。而我們國家的建立,是在極度窮困,內戰外侮,戰爭一直不斷的環境之下,何其困難艱辛。 建立中華民國是先有主義,有思想理念,依主義成立政黨,以黨建國。民國成立後是以黨輔政。因此,以國民黨的財力支持了中華民國建國,支援國政運作是不爭的歷史事實。在建國過程中,黨國息息相關,難以分別。所謂國庫通黨庫,實際上,應該是黨庫通向國庫,以黨庫襄助國庫,才是真正的實情。 民國創立,很遺憾的是未能統一全國。軍閥割據了大部分國土。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仍然未能廢止,以致各港口商埠租借地仍被列強佔有,而且關稅亦仍是歸列強收取,以賠償清政府的戰敗賠款,國家的財政慘況真的是可想而知了。臺灣亦仍被日本人佔據,袁世凱又一度稱帝。果夫先生和立夫先生的叔叔陳英士先生為了籌募資金作為二次革命討袁之用,欲將有人捐助的土地黨產賣出,結果袁世凱派出殺手,假裝買主,於民國5年5月18日將英士先生暗殺於家門口。英士先生殉國犧牲了,時年方38歲。 後來,由於果夫先生年青時曾在錢莊學習過,有經商經驗。所以蔣介石,張靜江先生和果夫先生奉孫中山先生之命,於民國9年2月1日在上海租借區成立了茂新公司。從事股票交易及棉花等期貨生意,由果夫先生主持。一方面為黨籌募資金。一方面作為聯絡據點,以交易所作為掩護,防軍閥追殺。這是最早的國民黨黨營事業。 民國11年2月,茂新證券交易所結束營業。蔣介石南下廣州,後不又回溪口。果夫先生仍留上海。6月16日廣州陳炯明叛變,國父孫中山先生逃到永豐軍艦,幸有蔣公奉電召,趕往領軍護持。戰鬥到8月9日,終於平息叛亂。孫中山先生經過這次歷險蒙難,決定必須建立自己的武力,方能完成統一建國。民國13年6月16日於廣東黃埔成立軍校。最初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被任命為校長。 創校初期,設備與教師都缺的情況之下,只得依靠蘇聯幫助。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蘇聯方面的條件是,教學所用的武器裝備,彈藥由他們提供。教官,顧問由他們選派,且必須要有共產黨員參與。史大林的算盤是,為未來赤化中國,建立紅軍作基礎。孫中山先生迫於情勢,只得虛與委蛇,暫且聯俄容共。果夫先生則在上海募集款項,備辦補給,所有軍品,用品都在上海準備,再設法秘密運往廣州。 最重要的工作,是學生的招收。要在全國各地招收優秀青年人才,一同來參與這偉大志業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在軍閥控制地區也是非常危險的事。從考試,面試到錄取後送往廣州,都要在掩護下,避人耳目,秘密進行,非常艱辛。果夫先生在黃埔前三期,招募了5000多人,成為後來北伐、抗戰的國家中堅。最早期的陸軍軍官學校也是國民黨黨營機構之一。軍校校歌,「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民國14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願。所謂「革命尚未成功」也就是指國家尚未能統一,雖然已經構思好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實業計劃等,造福全民的三民主義偉大理想未能實現。這是孫中山先生ㄧ生最大的遺憾。這也是作為孫中山先生最忠誠追隨者,三民主義忠實信徒的蔣介石終其一生努力不懈的目標。可惜的是,蔣介石也僅在其有生之年,將三民主義的部分理想在臺灣實現。但僅這一小部分,已足以證明國父三民主義理論的高明。 民國15年北伐到17年東北易幟,統一大業大至完成。唯有最後一個未能統一的勢力,就是由蘇聯在背後支持的中國共產黨。因此,軍事部分,由蔣介石持續努力。民生建國部分是不能等待的,則由陳果夫先生啟動。 事在人為,人才的培訓是建國的第一要務。因為,五千多年的帝制下,人們對於民主憲政體制和觀念完全無有所知。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的實踐方法上,就規劃了訓政時期。在這個時期,以弘揚三民主義思想,培養人才,教育全民為主要工作。 所以,陳果夫先生首先成立了國民黨黨務學校,然後改名為政治學校,最後改名政治大學。「政治」一辭起源於國父說:「政者,眾人之事也。治者,管理也。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政治大學就是培養訓練治國、經理國家事務,為民服務人才的學校,為建設臺灣各方面的發展,培養出了許多精英人才。政大也是當初的國民黨黨營重要機構之一。 建國事業,百廢待舉。首先要弘揚主義,宣導政令,教化百姓。傳播媒體不可少。陳果夫先生創立了中央日報。因為當年經營證券交易所時,見上海有外國人設立的小型電台,作播報股票行情之用,十分有效率。陳果夫先生想到,何不設立一個大型廣播電台。於是,有中廣公司的成立。有電台,沒有收音機是不行的,又設立收音機製造廠,生產適合大眾化的收音機。於是,有了黨營生產事業。在當時,電影事業剛開始萌芽。陳果夫先生已看到電影的巨大傳播教化力量,想到可以利用電影將正確的思想教育傳播到各個角落甚至偏遠鄉鎮。於是,建立電影院,也設立流動放映車隊到各地巡迴。同時,成立中央電影公司,自己拍攝電影。後來,蔣公為改善國人生活習慣,推行「新生活運動」社會教育,中影公司發...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論蘋果總編卜大中(多數蘋論的作者) - 無知的漫罵及兩岸關係

