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常见的硅晶圆生产流程

导读: 众所周知,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每年为全球贡献近五千亿美金的产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半导体技术无处不在。
众所周知,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每年为全球贡献近五千亿美金的产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半导体技术无处不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硅晶圆作为制造半导体器件和芯片的基本材料,在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硅是当今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制作一颗硅晶圆需要多少种半导体设备?光刻机仅仅是九牛一毛
硅是非常常见的物质,如沙子里面就有二氧化硅,但沙子到硅晶体这可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沙子要经过提纯、高温整形再到旋转拉伸……单晶硅是晶圆最初始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仍不行,还需要制造成晶圆,而且是要求很高的圆圆晶体。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通常将二氧化硅还原成单晶硅,但是这个过程难度很高,因为实际用到的晶圆纯度很高,要达到99.999%以上,常用的晶圆生产过程包括硅的纯化、纯硅制成硅晶棒、制造成电路的石英半导体材料、照相制版、硅材料研磨和抛光、多晶硅融解然后拉出单晶硅晶棒再到最后切割成一片薄薄的晶圆。
常见的硅晶圆生产流程
硅在自然界中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中,硅晶圆的制造有三大步骤:硅提炼及提纯、单晶硅生长、晶圆成型。
一、 硅提炼及提纯
硅的提纯是第一道工序,需将沙石原料放入一个温度超过两千摄氏度的并有碳源的电弧熔炉中,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冶金级硅,然后将粉碎的冶金级硅与气态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液态的硅烷,然后通过蒸馏和化学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的多晶硅。
二、 单晶硅生长
制作一颗硅晶圆需要多少种半导体设备?光刻机仅仅是九牛一毛
(用直拉法制造晶圆的流程图,OFweek电子工程网制作)
晶圆企业常用的是直拉法,如上图所示,高纯度的多晶硅放在石英坩埚中,并用外面围绕着的石墨加热器不断加热,温度维持在大约一千多摄氏度,炉中的空气通常是惰性气体,使多晶硅熔化,同时又不会产生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为了形成单晶硅,还需要控制晶体的方向,坩埚带着多晶硅熔化物在旋转,把一颗籽晶浸入其中,并且由拉制棒带着籽晶作反方向旋转,同时慢慢地、垂直地由硅熔化物中向上拉出。
熔化的多晶硅会粘在籽晶的底端,按籽晶晶格排列的方向不断地生长上去。用直拉法生长后,单晶棒将按适当的尺寸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研磨,再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使其至少一面光滑如镜,这时候晶圆片就制造完成了。
晶圆制造厂把这些多晶硅融解,再在融液里种入籽晶,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晶面取向确定的籽晶在熔融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
三、晶圆成型
完成了上述两道工艺, 硅晶棒再经过切段,滚磨,切片,倒角,抛光,激光刻,包装后,即成为集成电路工厂的基本原料——硅晶圆片,这就是“晶圆”。
在现实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讲几寸晶圆厂,它是说生产单片晶圆的尺寸。一般情况下,硅晶圆直径越大,代表晶圆厂技术实力越强,如中芯国际以12寸晶圆为主,台积电的8寸晶圆等。为了将电晶体与导线尺寸缩小,可以将几片晶圆制作在同一片晶圆上,制作出更多的硅晶粒,但是硅晶圆生产最关键的参数就是良品率,这是晶圆厂的核心技术参数,它与硅晶圆生产设备的质量密不可分。
制造一颗硅晶圆需要的半导体设备
制作一颗硅晶圆需要多少种半导体设备?光刻机仅仅是九牛一毛
制作一颗硅晶圆需要的半导体设备大致有十个,它们分别是单晶炉、气相外延炉、氧化炉、磁控溅射台、化学机械抛光机、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引线键合机、晶圆划片机、晶圆减薄机,其实光刻机只是九牛一毛。
1、单晶炉
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硅的设备。在实际生产单晶硅过程中,它扮演着控制硅晶体的温度和质量的关键作用。
由于单晶直径在生长过程中可受到温度、提拉速度与转速、坩埚跟踪速度、保护气体流速等因素影响,其中生产的温度主要决定能否成晶,而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晶体的内在质量,而这种影响却只能在单晶拉出后通过检测才能获知,单晶炉主要控制的方面包括晶体直径、硅功率控制、泄漏率和氩气质量等。
2、气相外延炉
气相外延炉主要是为硅的气相外延生长提供特定的工艺环境,实现在单晶上生长与单晶晶相具有对应关系的薄层晶体。外延生长是指在单晶衬底(基片)上生长一层有一定要求的、与衬底晶向相同的单晶层,犹如原来的晶体向外延伸了一段,为了制造高频大功率器件,需要减小集电极串联电阻,又要求材料能耐高压和大电流,因此需要在低阻值衬底上生长一层薄的高阻外延层。
气相外延炉能够为单晶沉底实现功能化做基础准备,气相外延即化学气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工艺,其生长薄层的晶体结构是单晶衬底的延续,而且与衬底的晶向保持对应的关系。
3、氧化炉
硅与含有氧化物质的气体,例如水汽和氧气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而在硅片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薄膜,这是硅平面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氧化炉的主要功能是为硅等半导体材料进行氧化处理,提供要求的氧化氛围,实现半导体预期设计的氧化处理过程,是半导体加工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4、磁控溅射台
磁控溅射是物理气相沉积的一种,一般的溅射法可被用于制备半导体等材料,且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控制、镀膜面积大和附着力强等优点。在硅晶圆生产过程中,通过二极溅射中一个平行于靶表面的封闭磁场,和靶表面上形成的正交电磁场,把二次电子束缚在靶表面特定区域,实现高离子密度和高能量的电离,把靶原子或分子高速率溅射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5、化学机械抛光机
一种进行化学机械研磨的机器,在硅晶圆制造中,随着制程技术的升级、导线与栅极尺寸的缩小,光刻技术对晶圆表面的平坦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IBM公司于1985年发展CMOS产品引入,并在1990年成功应用于64MB的DRAM生产中,1995年以后,CMP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应用于半导体产业。
化学机械研磨亦称为化学机械抛光,其原理是化学腐蚀作用和机械去除作用相结合的加工技术,是目前机械加工中唯一可以实现表面全局平坦化的技术。在实际制造中,它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机械研磨和化学液体溶解“腐蚀”的综合作用,对被研磨体(半导体)进行研磨抛光。

