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常见的硅晶圆生产流程

导读: 众所周知,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每年为全球贡献近五千亿美金的产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半导体技术无处不在。 众所周知,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每年为全球贡献近五千亿美金的产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半导体技术无处不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硅晶圆作为制造半导体器件和芯片的基本材料,在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硅是当今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硅是非常常见的物质,如沙子里面就有二氧化硅,但沙子到硅晶体这可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沙子要经过提纯、高温整形再到旋转拉伸……单晶硅是晶圆最初始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仍不行,还需要制造成晶圆,而且是要求很高的圆圆晶体。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通常将二氧化硅还原成单晶硅,但是这个过程难度很高,因为实际用到的晶圆纯度很高,要达到99.999%以上,常用的晶圆生产过程包括硅的纯化、纯硅制成硅晶棒、制造成电路的石英半导体材料、照相制版、硅材料研磨和抛光、多晶硅融解然后拉出单晶硅晶棒再到最后切割成一片薄薄的晶圆。 常见的硅晶圆生产流程 硅在自然界中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中,硅晶圆的制造有三大步骤:硅提炼及提纯、单晶硅生长、晶圆成型。 一、 硅提炼及提纯 硅的提纯是第一道工序,需将沙石原料放入一个温度超过两千摄氏度的并有碳源的电弧熔炉中,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冶金级硅,然后将粉碎的冶金级硅与气态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液态的硅烷,然后通过蒸馏和化学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的多晶硅。 二、 单晶硅生长 (用直拉法制造晶圆的流程图,OFweek电子工程网制作) 晶圆企业常用的是直拉法,如上图所示,高纯度的多晶硅放在石英坩埚中,并用外面围绕着的石墨加热器不断加热,温度维持在大约一千多摄氏度,炉中的空气通常是惰性气体,使多晶硅熔化,同时又不会产生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为了形成单晶硅,还需要控制晶体的方向,坩埚带着多晶硅熔化物在旋转,把一颗籽晶浸入其中,并且由拉制棒带着籽晶作反方向旋转,同时慢慢地、垂直地由硅熔化物中向上拉出。 熔化的多晶硅会粘在籽晶的底端,按籽晶晶格排列的方向不断地生长上去。用直拉法生长后,单晶棒将按适当的尺寸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研磨,再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使其至少一面光滑如镜,这时候晶圆片就制造完成了。 晶圆制造厂把这些多晶硅融解,再在融液里种入籽晶,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晶面取向确定的籽晶在熔融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 三、晶圆成型 完成了上述两道工艺,...

2018年12月17日星期一

中國芯片差在哪

 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中國需要挑戰的是,西方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工業體系。 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前進,如今,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凶猛。圍追堵截中,誰讓我“芯”痛?  美國的驚人統治力  1957年,晶體管之父肖克利的八個門徒,在矽谷創立仙童半導體公司,并開发出人類历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矽谷因此成為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的发源地,一直延續至今。 期間,尽管发生過几次產業轉移,七八十年代,半導體制造大量轉移至日本;九十年代后,轉移至韓國和中國台灣。但美國至今依舊保留著在諸多核心領域的統治力。  以生產設備為例,全球三大巨頭應用材料、泛林和ASML,美國獨占前兩席,而且應用材料在除光刻機以外的几乎所有領域都領先,包括蝕刻、薄膜沉積等。  更恐怖的是,全球三大EDA軟件(用于芯片設計)巨頭鏗騰、明導和新思,均為美國企業,全世界几乎所有芯片設計和制造企業都離不開它們。  高端芯片方面,中興事件暴露出來的眾多短板,包括ADC/DAC(數模轉換)、FPGA、高速光通信接口等芯片,目前也都依賴美國厂商,包括德州儀器、賽靈思、亞德諾等。 美國的驚人統治力還體現在生態系統上。  目前,三种主流的芯片架構X86、MIPS和ARM,前兩种都是美國血統。其中,英特爾的X86架構,與微軟的Windows系統結盟,稱霸台式機市場。ARM架構雖然是英國血統,卻離不開安卓和iOS系統的支持,兩者合計占有全球95%以上的手機市場。 而且,ARM其實誕生于蘋果的一款失敗產品。  如今,在全球20大半導體公司中,美國依舊獨占八席,處于絕對的霸主地位,并且基本都是卡住核心的关鍵性公司。  中國VS整個產業鏈  半導體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從大類上講,包括集成電路(IC)、光電子、分離器和傳感器等,其中IC的規模占80%以上。...

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一字之差,中文妙不可言!