總題:論卜大中無知的漫罵及兩岸關係 前兩天在這裏貼了一文,說卜大中替台灣蘋果寫的社評,其筆法有偏頗及眛於事實之表現 ,叫老板肥佬黎注意一下。 貼文本來只寫給台灣蘋果中人看看(故此有香港話行文),豈知貼文一出之後,竟有兩位讀友回應附和,爾後又有台灣朋友查問香港才子董橋讚了卜大中些什麼? 這裏找出董橋在香港蘋果的文章,以嚮同好 。文章題目是:「卜大中的蘋果社評」,刊於05-05-03。遵從蘋果留言版規章,不刊全文。 香港才子董橋初時盛讚卜大中 (引文---摘錄)『上個星期五,我在台灣《蘋果日報》創刊第一天的〈蘋論〉社評欄裏讀到卜大中先生評這件事:〈SARS照妖鏡裏的政客嘴臉〉。卜先生開筆這樣寫:「說連宋二人願賭不服輸、說他們兩千年大選輸了不服氣、說他們量小氣淺鼠肚雞腸、說他們仇恨滿心要耍盡一切手段報選輸之仇、說他們只有私利私欲而且權力薰心,他們一定不服,他們的信徒隨眾也一定不服;」可是,他們拒絕赴會,卻「顯見他們倆的眼光超不出他們高貴的鼻子。笨,果然是防不勝防的」。 卜大中是台灣報界的名筆名嘴,濁世一杯酒,江湖十年燈,不但人間善惡盡收筆底,人生美麗和不那麼美麗的景觀,往往更是他借來消遣的繁華。我讀他的文章好幾年,不久前還在《中國時報》上享受了他那篇〈一個女作家的喜劇〉,短短千來字潑墨似的潑開雲雲雨雨中的飛花。那種在春泥下蠕動的智慧,也許正是連戰宋楚瑜這幫長年在梁山泊山腳下探頭探腦的清客一輩子都沾不上的氣度。』 (引文結束)卜大中原來是個偏執獨派由於董橋此文,鄙人開始閱讀卜大中文章,初時大有好感。但沒幾天,卜大中就露出了底子,原來是個獨派(可能只是我孤陋寡聞,不熟識其歷跡) ,而且是個似乎眛於事實喜歡罵中國的作家。罵中國,不要緊,但以獨亂文就不好,眛於事實更令人聯想起網上討論區某些獨派的偏執狂作風。 議論時世政治,筆法固然重要。說到底,內容才是關鍵,而對事物的認知更是基本內容的一個條件。我們不是要求卜大中不去罵連宋,不反中國。然而漫罵不等如戰斗,無知的漫罵更令人討厭。故意曲解事理,轉移議題重點,情緒掩蓋理性分析,更是有點看不起讀者了。 卜大中學識淵博,觀察力強,文章功力有目共睹(不是反話)...