6、光刻机
又名掩模对准曝光机、曝光系统、光刻系统等,常用的光刻机是掩膜对准光刻,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等工序。在硅片表面匀胶,然后将掩模版上的图形转移光刻胶上的过程将器件或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的过程。
制作一颗硅晶圆需要多少种半导体设备?光刻机仅仅是九牛一毛
7、离子注入机
它是高压小型加速器中的一种,应用数量最多。它是由离子源得到所需要的离子,经过加速得到几百千电子伏能量的离子束流,用做半导体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器件的离子注入,还用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和制膜等  。
在进行硅生产工艺里面,需要用到离子注入机对半导体表面附近区域进行掺杂,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制造前工序中的关键设备,离子注入是对半导体表面附近区域进行掺杂的技术目的是改变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离子注入与常规热掺杂工艺相比可对注入剂量角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精确的控制,克服了常规工艺的限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8、引线键合机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半导体芯片上的Pad与管脚上的Pad,用导电金属线(金丝)链接起来。引线键合是一种使用细金属线,利用热、压力、超声波能量为使金属引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气互连和芯片间的信息互通。在理想控制条件下,引线和基板间会发生电子共享或原子的相互扩散,从而使两种金属间实现原子量级上的键合。
9、晶圆划片机
因为在制造硅晶圆的时候,往往是一整大片的晶圆,需要对它进行划片和处理,这时候晶圆划片机的价值就体现出了。之所以晶圆需要变换尺寸,是为了制作更复杂的集成电路。
10、晶圆减薄机
在硅晶圆制造中,对晶片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洁净度以及表面微晶格结构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在几百道工艺流程中,不可采用较薄的晶片,只能采用一定厚度的晶片在工艺过程中传递、流片。晶圆减薄,是在制作集成电路中的晶圆体减小尺寸,为了制作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封装前,需要对晶片背面多余的基体材料去除一定的厚度,这一工艺需要的装备就是晶片减薄机。
当然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硅晶圆制造需要的设备远远不止这些,制造硅晶圆的难度不亚于航空母舰。之所以光刻机的关注度超越了其它半导体设备,这是由于它的技术难度是最高的,目前仅有荷兰和美国等少数国家拥有核心技术。近年来,国内的企业不断取得突破,在光刻机技术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前不久,国产首台超分辨光刻机被研制出来,一时间振奋了国人,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未来中国自己生产的晶圆也将不断问世。

2018年12月17日星期一

中國芯片差在哪

 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中國需要挑戰的是,西方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工業體系。 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前進,如今,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凶猛。圍追堵截中,誰讓我“芯”痛? 

美國的驚人統治力 

1957年,晶體管之父肖克利的八個門徒,在矽谷創立仙童半導體公司,并開发出人類历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矽谷因此成為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的发源地,一直延續至今。

期間,尽管发生過几次產業轉移,七八十年代,半導體制造大量轉移至日本;九十年代后,轉移至韓國和中國台灣。但美國至今依舊保留著在諸多核心領域的統治力。 

以生產設備為例,全球三大巨頭應用材料、泛林和ASML,美國獨占前兩席,而且應用材料在除光刻機以外的几乎所有領域都領先,包括蝕刻、薄膜沉積等。 

更恐怖的是,全球三大EDA軟件(用于芯片設計)巨頭鏗騰、明導和新思,均為美國企業,全世界几乎所有芯片設計和制造企業都離不開它們。 

高端芯片方面,中興事件暴露出來的眾多短板,包括ADC/DAC(數模轉換)、FPGA、高速光通信接口等芯片,目前也都依賴美國厂商,包括德州儀器、賽靈思、亞德諾等。 美國的驚人統治力還體現在生態系統上。 

目前,三种主流的芯片架構X86、MIPS和ARM,前兩种都是美國血統。其中,英特爾的X86架構,與微軟的Windows系統結盟,稱霸台式機市場。ARM架構雖然是英國血統,卻離不開安卓和iOS系統的支持,兩者合計占有全球95%以上的手機市場。 而且,ARM其實誕生于蘋果的一款失敗產品。 

如今,在全球20大半導體公司中,美國依舊獨占八席,處于絕對的霸主地位,并且基本都是卡住核心的关鍵性公司。 

中國VS整個產業鏈 

半導體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從大類上講,包括集成電路(IC)、光電子、分離器和傳感器等,其中IC的規模占80%以上。 所謂芯片,就是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它分為几十個大類,上千個小類。制造一塊小小的芯片,涉及50多個學科、數千道工序,包括設計、制造和封裝三大環節。 在這個產業鏈上,國內企業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首先看設計,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分列國內前兩名。

目前,兩家公司在不少領域已是世界領先水平,但一個巨大的問題是,其架構授權的核心都被外人掌握。 

目前,國內僅有中科院的龍芯和總參謀部的申威擁有自主架構,前者用于北斗導航,后者用于神威超級計算機,民用領域基本是空白。 

設備和材料是又一大短板。制造芯片的三大設備光刻機、蝕刻機和薄膜沉積,國內僅中微半導體的介質蝕刻機能跟上行業節奏,其7納米設備已入圍台積電名單。 此外,北方華創在氧化爐和薄膜沉積設備上成績不俗,但基本還處于28納米級别。其他設備,如離子注入機、拋光機和清洗機,也差不多。 

差距最大的是光刻機。光刻機用于將設計好的電路圖曝光在矽片上,蝕刻機則負責微觀雕刻,刻出溝槽或接觸孔。目前ASML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即將投入三星、台積電的7納米工藝,而國內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仍停留在90納米量產的水平。 

材料方面,日本是全球領先者。 在制造芯片的19种主要材料中,日本有14种位居全球第一,總份額超過60%。全球近七成的矽晶圓產自日本,那是芯片制造的根基。 反觀中國,矽晶圓几乎是空白,8英寸國產率不足10%,12英寸依賴進口,打破壟斷的希望還在張汝京創辦的新昇半導體,今年即將量產。他也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 除了矽晶圓,國內企業還在濺射靶材、研磨液等材料上有所突破,并實現了國產化。前者用于制作金屬導线,后者用于芯片研磨拋光。

 以上均為單點突破,距離整個行業的崛起還比較遠。 芯片制造,國內最先進的是中芯國際和廈門聯芯,目前能做到28納米量產。而它們的競爭對手,三星、台積電等巨頭即將在今年量產7納米,相差兩三代。 最后是封測。這是目前大陸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長電科技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后,躋身全球第三。

