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

陸互聯網+戰略 燒旺11產業

2015年3月,「互聯網+」(網際網路+)首次出現在大陸兩會、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工作報告中;這是大陸的新戰略,迅速成為大陸互聯網最火的詞彙。
李克強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大陸經濟飛起來。
2015年7月,國務院出台《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將發揮大陸互聯網的比較優勢,以「互聯網+」培育新興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催生新的經濟形態,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發展環境。
大陸並設立人民幣400億元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意見》推動大陸互聯網(三級產業)與一級、二級產業領域融合,以互聯網加速提升各產業的發展水準,是強化各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11項重點行動,拓展互聯網與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
這11項行動關注的重點領域分別是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及人工智能,希望藉由互聯網帶動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的本質是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並不斷創造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構建連接一切的新生態。「互聯網+」影響力不限於經濟領域,並透過與公共事業、生活服務業的融合帶給民眾日常生活的改變。
亦可看做以人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經濟、綠色經濟、共享經濟,帶來高效對接供需資源、提升閒置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等正面效果,這與大陸極力縮小城鄉差距、強調環境永續的政策方向不謀而合。
大陸眾多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城市服務數據的開放,過去騰訊和阿里巴巴在餐飲、金融、零售等領域激戰,現在政務、公共服務領域為新的戰場,完成消費級、個人級入口壟斷的騰訊與阿里正把手伸向城市級入口,將線上平台和簽約地方政府線下資源結合起來。
2015年開始,騰訊與阿里巴巴在「互聯網+」上跑馬圈地。騰訊與逾20個城市簽署互聯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廣州、深圳、佛山、武漢和上海已落地並開通微信的城市服務入口。騰訊並在「互聯網+中國」峰會發布「互聯網+」全套解決方案。阿里巴巴也爭奪城市入口,宣布首批上線「互聯網+」城市服務於上海、廣州、深圳、杭州2個城市,用戶可通過支付寶錢包、微博和手機淘寶進入城市服務平台,完成交通違章查詢、路況及公交查詢、生活繳費、醫院掛號等智慧城服務。
雖然雙方都切入政務和公共服務領域,但騰訊強調「連接」,通過微信、QQ連接人和人、人和服務、人和設備,以微信、QQ做為城市服務的門戶,從而切入用戶生活面。阿里巴巴則以「阿里雲」產品的擴張,將其雲計算數據中心、雲服務平台落地在各城市,再邀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平台上的應用。騰訊從應用門戶的角度擴張,阿里巴巴則從平台角度切入,雙方布局出發點和思維不同,後續彼此間競逐引發相關產業變化,值得關注。

0 评论:

发表评论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