腦袋測得出的東西叫智商,腦袋測不出的東西叫智慧;胸口摸得著的尺寸叫胸圍,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視線,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視野;眉毛皺得出的形狀叫情緒,眉毛皺不出的形狀叫情感; 耳朵聽得到的動靜是聲音,耳朵聽不到的動靜是聲譽;嘴裏說得出來的話叫內容,嘴裏說不出來的話叫內涵;臉上看得出的表情叫氣色,臉上看不出的表情叫氣魄;腳下走得到的距離叫夢想,腳下走不到的距離叫幻想; 背後摸得到的硬度叫脊椎,背後摸不到的硬度叫脊樑;手比劃出來的動作叫手勢,手比劃不出的動作叫手段;喉嚨吞得掉的東西是口水,喉嚨吞不掉的東西是口碑;心裏測得出的律動是心跳,心裏測不出的律動是心緒; 證件上印出來的叫做文憑,證件上印不出來的叫文化;看得見的自大表情叫傲氣,看不見的自尊底線叫傲骨;溫度計量得出來的叫溫度,溫度計量不出來的叫溫暖;還能嚐得到的味道叫回味,已經嚐不到的味道叫回...

【美東南隨筆】中國人「不成熟」的11個表現

近年來,中國人似乎容易激動,陷入集體迷狂。這讓人懷疑中國人是否太不成熟了,具體的不成熟的表現,包括如下方面: 1、盲目炒股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統計結果,2015年2季度,中國有8.8%的家庭參與了股市,持股家庭約為3700萬戶。3700萬戶家庭炒股,涉及上億股民,在股市大漲時,每天資金成交量上萬億元,A股成了迄今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成交資金數額最大的投資場所,讓全球為之震顫和刮目相看。在歐洲股市中,散戶直接參與市場交易非常少見;在美國股市中,散戶比例比A股小得多。歐美的個人投資者大都將資金交給共同基金、信託基金等投資機構與券商打理,通過他們進入股市。這樣的好處是,相對散戶來說,機構投資者理念更加成熟,不會輕易因市場上的風吹草動而出現大面積拋售現象。 然而,從中國家庭和人數總體看,炒股家庭和人口占比都接近10%。如果中國股市不能正常健康發展,其中不規範行為得不到根本遏制,那麼一旦股市出現波瀾,直接造成的影響就會不僅僅局限於資本市場,而會輻射至整個經濟體與社會運行。 參與炒股家庭越多,股市下跌導致的虧損家庭也會越多,恐慌情緒也會迅速蔓延。這對股市止跌企穩會帶來很多不安定因素。 參與家庭越多,越容易造成參與者素質參差不齊,一些根本缺乏股市常識的家庭和股民加入炒股大軍,更容易誘發股民「追漲殺跌」盲目投資情緒,從而推動股市非理性上漲,加劇股市泡沫化。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此前也「批評」中國股市是「廣場市」,就是滿是大媽的廣場一樣的股市。音樂一起,一堆大媽歡天喜地扭起來;音樂結束,大媽該回家了,一堆人全散了。在李小加看來,中國的股市就是這樣,具有一擁而上、一擁而散的特點,充滿散戶之間的博弈。 在前一波A股牛市中,有多少家庭和股民在盲目無知推動下加入炒股隊伍,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尤其一些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家庭和股民通過配資高槓桿進入股市,一旦遭遇股市震盪下行就會造成...