但全球封測中心在中國台灣,以日月光為首的台灣企業,擁有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這樣一個超長的產業鏈中,全球通力合作必不可少。以光刻機為例,荷蘭ASML一騎絕塵,但它的成功得益于各國的鼎力合作,鏡頭來自德國蔡司、光源來自美國,這几乎是西方近百年工業的技術結晶。 

但中國在這個產業鏈上處于不利地位,經常面對不友好的產業環境。這次的中興事件只不過是浮上台面的斗爭與封鎖,而台面下的爭斗几十年來則是一直沒有消停。 

巨頭封鎖與追殺 

芯片制造是人類历史上最复雜的工藝,加工精度為頭发絲的几千分之一,需要上千個步驟才能完成。其難度,堪比兩彈一星。 

如此复雜的工藝,需要巨額的投資。例如,建一個芯片工厂,就動輒需要上百億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只有跨國巨頭乃至國家才能完成。 這讓巨頭企業在產業中更具優勢,也直接導致了行業的不斷集中。 過去40年,半導體行業呈現加速壟斷趨勢。

1995年,全球七大半導體企業投資占比24%,如今這個數字已飆升至80%以上。40年前,全球有几十家主要的設備制造商,如今只剩下三四家。 不僅如此,巨頭們不但自身可以使出很多种手段懲戒后來者,甚至還組建產業聯盟扼殺后來者。 手段之一是低價傾銷。這里面都是套路:一開始你沒有,它通過壟斷積累暴利;等你做出來,它馬上降價傾銷,讓你越做越虧,暗無天日,最終斷了產業化的念想。 当年液晶大戰的慘痛就這樣。

三星、夏普等液晶巨頭,一開始不願在華建厂,而等深圳市政府組織國內彩電巨頭,以及京東方要展開反攻時,他們卻又主動跳出來求合作。結果導致長虹動搖并撤出,京東方則被晾在一邊,國產計划泡湯。 享受這一“待遇”的,還有MOCVD設備商。MOCVD是制造LED芯片的設備,在國產化之前,美、德兩家巨頭憑借壟斷,每台設備賣2,000万(1元人民幣約合0.1439美元)。

而等國內厂商開始介入時,售價立刻暴跌至600万。結果,數十個國內玩家,如今只剩下中微、中晟光電等少數几家。 去年,高通在華推出重磅計划,與大唐電信旗下的聯芯科技成立領盛科技,聯手進軍中低端芯片市場。关心國內芯片產業的很多人士都一致認為,這是高通要“借刀殺人”,要以領盛科技用價格戰的方式絞殺正在向中高端芯片市場進軍的紫光展訊。而5月4日的消息顯示,這家合資企業已正式获批。 手段之二是发動專利戰,拖住對手,打擊下游客戶信心。 

2000年,張汝京出走台灣,在上海創建中芯國際。之后,他從台積電四處挖人,使得中芯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但厄運隨之而來,老冤家張忠謀很快就发起了專利戰。這場持續近七年的戰爭,最終的結果是中芯割地賠款,張汝京黯然出局。 台積電通過此舉,成功拖住了中芯。而当初引進張汝京的江上舟,也在兩年后辭世,死前一直惦記著中芯的未來。 同樣的一幕发生在中微身上。

2007年,尹志堯領銜的中微剛推出自己的蝕刻機,就被老東家美國應用材料告上法庭。緊接著,另一巨頭泛林火上澆油。好在中微從一開始就小心規避專利陷阱,最終贏得了訴訟。 但結果卻不甚理想,中微不但賠上巨額的訴訟費,還賠上了下游客戶的信心。再加上適逢經濟危機,不得不暫時砍掉MOCVD業務。 

很不友好的環境 

事實上,中國很早就重視了半導體的大戰。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但在后來的发展中,由于自身路徑,國內產研環境,以及不友好的產業環境等多种原因,逐漸掉隊。 

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地前進。而今,敵人的炮火更是越來越凶猛,越來越密集。 西方一直有一個針對出口管制的制度安排,最早是1949年成立的巴黎統籌委員會,之后在1996年演變為瓦森納協定。該協定包含軍用、民用兩份控制清單,目的是限制向相关國家出口敏感產品和技術,中國就屬于被限制的對象。 過去几十年,國家一直在努力突破這种封鎖。

90年代,先后批复908/909工程,時任領導人表態:砸鍋賣鐵也要把半導體搞上去。國務院則用財政赤字撥款。 然而,作為兩項工程的產物,華晶、華虹等企業到國際上采購設備卻遭到抵制,最終发展受限,一直未有大的突破。 2006年以后,國家又搞了01和02專項。前者劍指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俗稱核高基;后者劍指IC制造和成套工藝。 

近年來,兩個專項相繼開花結果,例如中微的蝕刻機已看齊世界水平,中芯國際的工藝已挺進到28納米,但受限于不友好的產業環境,水平還是差強人意。 以光刻機為例,ASML的EUV光刻機即將投入7納米工藝,而國內最先進的量產水平是90納米。之所以差距驚人,原因之一是買不到高水平的鏡頭和光源,這是光刻機的核心部件,而國內缺乏相关的技術。 

坊間一直傳說,瓦森納協定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光刻機。這种說法后來遭到ASML公司的否認,該公司聲稱,最快將于2019年在中國晶圓厂見到EUV光刻機。 但業內人士透露,在瓦森納協定中,確實是有光刻機限售條款的,只不過每隔几年,條款就會作相應的調整。之所以調的原因也是,國產水平在不斷提高,所謂的調整,頂多也就是“敵人”不斷地根据我方的進展調整炮火的輕重與射程。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國內研究機構在相关技術上取得突破不久,ASML公司就否認了禁售的傳聞。 產業環境并不是唯一的障礙,來自國家層面的干預更加要命。 美國政府曾多次否決中國企業針對美企的收購行為,包括著名的紫光并購美光計划。最近更是制裁了中興通訊,斷供其芯片。 2016年,國內某基金收購德國愛思強時,連FBI都跳出來施壓,最終迫使德方放棄了交易。

而据中興員工透露,在中興斷芯事件前,FBI就入駐了公司內部。   

為錢一把辛酸淚 

半導體是一個燒錢的行業。上世紀90年代,中央在財政非常拮据的情況下,特批了40億元搞半導體。但這點錢只是杯水車薪。 向民間要投資,更遭到冷遇。 這個行業不但燒錢,而且周期長,技術更新快,你剛研发出來,别人已經開始打價格戰。這意味著,前期要不斷砸錢,還見不到水花。對民營資本而言,這是無法承受之痛。 中微董事長尹志堯2004年滿腔熱血回國創業,就遇到了這個難題。 

