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手机芯片业激荡变局

与传统PC芯片市场一大一小格局不同,移动芯片市场厂商较多。据Strategy Analytics的划分标准,移动芯片企业分为三类: -- 垂直厂商:苹果、三星、海思 -- 全球厂商: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美满科技等 -- 亚洲低成本厂商:联发科、展讯、威睿电通、瑞芯微、全志等 该机构高级分析师斯拉万·昆杜佳拉(Sravan Kundojjala)评价道:“目前,诸如苹果、三星这类垂直厂商占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的20%以上。在全球性厂商中,高通表现良好,其它全球厂商在垂直厂商和亚洲低成本厂商的夹缝间生存,比较痛苦。得益于在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联发科和展讯正在迅速提升其应用处理器的出货量。” 尽管看起来厂商众多,但从格局变化来看,移动芯片领域正在重复PC芯片市场走过的路:集中化。在走向集中化的过程中,市场的洗牌非常残酷。6月2日,博通宣布放弃其手机基带业务,相关部门将会寻求出售或者被迫关闭。 在重资本、重研发的基带芯片市场,博通的退出主要是源于资本压力。据拉万·昆杜佳拉(Sravan Kundojjala)的研究报告称,博通自2007年以来,在基带芯片研发投入超过30亿美元,但该部分业务并无盈利。随着3G基带芯片技术的成熟,以及这一市场的激烈竞争,博通的3G基带芯片出货量增长率从2012年的193%降低到2013年的4%。随着3G基带芯片进入门槛的降低,更多的厂商加入竞争,导致3G芯片利润率变得很低。 竞争激烈、资本消耗让博通选择了退出,而博通不是第一家做出如上选择的公司,退出基带芯片市场的有德州仪器等知名芯片公司。 市场的成熟,让市场走向整合。除了苹果三星这样的垂直厂商外,手机芯片市场走向了高通和联发科的两强局面。Gartner半导体研究总监盛陵海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应该说目前市场状况是拥有高集成度芯片的高通和联发科已经分别在中高端和中低端市场上确立了领先地位,Intel和三星由于在基带芯片整合性方面的落后,暂时无法相提并论。” 而这一两强局面,在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巩固,尤其是当目前4G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势所趋之后。截止目前,高通是唯一能大量供应商用“多模多频”4G整合式芯片的厂商,联发科的4G整合式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在Gartner移动设备首席分析师吕俊宽看来,联发科对中国4G普及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表示:“4G仍然是今年应当关注的重点。联发科4G芯片上市的时间,将对各家终端厂商的4G产品布局,以及中国4G的普及率具有決定性的影响。” 行业仍存重塑可能:英特尔、海思成两大变量 两强之外,另外一支需要关注的潜在力量是传统芯片巨头英特尔。英特尔在经历了移动转型初期的挫折之后,正以“不差钱”、“不差技术”、“不差人才”的姿态迅速追赶。 2013年底确立主攻平板芯片战略,与中国深圳的新兴厂商合作,给与技术、资金、资源的扶持,以完成2014年平板出货量同比翻两番至4千万的目标;而在手机芯片方面,埋头研发。尽管没有整合式芯片,但其LTE基带芯片是除高通以外,业界第二家能够稳定提供商用LTE基带芯片的厂商。 在6月3日的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贺尔友宣布整合式芯片的进展:英特尔的整合式手机芯片SoFIA平台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3G版,明年一季度推出4G版本。 也就是说到明年上半年,在4G整合式芯片上,高通、联发科、英特尔这三家企业将展开激烈的角逐。而对于4G芯片晚于高通和联发科推出,英特尔表示并不担心。 在英特尔高管看来,他们的战略目标,毫无疑问是直指高通。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表示:“只要是高通进入的领域,英特尔都会进入。” 除了高调的英特尔之外,手机芯片市场另一支需要关注的变量则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6月6日,海思发布了整合式芯片麒麟920,该芯片为8核,支持4G...

2014年9月18日星期四

中國正在改寫「新殖民主義」世界史

事實上,整個中國就是一家公司,而我們每個人都被抵押給了這家China, Inc.! 【看中國如何在全球佈局,掌控石油、可耕地、礦產、水、糧食等大宗物資,改寫「新殖民主義」世界史!】 ‧2005年,中國企業聯想集團,以12.5億美元,買下IBM的PC部門。 ‧2007年,中國鋁業公司,以30億美元買下祕魯托洛莫丘山,以開採銅礦。 ‧2008年,中國遠洋運輸公司,以43億歐元買下世界第三大客運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兩座貨櫃碼頭的35年經營權。 ‧2009年,中國借俄羅斯石油公司250億美元,換取供給石油20年。 ‧2010年,中國對巴西投資達200億美元,用以興建煉鋼廠、電訊設施,以及近海油源的探勘和開採。 ‧2011年,中國成為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 中國在2005~2011年間已執行超過350項、總值高過4千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尤其是天然資源。過去我們以為,中國的搜購行動只限於非洲、南美等落後地區,本書明確指出:這個資源布局行動早已遍布全球! 在這「現金為王」的時代裡,中國挾著龐大的外匯儲備、黨國合一的管控、環環相扣的複雜策略,以及堅定的決心,在資源競奪戰中勝出,形成「買方壟斷」的獨大態勢! 尤有甚者,中國更藉此建立國際人脈、對外輸出中國製廉價商品、移植人民與勞工,寫下另一部中國專屬的《新國富論》,既維持其經濟成長、降低失業率,又搖身成為援助落後地區的救世主;而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明明身為資源戰中的競爭者,卻也和它產生微妙難解的依存關係,再也無法擺脫。 事實上,整個中國就是一家公司,而我們每個人都被抵押給了這家China, Inc.! 作者為我們攤開世界地圖,繪製出地球上各種大宗物資的分布板塊,無論硬性(如礦產、金屬、土地、水、能源)或軟性(如木材、糧食穀物等)物資,均從需求、供給到消耗與流動,全盤解析中國如何操控全球期貨交易市場,一步步寫下「新殖民主義」的史頁,以及世界各國如何進行制衡;而現在和未來,又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造成怎樣的深遠影響。 《內容摘錄》 二○○七年夏天,有家中國公司買下祕魯境內的一座山。更具體的說,中國買下這座山的礦物開採權。托洛莫丘山(Mount...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