【美東南隨筆】理解真實的「麥卡錫主義」

常常有人將美國的「麥卡錫主義」與中國的文革相比較,比如,稱之為「白色文革」。麥卡錫主義到底是甚麼?其主導者麥卡錫,是否真的誣陷了無數好人,美國民眾是否也陷入到「歇斯底里」、「集體迫害」?答案或許出乎你的預料。 再也沒有一個美國人身負約瑟夫.麥卡錫那樣多的譴責與爭議了,以他冠名的麥卡錫主義是政治壓迫和白色恐怖的代名詞,以至於大洋彼岸的專家教授在抗議本國政府對知識份子施加的審查壓力時,都要強調「警惕麥卡錫主義」。 美國強大的媒體,對麥卡錫主義大加鞭撻,甚至將其與中國的文革相提並論。以至於今天人們一提起「麥卡錫」,都掩鼻避讓,雖然可能並不知道發生過甚麼。麥卡錫是誰?為甚麼他能在民主國家發起「白色恐怖」?他的指控都正確嗎? *最有權力的美國人 1950年,參議員麥卡錫提出,他掌握了美國政府等幾百人的「共產黨員名單」,輿論大嘩。此後,他不斷提出證據不足的指控,質疑數百人的忠誠度,直到50年代末,大眾的熱情冷卻,加上他爆出了個人醜聞,逐漸失勢,此後聲名狼藉,「麥卡錫主義」也成了美國人反覆踐踏的名詞。 不過,和其他「白色恐怖」的發起者們相比,麥卡錫的職位遠不如他們顯赫。從他崛起到失勢,他都只是威斯康星州的聯邦參議員,是一百人參議院中的一個。這遠遠不同於其他國家的「領袖」、「元首」。 為甚麼在素稱民主的美國,一名參議員卻可以擁有「最大的權力」?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介紹一項屬於立法機構的憲法權力:國會調查權。國會調查權,一般指國會為了立法或監督政府的目的,通過檢查有關記錄、傳喚證人、召開聽證會等手段來查明真相的權力。說是憲法權力,其實它並未在美國憲法文本中得到明確規定,而是被視為承襲自英國議會和北美殖民地議會的歷史傳統,是國會立法權的附帶權力。 自1792年國會調查權被首次使用後,從寬解釋其範圍的觀念就佔了上風。1857年,一項立法規定凡被兩院傳喚作證卻拒絕回答者,可因藐視國會的罪名被起訴,最高將處以高達1千美元的罰金或長達1年的監禁,首次以法律文本確立了國會調查權。 儘管不是司法調查,國會調查受到的限制卻可能比司法調查更少: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規定,證人「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證其罪」,引用這項權利來拒絕回答司法機關的問題是合宜的;然而,引用這項權利來拒絕回答立法機構的問題則可能招致諸多不良後果。 例如,紐約市憲章第903條就規定,若城市僱員引用第五修正案,來拒絕回答立法委員會關於其公務行為的問題,就會失去他的工作。不少私人機構也會謝絕僱傭那些忠誠度存疑的人。麥卡錫主義最為知名的一群受質疑者,就是被列入「好萊塢黑名單」的那些娛樂業從業者,這個黑名單並非政府主導,而是以沃特.迪士尼為代表的好萊塢高管與保守派輿論配合形成的。 麥卡錫依賴的就是這麼一條規定。1946年一項法案將傳喚證人的權力授予參議院所有常設委員會,幫他搭好了舞台——他主持的「政治壓迫」基本都在參議院公開進行。 *會議上的麥卡錫 要用威懾力有限的調查權撬開證人的嘴,麥卡錫必須盡情揮灑死纏爛打的氣質,他為每個傳喚到聽證會的證人,都準備了「你是不是共產黨員?」「你以前是不是共產黨員?」、「你有沒有加入過共青團?」、「你有沒有參加過共產主義運動?」、「你是否同情共產主義運動?」這樣一系列連珠炮式的問題,連當事人的性取向也可能拿來質詢。 為了獲取信息,麥卡錫也常拿監禁來威脅那些不配合的證人,他還時常把證人及嫌疑人的名字公開,令他們聲名掃地。他的「白色恐怖」手段大概也就只有這些,據敵視麥卡錫的歷史學家Ellen...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柏拉圖的烏托邦

柏拉圖最重要的那篇對話﹐《國家篇》﹐大體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到約近第 五卷的末尾﹚包括一個理想國的組織﹔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他所達到的結論之一乃是﹐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國家篇》的捲六和捲七都是在 給“哲學家”下定義。這一討論構成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對各種實際存在的體制極其優缺點的討論。 《國家篇》名義上是要給“正義”下定義。但是開場不久他就決定﹐既然是萬物從 大的方面來看總比從小的方面來看要容易得多﹐所以最好還是先著手探討什麼是正義的 國家﹐而非什麼是正義的個人。而且既然正義必定是可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國家的屬性 之一﹐所以他就首先描敘這樣的一個國家﹐然後再來斷定它有哪種完美性是可以稱之為 “正義”的。讓我們先來描敘柏拉圖烏托邦的大致輪廓﹐然後再考慮所遇到的各個問題。 柏拉圖一開始就認定公民應該分為三個階級﹕普通人﹐兵士﹐和衛國者。只有最後 的一種公民才能有政治權力。他們的人數比起另外的兩個階級來要少得多。一開頭似乎 他們是被立法者所選定的﹐此後則他們通常便是世襲的了﹔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也可以 從低等階級中提拔上來有希望的孩子﹐而在衛國者的孩子中遇有不能令人滿意的孩子或 青年時﹐也可以把他們降級。 在柏拉圖看來﹐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衛國者能夠實現立法者的意圖。他對於這 一目的提出了各種建議﹐有教育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生物方面的﹐也有宗教方面 的。但是這些建議對於除了衛國者之外的其他各階級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就往往是不很 明確的了﹔其中有些很明顯地是適用於兵士的﹔但是大體上柏拉圖所探討的僅限於衛國 者﹐而衛國者是自成一個階級的﹐就象已往的巴拉圭的耶穌會士﹐1870年以前羅馬教廷 國的教士﹐以及今天蘇聯的共產黨那樣。第一樁事要考慮的﹐就是教育。教育分作兩部 分﹐即音樂與體育。它們每一種都具有比今天更廣氾得多的意義﹕“音樂”是指屬於文 藝女神的領域之內的一切事物﹐而“體育”則指有關身體的訓練與適應的一切事物。...