為造蝕刻機,中微在短時間內,燒光了地方政府和自籌資金,只好四處籌錢續命。当時民間資本對這個行業缺乏了解,也缺乏意願,尹的一腔熱血只能碰一鼻子灰。 万般無奈之下,只好赴矽谷融資。兩周內,十几家風投踏破門檻,願意提供5,000万美元。此情此景,令報國心切的尹志堯百感交集:難道只有美國造得出蝕刻機? 苦心積慮,只為國產化,絕不能大權旁落。在拿回几筆續命錢后,尹志堯繼續尋找國內投資人。后來,在江上舟的引薦下,終于有國開行為中微背書。 

跟中微有類似遭遇的,還有京東方。 做液晶面板20年,京東方一直伴隨各种非議。尤其是它越虧越投的做法,更是被人質疑為綁架政府,因為其大部分資金來自銀行和地方政府。 在資本市場上,由于不斷增发,京東方背上了圈錢的罵名。但這些錢,大部分來自國資背景。其間,京東方曾多次拉私募基金入股,均被拒絕,理由是投資大,短期難見利。 

幸運的是,苦熬多年后,京東方靚麗崛起,勇奪五個全球第一,讓当初的堅持者賺得盆滿缽滿。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半導體行業的投入。大基金一期投入1.300億,已收尾;二期預計超過2.000億。乍一看,錢不少,但需要投資的項目也很多,涵蓋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設備等諸多領域。以一期為例,累計投資62個項目,涉及23家上市公司。 這樣平均下來,每家获得的投資額并不多,跟撒胡椒面一樣。 而純靠市場手段去募集資金的難度同樣非常大。以紫光為例,真正的大規模投資還沒開始,市場就已不乏圈錢的質疑聲,跟京東方当年惡戰面板產業時所遭遇的挑戰几乎沒有兩樣。 顯然,這樣的投資強度是不夠的。再看一組數据,就更能看出差距。 

全球芯片三巨頭,三星、英特爾、台積電,每年的投資都在百億美元級别,而中芯國際不到對方的十分之一。 設備三巨頭,應用材料、泛林、東京電子,每年在研发上投入5至10億美元不等,而中微半導體直到去年,收入才破10億,還是人民幣。 


人才的切膚之痛 

搞好半導體,主要靠三件事:一個是錢,一個是人,外加一個政策。錢的事好說,畢竟這些年國家不差錢;人的事很難搞,因為非一朝一夕之功。 數据顯示,我國未來需要70万半導體人才,目前只有不到30万,缺口40万。 我們尤其缺行業的領軍人物。這些年,01/02專項取得的重大突破,很多都是海歸創造的,他們長期任職于歐美半導體公司,擁有丰富的行業經驗。 

張汝京,德州儀器工作20年,在全球蓋過20座芯片工厂。回國后,創辦了中芯國際,以及國內第一家12寸矽晶圓厂,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 尹志堯,闖蕩矽谷20年,先后任職于英特爾、泛林和應用材料。回國后,創辦中微半導體,几乎以一己之力,將國內介質蝕刻機帶到了世界水平。 

此外,曾任職于霍尼韋爾的姚力軍,回國后做出了高純度濺射靶材;美國留學歸來的王淑敏,研发出國內第一款研磨液,打破了國外壟斷。 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也是半導體人才的重要來源。大陸兩大代工厂,中芯國際和廈門聯芯,都有台灣背景,很多技術人員也來自台灣。 這几年,國內存儲器的跨越式发展,也離不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技術人員的貢獻。日本厂商爾必達破產后,大批日本人赴中國尋找機會,包括前社長阪本幸雄。 以紫光為例,外界看到其董事長趙偉國在資本和產業上動作頻頻,而事實上,他用心同樣多的也是找人。其總投資預計1,000億美元左右的長江儲存的執行董事長高啟全,便是他費尽心思從台灣爭搶過來的世界級半導體產業猛人。 

目前,長江存儲的3D NAND閃存已經获得第一筆訂單,總計10,776顆芯片,將用于8GB USD存儲卡產品。今年10月,我國首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將在這里實現量產,這也是中國集成電路閃存芯片產業規模化发展“零”的突破。 然而,引進人才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國內半導體行業要想大发展,必须立足于培養本土人才。 一方面,外來人才和本土人才,在利益、觀念等方面是有冲突的。中芯國際在江上舟離世后,就陷入外來人員和本土人員的派系之爭,一度影響到公司的发展。 另一方面,半導體是微加工行業,工藝很关鍵。很多外國技術人員之所以牛,是他們一輩子只干一件事積累起來的。 

2002年,上海微電子總經理赴德國考察,有工程師告訴他:“給你們全套圖紙,也做不出來。”開始他不服,后來明白了。那里的拋光工人,祖孫三代干著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個鏡片,不同工人去磨,光潔度相差十倍。” 這恰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切膚之痛。 我們不缺設計人員,但缺工藝工程師,而這類人才很難靠引進來滿足。 

中芯國際之所以在制程上落后2至3代,除了光刻機等設備受限外,工藝上的經驗欠缺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遺憾的是,目前國內不少高校的人才培養,與現實脫節。大多數學生跑去做軟件,做應用,卻不願搞更基礎的計算機系統和底層結構。 

不容樂觀的生態鏈 

在自然界,動植物要生存,必须融入生物鏈。 做企業也一樣。只不過,在企業這個生態鏈中,先行者有成本優勢,再加上穩定可靠的供應鏈,使得他們能夠持續盈利,進而支撑著技術的不斷進步。 這對后來者而言,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壁壘。 這些年,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融入這個生態鏈。 


龍芯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款中科院計算所自主研发的芯片,尽管性能不俗,但一直游離在民用市場外。原因很簡單,市場上有更成熟、性價比更高的處理器。 龍芯的遭遇并非個案。大部分芯片制造厂,在采購裝備時,一定考慮的是進口設備,因為國產設備剛起步,質量不穩定、一致性差。 当年,LED芯片剛在國內興起時,各大芯片厂均只認美、德設備,而地方政府的補貼也只給進口設備。 

內憂外患,將國內MOCVD設備商逼到了絕境,“客戶不太願意用……因為不信任,需要重新驗證,這又要花錢。”中晟光電負責人陳愛華說。 直到后來,工信部為每台國產設備提供2,000万補貼,形勢才開始好轉。 新產品研制出來,沒有人用,就不可能盈利;沒有盈利,就沒錢搞研发。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胎死腹中。 這個時候,需要來自生態鏈的支持。