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

蒙古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朱凤岚

特殊地缘环境造就的对大国的天然警惕性以及惨痛的历史教训,决定了在国际格局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蒙古国不会轻易与任何一个大国或大国集团建立其他大国无法接受的亲密关系或结成军事同盟。 【内容摘要】冷战结束后,蒙古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变了其原先追随苏联的"一边倒"政策,确立了走市场经济与民主化道路的基本方针。在外交上首先与俄、中两大邻国友好交往,并密切与美、日等"第三邻国"的关系。近年来,蒙古国在实行多支点的安全外交战略的同时,积极参与多边经贸合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对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特别是经贸领域的合作表现出较大兴趣。   【关键词】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  一 政治体制特点   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人口256万,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地缘战略地位突出,素有“亚洲腹地"之称。   蒙古国是议会制共和国。在该政体框架内设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并遵从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根据1992年2月12日生效的《蒙古国宪法》,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其职权范围主要包括:批准、增补和修改法律;确定内外政策基础;宣布总统和国家大呼拉尔及其成员的选举日期;决定和更换国家大呼拉尔常设委员会;确认总统所享有的权利;罢免或重新启用总统;任免总理及政府成员;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结构、成员及权力;决定赦免等。国家大呼拉尔为一院制,由76名成员组成,任期四年。大呼拉尔下设10个常设委员会和5个小组委员会。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副主席从国家大呼拉尔委员中产生,任期四年。   根据《蒙古国宪法》,总统是蒙古国家元首,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不得兼任总理、国家大呼拉尔委员、政府成员及法定以外的其他职务。总统的主要职权有:全部或部分否决国家大呼拉尔通过的法律和其他决议;同议会多数党磋商总理人选以及把解散政府的意见提交国家大呼拉尔表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政府工作提出指导方针,并就此发布行政命令,由总理签署后生效;在对外交往中全权代表国家;在宪法规定范围内,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进入紧急或战争状态,发布军事动员令。根据蒙古国《总统选举法》的规定,总统只可连任两届,任期不超过八年。现任总统是2005年5月31日当选的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   蒙古国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执行机关。《蒙古国宪法》规定,政府可由在国家大呼拉尔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阁,也可以联合组成。政府工作由总理主持,对国家大呼拉尔负责,其主要职权范围包括:保障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组织实施;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编制国家预算和信贷、财政计划;领导中央政府机关,指导地方行政机关的工作;实施国家对外政策及国防方针等。政府的任期为四年,总理或半数政府成员辞职时,政府集体辞职。由总理、内阁秘书处秘书长和各个部长组成。本届政府由人民革命党同民主党联合于2008年9月组成,总理为桑·巴雅尔。   蒙古的司法权由法院行使。为保证法院的独立地位,国家依宪法设立司法总委员会,履行选拔法官并保障其独立工作的条件等职责。法院由国家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构成,国家最高法院设大法官和法官,总统根据司法总委员会的建议向国家大呼拉尔推荐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并根据最高法院的建议,从最高法院成员中任命大法官,任期为六年。   2008年6月29日,蒙古国大呼拉尔举行了换届选举投票。7月1日,一些政党怀疑选举存在舞弊对选举结果产生不满,此外,执政党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与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在矿产开采问题上也有严重分歧:人革党提出应继续由政府负责与外国采矿公司签署开采协议并成为主要控股方;民主党则希望能够让蒙古的私营公司也参股。政治加上矿产纷争引发反对党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活动并演变为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事件,致使总统恩赫巴亚尔宣布乌兰巴托进入为期4天的紧急状态。   2008年9月1日,在蒙古国新一届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全体会议上,选举人民革命党领导委员会成员达木丁·登贝尔勒(Damdingiin...

蒙古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朱凤岚

特殊地缘环境造就的对大国的天然警惕性以及惨痛的历史教训,决定了在国际格局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蒙古国不会轻易与任何一个大国或大国集团建立其他大国无法接受的亲密关系或结成军事同盟。 【内容摘要】冷战结束后,蒙古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变了其原先追随苏联的"一边倒"政策,确立了走市场经济与民主化道路的基本方针。在外交上首先与俄、中两大邻国友好交往,并密切与美、日等"第三邻国"的关系。近年来,蒙古国在实行多支点的安全外交战略的同时,积极参与多边经贸合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对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特别是经贸领域的合作表现出较大兴趣。   【关键词】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  一 政治体制特点   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人口256万,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地缘战略地位突出,素有“亚洲腹地"之称。   蒙古国是议会制共和国。在该政体框架内设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并遵从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根据1992年2月12日生效的《蒙古国宪法》,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其职权范围主要包括:批准、增补和修改法律;确定内外政策基础;宣布总统和国家大呼拉尔及其成员的选举日期;决定和更换国家大呼拉尔常设委员会;确认总统所享有的权利;罢免或重新启用总统;任免总理及政府成员;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结构、成员及权力;决定赦免等。国家大呼拉尔为一院制,由76名成员组成,任期四年。大呼拉尔下设10个常设委员会和5个小组委员会。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副主席从国家大呼拉尔委员中产生,任期四年。   根据《蒙古国宪法》,总统是蒙古国家元首,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不得兼任总理、国家大呼拉尔委员、政府成员及法定以外的其他职务。总统的主要职权有:全部或部分否决国家大呼拉尔通过的法律和其他决议;同议会多数党磋商总理人选以及把解散政府的意见提交国家大呼拉尔表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政府工作提出指导方针,并就此发布行政命令,由总理签署后生效;在对外交往中全权代表国家;在宪法规定范围内,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进入紧急或战争状态,发布军事动员令。根据蒙古国《总统选举法》的规定,总统只可连任两届,任期不超过八年。现任总统是2005年5月31日当选的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   蒙古国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执行机关。《蒙古国宪法》规定,政府可由在国家大呼拉尔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阁,也可以联合组成。政府工作由总理主持,对国家大呼拉尔负责,其主要职权范围包括:保障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组织实施;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编制国家预算和信贷、财政计划;领导中央政府机关,指导地方行政机关的工作;实施国家对外政策及国防方针等。政府的任期为四年,总理或半数政府成员辞职时,政府集体辞职。由总理、内阁秘书处秘书长和各个部长组成。本届政府由人民革命党同民主党联合于2008年9月组成,总理为桑·巴雅尔。   蒙古的司法权由法院行使。为保证法院的独立地位,国家依宪法设立司法总委员会,履行选拔法官并保障其独立工作的条件等职责。法院由国家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构成,国家最高法院设大法官和法官,总统根据司法总委员会的建议向国家大呼拉尔推荐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并根据最高法院的建议,从最高法院成员中任命大法官,任期为六年。   2008年6月29日,蒙古国大呼拉尔举行了换届选举投票。7月1日,一些政党怀疑选举存在舞弊对选举结果产生不满,此外,执政党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与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在矿产开采问题上也有严重分歧:人革党提出应继续由政府负责与外国采矿公司签署开采协议并成为主要控股方;民主党则希望能够让蒙古的私营公司也参股。政治加上矿产纷争引发反对党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活动并演变为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事件,致使总统恩赫巴亚尔宣布乌兰巴托进入为期4天的紧急状态。   2008年9月1日,在蒙古国新一届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全体会议上,选举人民革命党领导委员会成员达木丁·登贝尔勒(Damdingiin...

