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柏拉圖的烏托邦

柏拉圖最重要的那篇對話﹐《國家篇》﹐大體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到約近第 五卷的末尾﹚包括一個理想國的組織﹔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他所達到的結論之一乃是﹐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國家篇》的捲六和捲七都是在 給“哲學家”下定義。這一討論構成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對各種實際存在的體制極其優缺點的討論。 《國家篇》名義上是要給“正義”下定義。但是開場不久他就決定﹐既然是萬物從 大的方面來看總比從小的方面來看要容易得多﹐所以最好還是先著手探討什麼是正義的 國家﹐而非什麼是正義的個人。而且既然正義必定是可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國家的屬性 之一﹐所以他就首先描敘這樣的一個國家﹐然後再來斷定它有哪種完美性是可以稱之為 “正義”的。讓我們先來描敘柏拉圖烏托邦的大致輪廓﹐然後再考慮所遇到的各個問題。 柏拉圖一開始就認定公民應該分為三個階級﹕普通人﹐兵士﹐和衛國者。只有最後 的一種公民才能有政治權力。他們的人數比起另外的兩個階級來要少得多。一開頭似乎 他們是被立法者所選定的﹐此後則他們通常便是世襲的了﹔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也可以 從低等階級中提拔上來有希望的孩子﹐而在衛國者的孩子中遇有不能令人滿意的孩子或 青年時﹐也可以把他們降級。 在柏拉圖看來﹐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衛國者能夠實現立法者的意圖。他對於這 一目的提出了各種建議﹐有教育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生物方面的﹐也有宗教方面 的。但是這些建議對於除了衛國者之外的其他各階級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就往往是不很 明確的了﹔其中有些很明顯地是適用於兵士的﹔但是大體上柏拉圖所探討的僅限於衛國 者﹐而衛國者是自成一個階級的﹐就象已往的巴拉圭的耶穌會士﹐1870年以前羅馬教廷 國的教士﹐以及今天蘇聯的共產黨那樣。第一樁事要考慮的﹐就是教育。教育分作兩部 分﹐即音樂與體育。它們每一種都具有比今天更廣氾得多的意義﹕“音樂”是指屬於文 藝女神的領域之內的一切事物﹐而“體育”則指有關身體的訓練與適應的一切事物。...

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中國要準備好當世界老大

911事件17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了一篇題為《中國崛起,美國註定屈居第二?》的評論文章,作者是歐巴馬政府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和代理局長邁克·莫雷爾,他目睹美國被中國超越,圍堵又力不從心,雖心有不甘,卻不失理性,主張美國應讓渡部分權力,換取中國支援既有國際秩序。他在文章中也提到美國國安智囊們另一種聲音:中國上升勢不可擋,美國應效法二戰後的英國,學習如何當好世界老二。 以史為鑒,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國興衰史上,英國確實獨樹一幟。它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倒不是如何創建了輝煌的「日不落帝國」,而是在如日中天之時就能敏銳察覺到大勢所趨,從而未雨綢繆,順勢而為,盛極而衰之後也能夠坦然接受世界老二的地位。英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與臨機應變,最大程度減緩了大英帝國解體帶來的衝擊,確保了西方陣營盟主在英美之間的和平轉移,並透過英美特殊關係,繼續從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中獲益。儘管英國早已喪失世界老大的光環,仍不失為歐洲的優雅貴族與國際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視的中等強權。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早在19世紀後期,也就是美國崛起伊始,經驗豐富的英國就覺察自身的弱點與對手的潛力。面對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英國沒有選擇打壓圍堵美國,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果斷從西半球光榮撤退,並尋求與未來的世界老大建立戰略聯繫。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英國成了唯一站在美國一邊的歐洲大國,在隨後的布林戰爭中,美國也投桃報李支持英國。 二戰後,受到重創的英國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出發,都認定美國是英國的接班人。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後,向陪同的美國官員說,「貴國是世界的未來。你們擁有自然資源、氣魄、年輕和決心,將穩步地增強你們的全球影響。而英國已過了頂峰」。 有了這樣的戰略判斷後,老大帝國便不再糾結於昔日霸主的面子,而心悅誠服將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交給美國。當英國無力反抗蘇聯力量介入其勢力範圍時...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集成电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芯片,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中国外贸进口额最大的三项工业制成品为:集成电路、汽车、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集成电路2017年进口额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位列所有进口产品首位。 这三类中高级工业品,既是中国制造当前的短板软肋,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而集成电路因其技术含量最高,更是产业升级路线图中的核心。本期《中国品牌》版聚焦集成电路,为读者介绍芯片产业的世界格局,并探讨中国品牌在其中有哪些建树、前景如何。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格局 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封测。设计位于价值链最高端,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研发支出外,还有大量资本支出,是最砸钱的环节;封测则技术含量最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集成电路产业的这三大环节,却基本上掌握在美、韩、中(含台湾)、欧、日这五大玩家手中。如今的形势是,美国继续一家独大,中国大陆、韩国快速发展,而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则有所衰退。 今年,知名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1000亿美元的市场中,这十家企业占到了73.7%。而放眼望去,前十名中只有3个国家的企业。美国6家(括号内为排名):高通(1)、英伟达(3)、苹果(5)、超威(6)、赛灵思(8)、美满(9);中国大陆2家:华为海思(7)、紫光展锐(10);中国台湾1家:联发科(4);新加坡1家:博通(2)。但如果抛开资本收购的游戏,博通其实本质上仍是一家美国企业。 当然,严格地说,这份名单仅统计了纯设计企业(fabless),而设计、制造、封测都做的垂直整合模式(IDM)企业却未能涵盖在内,比如英特尔、三星、东芝等。但鉴于东芝在2017年出售了自己的芯片业务,因此,即便加上英特尔与三星,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蛋糕,也只是分属美、韩、中(含台湾)三国而已。 具体而言,这些企业又都有雄霸一方的“山头”。比如在个人电脑与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一枝独秀,超威紧随其后;高通、苹果统治高端手机芯片领域多年,中低端则由联发科称雄;而最赚钱的存储器领域,三星+SK海力士的韩国组合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英伟达擅长GPU(图形处理器),赛灵思主攻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如今它们双双进军人工智能…… 当目光转向产业链下游时,会发现来到了中国台湾的天下。 IC...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