國內半導體行業近年來的進步,尤其是設備和材料領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芯國際、廈門聯芯等晶圓制造厂的帶動。 但這种機會,不是國外厂商所能提供的。那种一切交給市場的想法,不能說幼稚,至少也是罔顧事實的。 

几年前,韓國SK海力士曾采購過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后來放棄了。表面上是因為性能不及預期,實際是擔心泄露核心工藝的秘密。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尽管中國民用芯片九成依賴進口,但軍用芯片卻基本能自給自足,甚至還有出口。

比如,龍芯就穩定運行在北斗導航系統上。 另一款自主芯片,來自總參56所的申威,則撑起了我們的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軍用很出彩,民用卻賣不出去?問題就在生態鏈上。 軍用市場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產品追求穩定性和抗干擾,對性能并不敏感。龍芯和申威在這里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反觀民用市場,性能為王,技術迭代快,龍芯和申威很難融入這樣的生態鏈。 

結束語 

通過以上梳理,我們看到,國內造不好高端芯片,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原因。 形勢看似悲觀,前景卻很光明。 

一方面,半導體行業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另一方面,摩爾定律在工藝上逐漸趨近極限,客觀上給了國內企業追趕的機會,而國家也正進一步加大支持和投入。 最近,我國國家領導人在武漢考察時,就特别到長江存儲作了考察與指示。受此鼓舞的趙偉國則表示,公司將尽快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占据重要地位,用5到10年時間成為全球三維閃存主要供應商之一。 在國家的支持和企業的自身努力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正在出現由點到面的突破,而在三大历史性機遇的支持下,我們也必须迎頭趕上。 否則,后面的仗將會越來越難打,因為半導體產業不光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基礎,更是支撑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而且重要性會越來越大 

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一字之差,中文妙不可言!

腦袋測得出的東西叫智商,腦袋測不出的東西叫智慧;
胸口摸得著的尺寸叫胸圍,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視線,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視野;
眉毛皺得出的形狀叫情緒,眉毛皺不出的形狀叫情感;
耳朵聽得到的動靜是聲音,耳朵聽不到的動靜是聲譽;
嘴裏說得出來的話叫內容,嘴裏說不出來的話叫內涵;
臉上看得出的表情叫氣色,臉上看不出的表情叫氣魄;
腳下走得到的距離叫夢想,腳下走不到的距離叫幻想;
背後摸得到的硬度叫脊椎,背後摸不到的硬度叫脊樑;
手比劃出來的動作叫手勢,手比劃不出的動作叫手段;
喉嚨吞得掉的東西是口水,喉嚨吞不掉的東西是口碑;
心裏測得出的律動是心跳,心裏測不出的律動是心緒;
證件上印出來的叫做文憑,證件上印不出來的叫文化;
看得見的自大表情叫傲氣,看不見的自尊底線叫傲骨;
溫度計量得出來的叫溫度,溫度計量不出來的叫溫暖;
還能嚐得到的味道叫回味,已經嚐不到的味道叫回憶。