2016年7月4日星期一

世界四大人種劃分 印度人竟是白人? ,芬兰人是黄种人 ?

 世界四大人種劃分,印度人竟然會是白人?(圖/歷史觀) 最早的人種分類,是在3,000多年以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堤(Seti)一世墳墓裡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來別人類,並將人類分為四種,將埃及人塗以赤色;亞洲人塗以黃色;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西方人及北方人塗以白色,成為今日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棕種人的基礎。 最早的人種分類,源自於古埃及壁畫。(圖/歷史觀) 白色人種又稱歐羅巴或高加索人種(Caucasian race),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人種。事實上,除了東亞和東南亞的黃種人,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白色人種,其中包括歐洲人、澳洲人、俄羅斯人、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大部分人,還有阿拉伯人、突厥人和印度人。 白人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人種。(圖/歷史觀) 印度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是從歐洲遷徙到印度的,他們和歐洲人有共同的祖先印歐人。白色人種分為顯白類型和暗白類型,顯白類型分布在北歐、西歐、東歐,暗白類型主要則主要分布在南歐、中歐、西南歐、北非、西亞、中亞、南亞。 愛斯基摩人也屬於黃色人種。(圖/歷史觀) 黃色人種,又稱亞美人種、蒙古人種(Mongoloid),是世界第二大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西伯利亞的楚克奇人和通古斯人,北極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也都是起源於中亞和東亞,並屬於黃色人種。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芬蘭人也是屬於黃種人中的烏拉爾語系。 其实黄色人种是有可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人种的,在欧洲人未达到美洲前,活跃在美洲大陆的是黄色人种——印第安人,他们在美洲创造了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后来欧洲人来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印第安人毁灭,美洲逐渐由黄种人的世界变成了白种人的世界。 芬兰人   是不是觉得上面两个芬兰人和我们很像,其实芬兰人是黄种人。芬兰人属于黄种人中的乌拉尔语系。在近一万年前,乌拉尔人横扫北欧。但后来,乌拉尔人文化过于落后——比如芬兰人15世纪才出现国家,他们逐渐被排挤到边远地区,乌拉尔人很早就开始和白种人混血,现代乌拉尔人多是黄白混血种,甚至是白人,他们分布在北欧的东部和最北部,中欧。 此外,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主要人种也是黄种人。公元前10到6世纪,大量黄种人中的南岛语系马来人迁徙到了马达加斯加岛。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圖/歷史觀) 黑色人種又稱尼格羅人種(Negro),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黑種人又包括兩大族系:蘇丹族系和班圖族系,二者在非洲的分布,大致是以赤道為界。蘇丹族系居赤道以北,特點是膚色純黑;班圖族系居赤道以南,特點是膚色淺黑。15世紀中葉至19世紀葉末,西方國家為了向美洲殖民地提供勞力,從黑非洲擄走大批黑人,將其遠程販運到美洲等地。   棕色人種主要指的是澳洲原住民。(圖/歷史觀) 棕色人種主要指的是澳洲原住民,其分布在澳洲、紐西蘭以及南太平洋的島嶼上。...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