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中國要準備好當世界老大

911事件17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了一篇題為《中國崛起,美國註定屈居第二?》的評論文章,作者是歐巴馬政府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和代理局長邁克·莫雷爾,他目睹美國被中國超越,圍堵又力不從心,雖心有不甘,卻不失理性,主張美國應讓渡部分權力,換取中國支援既有國際秩序。他在文章中也提到美國國安智囊們另一種聲音:中國上升勢不可擋,美國應效法二戰後的英國,學習如何當好世界老二。 以史為鑒,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國興衰史上,英國確實獨樹一幟。它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倒不是如何創建了輝煌的「日不落帝國」,而是在如日中天之時就能敏銳察覺到大勢所趨,從而未雨綢繆,順勢而為,盛極而衰之後也能夠坦然接受世界老二的地位。英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與臨機應變,最大程度減緩了大英帝國解體帶來的衝擊,確保了西方陣營盟主在英美之間的和平轉移,並透過英美特殊關係,繼續從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中獲益。儘管英國早已喪失世界老大的光環,仍不失為歐洲的優雅貴族與國際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視的中等強權。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早在19世紀後期,也就是美國崛起伊始,經驗豐富的英國就覺察自身的弱點與對手的潛力。面對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英國沒有選擇打壓圍堵美國,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果斷從西半球光榮撤退,並尋求與未來的世界老大建立戰略聯繫。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英國成了唯一站在美國一邊的歐洲大國,在隨後的布林戰爭中,美國也投桃報李支持英國。 二戰後,受到重創的英國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出發,都認定美國是英國的接班人。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後,向陪同的美國官員說,「貴國是世界的未來。你們擁有自然資源、氣魄、年輕和決心,將穩步地增強你們的全球影響。而英國已過了頂峰」。 有了這樣的戰略判斷後,老大帝國便不再糾結於昔日霸主的面子,而心悅誠服將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交給美國。當英國無力反抗蘇聯力量介入其勢力範圍時...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集成电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芯片,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中国外贸进口额最大的三项工业制成品为:集成电路、汽车、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集成电路2017年进口额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位列所有进口产品首位。 这三类中高级工业品,既是中国制造当前的短板软肋,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而集成电路因其技术含量最高,更是产业升级路线图中的核心。本期《中国品牌》版聚焦集成电路,为读者介绍芯片产业的世界格局,并探讨中国品牌在其中有哪些建树、前景如何。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格局 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封测。设计位于价值链最高端,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研发支出外,还有大量资本支出,是最砸钱的环节;封测则技术含量最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集成电路产业的这三大环节,却基本上掌握在美、韩、中(含台湾)、欧、日这五大玩家手中。如今的形势是,美国继续一家独大,中国大陆、韩国快速发展,而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则有所衰退。 今年,知名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1000亿美元的市场中,这十家企业占到了73.7%。而放眼望去,前十名中只有3个国家的企业。美国6家(括号内为排名):高通(1)、英伟达(3)、苹果(5)、超威(6)、赛灵思(8)、美满(9);中国大陆2家:华为海思(7)、紫光展锐(10);中国台湾1家:联发科(4);新加坡1家:博通(2)。但如果抛开资本收购的游戏,博通其实本质上仍是一家美国企业。 当然,严格地说,这份名单仅统计了纯设计企业(fabless),而设计、制造、封测都做的垂直整合模式(IDM)企业却未能涵盖在内,比如英特尔、三星、东芝等。但鉴于东芝在2017年出售了自己的芯片业务,因此,即便加上英特尔与三星,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蛋糕,也只是分属美、韩、中(含台湾)三国而已。 具体而言,这些企业又都有雄霸一方的“山头”。比如在个人电脑与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一枝独秀,超威紧随其后;高通、苹果统治高端手机芯片领域多年,中低端则由联发科称雄;而最赚钱的存储器领域,三星+SK海力士的韩国组合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英伟达擅长GPU(图形处理器),赛灵思主攻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如今它们双双进军人工智能…… 当目光转向产业链下游时,会发现来到了中国台湾的天下。 IC...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