【美東南隨筆】中國人「不成熟」的11個表現

近年來,中國人似乎容易激動,陷入集體迷狂。這讓人懷疑中國人是否太不成熟了,具體的不成熟的表現,包括如下方面:
1、盲目炒股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統計結果,2015年2季度,中國有8.8%的家庭參與了股市,持股家庭約為3700萬戶。3700萬戶家庭炒股,涉及上億股民,在股市大漲時,每天資金成交量上萬億元,A股成了迄今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成交資金數額最大的投資場所,讓全球為之震顫和刮目相看。
在歐洲股市中,散戶直接參與市場交易非常少見;在美國股市中,散戶比例比A股小得多。歐美的個人投資者大都將資金交給共同基金、信託基金等投資機構與券商打理,通過他們進入股市。這樣的好處是,相對散戶來說,機構投資者理念更加成熟,不會輕易因市場上的風吹草動而出現大面積拋售現象。
然而,從中國家庭和人數總體看,炒股家庭和人口占比都接近10%。如果中國股市不能正常健康發展,其中不規範行為得不到根本遏制,那麼一旦股市出現波瀾,直接造成的影響就會不僅僅局限於資本市場,而會輻射至整個經濟體與社會運行。
參與炒股家庭越多,股市下跌導致的虧損家庭也會越多,恐慌情緒也會迅速蔓延。這對股市止跌企穩會帶來很多不安定因素。
參與家庭越多,越容易造成參與者素質參差不齊,一些根本缺乏股市常識的家庭和股民加入炒股大軍,更容易誘發股民「追漲殺跌」盲目投資情緒,從而推動股市非理性上漲,加劇股市泡沫化。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此前也「批評」中國股市是「廣場市」,就是滿是大媽的廣場一樣的股市。音樂一起,一堆大媽歡天喜地扭起來;音樂結束,大媽該回家了,一堆人全散了。在李小加看來,中國的股市就是這樣,具有一擁而上、一擁而散的特點,充滿散戶之間的博弈。
在前一波A股牛市中,有多少家庭和股民在盲目無知推動下加入炒股隊伍,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尤其一些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家庭和股民通過配資高槓桿進入股市,一旦遭遇股市震盪下行就會造成滿盤皆輸。對於成熟的資本市場來說,不成熟散戶的參與並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抗風險能力弱、缺乏股市正確投資理念的家庭和股民。
如果只一味追求資本市場發展規模和號召廣大民眾入市、而不重視參與者質量,那後果將是很危險的。這一輪股市震盪就給不成熟的散戶上了一堂生動的警示教育課。
A股市場想要長久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從現在起就努力扭轉「散戶市」的局面,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有必要設立一定的A股市場准入條件,對參與炒股家庭和股民設立家庭收入狀況、資金來源、抗風險能力等量化准入指標,對達不到量化指標而要求進入A股市場的家庭和股民進行風險提示,防止其盲目入市。
2、追捧「日本製造」
2014年中國赴日旅遊總人數達到約220萬人,同比激增82%左右。在這股赴日旅遊熱中,中國遊客熱衷於購買日本各類日常用品的現象引起熱議。從鉛筆、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電飯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國遊客的採購清單正在不斷擴容。他們的身影,也成了日本商場的一道獨特景觀。
今年年初,財經作家吳曉波發表了一篇名為《去日本買隻馬桶蓋》的文章,描述了中國人在日本搶購電動馬桶蓋的情形。這篇帖子在網絡上瘋傳,中國遊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現象也在全國產生熱議。
中國人蜂擁日本購買的馬桶蓋一點也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它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最大的「痛點」是,它適合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免稅店的日本營業員用難掩喜悅的神情和拗口的漢語說,「只要有中國遊客團來,每天都會買斷貨。」
最近又有不少中國遊客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在網絡上搜索,可以看到不少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神藥」的帖子。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日本各大城市,尤其是東京藥妝店遍地都是。現在任意走進一家藥妝店,看到大部份顧客都是中國遊客。最近因為中國遊客瘋狂掃貨,不少藥妝店不得不對部份緊俏商品進行限購。
3、不惜代價就讀美國大學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數據顯示,2013~14學年,共有886052名外國留學生在美國高校學習,比同期增長了8.1%。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人數最多,占美國大學國際學生人數的31%。
自美國高校8年前開始在中國大規模招生以來,利用中介或諮詢機構申請大學就已成為一種慣例。從事自由職業的教育顧問於慧明(音)表示,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為中國學生及其家長提供急需的幫助和建議,後者對美國大學招生事宜的複雜性所知甚少。
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教育協會表示,中介機構正越發令人擔心:它們所做的已遠超「幫忙」範疇。母語為英語但生活在北京的馬克(化名)是一名黑市「槍手」。他已幫助幾十名中國學生就讀美國大學。他說他每寫一篇「千字」作文,就能得到100美元的報酬,他總共寫了40多篇。
一些通過可疑中介獲得美國高校門票的中國學生,一旦踏入校園後就會步履維艱。美國厚仁教育首席發展官陳航表示,自2013年,美國高校已開除約8000名中國學生,但與在美國留學的27萬名中國學生相比仍微不足道。
4、富人移民
《2014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指出,美國和加拿大是中國高淨值人群最想去的國家。而他們海外投資的最主要原因是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和子女教育。在任何國家,最富有的公民肯定也是流動性最強的公民,因此中國富人們的「出逃」其實沒甚麼好驚奇的。
全球性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和針對富裕人士的專業移民律師事務所費戈曼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離開中國的百萬富翁數量是最多的——2003年到2013年間由76200中國富翁移民,這相當於中國百萬富翁總數的15%。
財富研究機構Wealth-X和瑞士UBS聯合銀行發佈的「全球億萬富翁普查」調查顯示,2014年全球新增億萬富翁155名,總數達到創記錄的2325名,同比增加7%,其中美國是億萬富翁增加最多(57人)的國家,中國增加33人位列第二,而整個亞洲新增億萬富翁52名,同比增長18.7%,是全球增幅最多的大洲。
評論人士譚浩俊稱,雖然中國名義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均水平在世界上仍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中國人並沒有數據反映的那麼富裕,中國的財富,也沒有到了可以隨便向其他國家轉移的地步。如果允許財富以這樣的方式、這樣的速度轉移,那麼,中國人真的沒有必要不要再勞動了,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創造財富了。
