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最重要的那篇對話﹐《國家篇》﹐大體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到約近第 五卷的末尾﹚包括一個理想國的組織﹔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他所達到的結論之一乃是﹐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國家篇》的捲六和捲七都是在 給“哲學家”下定義。這一討論構成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對各種實際存在的體制極其優缺點的討論。
《國家篇》名義上是要給“正義”下定義。但是開場不久他就決定﹐既然是萬物從 大的方面來看總比從小的方面來看要容易得多﹐所以最好還是先著手探討什麼是正義的 國家﹐而非什麼是正義的個人。而且既然正義必定是可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國家的屬性 之一﹐所以他就首先描敘這樣的一個國家﹐然後再來斷定它有哪種完美性是可以稱之為 “正義”的。讓我們先來描敘柏拉圖烏托邦的大致輪廓﹐然後再考慮所遇到的各個問題。
柏拉圖一開始就認定公民應該分為三個階級﹕普通人﹐兵士﹐和衛國者。只有最後 的一種公民才能有政治權力。他們的人數比起另外的兩個階級來要少得多。一開頭似乎 他們是被立法者所選定的﹐此後則他們通常便是世襲的了﹔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也可以 從低等階級中提拔上來有希望的孩子﹐而在衛國者的孩子中遇有不能令人滿意的孩子或 青年時﹐也可以把他們降級。
在柏拉圖看來﹐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衛國者能夠實現立法者的意圖。他對於這 一目的提出了各種建議﹐有教育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生物方面的﹐也有宗教方面 的。但是這些建議對於除了衛國者之外的其他各階級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就往往是不很 明確的了﹔其中有些很明顯地是適用於兵士的﹔但是大體上柏拉圖所探討的僅限於衛國 者﹐而衛國者是自成一個階級的﹐就象已往的巴拉圭的耶穌會士﹐1870年以前羅馬教廷 國的教士﹐以及今天蘇聯的共產黨那樣。第一樁事要考慮的﹐就是教育。教育分作兩部 分﹐即音樂與體育。它們每一種都具有比今天更廣氾得多的意義﹕“音樂”是指屬於文 藝女神的領域之內的一切事物﹐而“體育”則指有關身體的訓練與適應的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