事實也是如此,當八成以上的中國人還在為買房而苦惱,並一個個成為「房奴」的情況下,那些被稱作富翁的人,卻以近1500萬元的代價,紛紛向國外轉移資產;當絕大多數中國人還在為了溫飽、為了小康而努力的時候,那些已經成為富翁的人,卻想著做其他國家的公民了。有評論稱,今天的美國富人在逃離美國,與此同時,中國富人卻飛蛾撲火般地湧人。不知在「羊入虎口」自取財富」消亡的道路上還要迷失多久?
5、炫富
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出現一群坐擁巨額私人財富的年輕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中國一樣,如此迅速地湧現出一大批富翁,大部份年齡在五六十歲。他們子女的奢華生活如今已成為中國激烈討論的話題。
不僅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在許多像保定這樣的城市也有許多年輕人對手裡大把的錢怎麼花不知所措。他們大部份人不工作,喜歡時不時幹點過分的事吸引眼球,比如夜晚在城市街道上飆車。
中國作家余華說:「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中國成為物質上的巨人,直接甩人民幣買大力丸,成為最自然的舉動。
穿金戴銀是炫富的基本手段,金條、金鏈、金戒、金錶是標配,黃金跑車、馬桶、浴缸、沙發、茶几、麻將、內衣、領帶、名片、年曆、鋼琴、高跟鞋、上衣、面膜、粽子是升級版配置。
為了迎合中國式的品位,甚至連蘋果都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甩出一款「土豪金」,還順勢一股腦端出高端黑、東北銀、茶婊綠、古德白、武籐藍和腦殘粉。上海的小白領節衣縮食都要擁有一個LV包包,隨時隨地溫習裝腔指南,為的只是扮上流社會,證明自己真土豪。
但是,僅剩權貴、屌絲與土豪共存的社會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好社會,一個好社會應該是平等型、流動型、進取型的社會,它應該時刻昭示希望、注重精神的養成,應該有著恆定的精神內核與價值觀。
6、落後而不自知
過去的百年,中國一直仰視西方;但一夜暴富之後,中國開始俯視西方。過去的謙卑和自卑,今天的自信與自負,是那麼迅速而自然地在中國人的身上交替呈現。
只是,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大多數西方國家,因而一不小心由自信走向自負乃至傲慢的時候,其實中國的國內轉型僅處於西方國家百年前的水平,而中國卻並不自知,甚至依然自大。
儘管中國在幾十年的瘋狂增長之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仍有8200多萬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中國2013年的人均GDP只有6767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3%。
綜合義務教育法的頒布、基本義務教育的普及、大學教育水平和普及狀況、學術獨立程度、教育的投入和產出等,有人認為中國的國民教育落後世界150到200年左右。尤其在對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作出比較之後,有人認為中國要落後美國200年以上,而落後歐洲更多。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便到2061年,美國的人均收入仍然要比中國高出一倍以上。
7、圍觀
魯迅曾經痛心疾首的批判過中國人的圍觀,麻木不仁的圍觀。
2015年7月10日傍晚,安徽淮北段園鎮毛莊村的大路上,一名二十多歲青年駕駛摩托車與一輛白色小轎車發生碰撞後摔在路上奄奄一息,幾十名路人圍觀卻無人撥打120。十餘分鐘後倒地青年艱難地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用微弱的聲音撥打120自救。
令人震撼的是那麼多的現場圍觀者,卻沒有一人伸出援手拔打醫院電話。「十餘分鐘」對於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來說,常常是極其寶貴的黃金時間!若傷者不能「自救」,那後果無異於在眾目睽睽之下等死?
雖然在層出不窮的扶人被論事件後,「扶」與「不扶」已成為一道自保與良知中的取捨題,但是這名青年因車禍倒地後,路人僅僅需要的是拔打一個醫院救護電話而已,這救命的電話「打」與「不打」,卻不該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題。
或許,圍觀者考慮的是,怕這名青年醒來後「不認帳」,自己反受醫院指責;或許,圍觀者都在等待其他人拔打電話,唯獨沒想到自己應該如此;或許,正是網友所說「不是你撞的為甚麼要打電話」的思想佔了上風……
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種事不關己的自保思想在作祟。而因為這種思考,將他人安危完全置之不理,是否過度了呢?「自保」與「冷漠」常常只有一紙之隔,中國人又怎能在關鍵時刻讓過度的「自保」成全了「冷漠」?
8、賺錢昧良心做人無底線
瘦肉精、地溝油、毒牛奶、麵粉增筋劑、白酒塑化劑……近年,層出不窮的食品業新名詞拷問著中國人舌尖上的安全。
2014年至今,食品安全事件仍舊頻見報端,其中,尤以上海福喜過期變質肉事件、台灣頂新「黑心油」事件、恆天然毒奶粉事件等影響最甚。令人咋舌的是,與以往私人窩點、黑心作坊等的違規作業不同,著名洋快餐、國際知名食品企業紛紛登上黑榜,使得公眾對食品產業的信任危機空前增加。
最近,「殭屍肉」又熱起來了。還有「殭屍鳳爪」、「殭屍雞翅」、「殭屍豬蹄」等派生系列新詞也像電影裡一個接一個的殭屍紛紛跳出棺材,真叫人讀之而渾身汗毛直豎、雞皮疙瘩直冒。
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傅瑩此前也表示,中國人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安全是一個天大的事,現在這個問題確實是很牽動人心。總有人那麼昧著良心賺黑錢,有時甚至令人髮指。
9、目標一致卻內鬥互毆
最近三十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很快,中國一躍而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改革到了一定階段就無法繼續推進,阻力重重;面對阻力,我們的許多精英再次展開左右方向之爭,抓住的是表面的情緒,繞過的是問題的核心,經常為同一個目標、不同的切入方式而打得你死我活。
中國面臨的環境已經不是沒有威脅的外部環境。相反,由於全球化的必然性,中國的生存必然與其他國家相關。中國必然與其他國家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中國就好比幾十家公司裡的一家,必須與其他國家競爭,而競爭力從甚麼地方來?就來自於團結,我們必須處理好「統一」與「自由」的關係,把握住分寸。
10、經濟崛起思想朦昧
歷史上凡是崛起而又穩健的民族,必然經過一個重要的階段,那就是思想啟蒙,亦即通過大規模的公共討論,對全民的集體精神展開一場洗滌。
經過一番啟蒙,大多數人的心靈深處將呈現很大不同,保守將變得開明,激進將變得理性,魯莽將變得穩健,進取而不具威脅,雄心勃勃而不再咄咄逼人。中國從來就沒有經歷過思想啟蒙,但恰恰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崛起了。
11、習慣「大批判」
即便有所謂的反思或討論,我們更多習慣於「大批判」式的風格:無論甚麼事,我們都習慣於將責任推給某一個個人或集團,大家群起攻之,口誅筆伐,於是個體的責任解脫了,世界照舊,中國的艱難循環依然。
殊不知,中國的問題雖多,但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我們每個個體的素質。只是我們經常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樣的民族成熟嗎?

【美東南隨筆】理解真實的「麥卡錫主義」

常常有人將美國的「麥卡錫主義」與中國的文革相比較,比如,稱之為「白色文革」。麥卡錫主義到底是甚麼?其主導者麥卡錫,是否真的誣陷了無數好人,美國民眾是否也陷入到「歇斯底里」、「集體迫害」?答案或許出乎你的預料。
再也沒有一個美國人身負約瑟夫.麥卡錫那樣多的譴責與爭議了,以他冠名的麥卡錫主義是政治壓迫和白色恐怖的代名詞,以至於大洋彼岸的專家教授在抗議本國政府對知識份子施加的審查壓力時,都要強調「警惕麥卡錫主義」。
美國強大的媒體,對麥卡錫主義大加鞭撻,甚至將其與中國的文革相提並論。以至於今天人們一提起「麥卡錫」,都掩鼻避讓,雖然可能並不知道發生過甚麼。麥卡錫是誰?為甚麼他能在民主國家發起「白色恐怖」?他的指控都正確嗎?
*最有權力的美國人
1950年,參議員麥卡錫提出,他掌握了美國政府等幾百人的「共產黨員名單」,輿論大嘩。此後,他不斷提出證據不足的指控,質疑數百人的忠誠度,直到50年代末,大眾的熱情冷卻,加上他爆出了個人醜聞,逐漸失勢,此後聲名狼藉,「麥卡錫主義」也成了美國人反覆踐踏的名詞。
不過,和其他「白色恐怖」的發起者們相比,麥卡錫的職位遠不如他們顯赫。從他崛起到失勢,他都只是威斯康星州的聯邦參議員,是一百人參議院中的一個。這遠遠不同於其他國家的「領袖」、「元首」。
為甚麼在素稱民主的美國,一名參議員卻可以擁有「最大的權力」?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介紹一項屬於立法機構的憲法權力:國會調查權。國會調查權,一般指國會為了立法或監督政府的目的,通過檢查有關記錄、傳喚證人、召開聽證會等手段來查明真相的權力。說是憲法權力,其實它並未在美國憲法文本中得到明確規定,而是被視為承襲自英國議會和北美殖民地議會的歷史傳統,是國會立法權的附帶權力。
自1792年國會調查權被首次使用後,從寬解釋其範圍的觀念就佔了上風。1857年,一項立法規定凡被兩院傳喚作證卻拒絕回答者,可因藐視國會的罪名被起訴,最高將處以高達1千美元的罰金或長達1年的監禁,首次以法律文本確立了國會調查權。
儘管不是司法調查,國會調查受到的限制卻可能比司法調查更少: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規定,證人「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證其罪」,引用這項權利來拒絕回答司法機關的問題是合宜的;然而,引用這項權利來拒絕回答立法機構的問題則可能招致諸多不良後果。
例如,紐約市憲章第903條就規定,若城市僱員引用第五修正案,來拒絕回答立法委員會關於其公務行為的問題,就會失去他的工作。不少私人機構也會謝絕僱傭那些忠誠度存疑的人。麥卡錫主義最為知名的一群受質疑者,就是被列入「好萊塢黑名單」的那些娛樂業從業者,這個黑名單並非政府主導,而是以沃特.迪士尼為代表的好萊塢高管與保守派輿論配合形成的。
麥卡錫依賴的就是這麼一條規定。1946年一項法案將傳喚證人的權力授予參議院所有常設委員會,幫他搭好了舞台——他主持的「政治壓迫」基本都在參議院公開進行。
*會議上的麥卡錫
要用威懾力有限的調查權撬開證人的嘴,麥卡錫必須盡情揮灑死纏爛打的氣質,他為每個傳喚到聽證會的證人,都準備了「你是不是共產黨員?」「你以前是不是共產黨員?」、「你有沒有加入過共青團?」、「你有沒有參加過共產主義運動?」、「你是否同情共產主義運動?」這樣一系列連珠炮式的問題,連當事人的性取向也可能拿來質詢。
為了獲取信息,麥卡錫也常拿監禁來威脅那些不配合的證人,他還時常把證人及嫌疑人的名字公開,令他們聲名掃地。他的「白色恐怖」手段大概也就只有這些,據敵視麥卡錫的歷史學家Ellen Schrecker統計,在「麥卡錫主義」盛行期間,有數百人遭到囚禁,10000-12000人丟掉工作。
*美式文革的終結
然而,Schrecker沒有提起的是,因為恐懼東窗事發,很多正牌蘇聯間諜逃回東歐,剛好撞上政治清洗,有的被處決,有的舉家被關進古拉格,待遇實在比在美國被捕差太多。諷刺的是,受到這樣折磨的間諜,通常都對共產主義忠心不改,哪怕他們沒能等到平反,最終死在獄中,也沒有留下過任何一句後悔之語。
除了地位偏低,麥卡錫和一般的「領袖」、「元首」還有很多不同:一不掌控軍隊,二不掌控警察,同時,媒體還始終沒停息過對他的質疑。他公開嫌疑人姓名的威脅之所以能奏效,全賴民眾的狂熱支持。
當時,對大多數美國公眾而言,「紅色恐怖」是真實存在的,麥卡錫放肆運用調查權時並未讓他們覺得有多少問題。1953年,麥卡錫登峰造極,啟動了600多次調查,而在1954年1月,他的支持度也達到了巔峰,蓋洛普調查顯示50%的受訪者對他持正面看法,只有29%的人反對他;在「最受尊敬的人」裡,麥卡錫排名第四。
*「麥卡錫應得到嘉獎,而不是指責」
然而,民意象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1954年4月,一場軍隊指控麥卡錫以不正當手段幫人走後門的聽證會被電視實況轉播,雖沒能查到麥卡錫本人違法違規,卻暴露了他肆無忌憚、張口胡說的一面。當月麥卡錫的民意跌到了38%,之後徘徊在35%附近;而反對他的民意驟漲至46%,此後一直維持在45%以上的水平。參院內部也興起了聲討麥卡錫的聲勢,他們在12月2日以67:22票通過了譴責麥卡錫行為的決議。
接下來,司法部門從程序上終結了麥卡錫同路人的權力。首先是在1956年,紐約市憲章第903條的規定被判違憲,一個人不能再因為拒絕在國會作證就遭到解僱的處分。接著在1957年,國會的無限調查權被最高法院終止,國會再也沒有權力為了揭發而去揭發,為了調查而去調查——「憲法並未賦予國會揭露個人隱私的權力」。
具體到案情本身,是當事人可以拒絕告訴國會他認識的人中有誰「曾經是共產黨員(但現在已經不是)」。同樣是在1957年,最高法院的另一判決認定,口頭宣言要推翻美國政府並不違法,只有同時伴有積極顛覆行動者才能被問罪。
記者I.F.斯通評價這個判決說:「這一天將被載入史冊,因為最高法院讓政治迫害的日子一去而不復返了。」諷刺的是,斯通曾長期保持與蘇聯克格勃的秘密聯絡,直到布拉格之春被鎮壓,他才斷絕這種關係,並繼續批判美國政府。
*需要為麥卡錫平反?
麥卡錫到底做的對嗎?他是否真的掌握了蘇聯滲透的情報?美國當時面對的「紅色恐怖」到底有多嚴重?這在整個50年代都是無法參透的迷霧。幸好,一份無心插柳的情報計劃,為後世揭開了答案。這就是維諾那計劃。
1943年,美國戰爭事務部軍事情報部門特種分部的負責人卡特.克拉克上校出於對斯大林的不信任,下令組織一小隊人馬專門研究蘇聯的加密外交電報,它本來是為了洞悉蘇德之間是否存在秘密的和平談判,以防止納粹德國同蘇聯達成協議後將全部火力集中對付英美。
破譯工作的第一份成果誕生時已是1946年,二戰早已結束。被破譯的電文對初衷並無幫助,電報顯示,斯大林沒有單方面講和的傾向。然而,它們揭露的內容令美國人大吃一驚——所有電報無一涉及外交事務,全都是不折不扣的間諜情報。第一批破譯電文裡,有一封1944年自紐約發出,稱蘇聯間諜已成功滲透到美國最絕密的原子彈項目中。
隨著維諾那計劃破譯成果的增加,蘇聯間諜滲透的嚴重程度也逐漸浮出水面:不僅有大批原子彈開發資料被拱手送給蘇聯,幫助他們在1949年就成功爆破原子彈;從槍炮炸彈到噴氣式飛機林林總總的常規武器資料也被交給了蘇聯人。
朝鮮戰爭初期,蘇聯製造的米格-15戰鬥機不僅大大強於美國的螺旋槳式戰鬥機,其性能甚至超出美國研製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直到美國手忙腳亂地研製出Sabre F86戰鬥機,才得以在技術上同米格抗衡。
蘇聯對美國政府的滲透力度同樣驚人。在美國的多個機要部門——白宮、國務院、財政部、中情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裡都有部份中高層官員實際是蘇聯間諜,後來他們還發現連維諾那計劃的參與者中都有一個蘇聯間諜。
身居高位的間諜,有羅斯福總統的親信及私人助理洛赫林.柯里,財政部第二號實權人物哈里.懷特,戰略情報局負責人的高級助理鄧肯.李,國務卿特別政治事務助理阿爾傑.希斯,國務院「美洲共和國部」負責人勞倫斯.達根。
其中不少還處於仕途上升階段,假如羅斯福總統於1944年去世,由時任副總統亨利.華萊士接替的話,哈里.懷特就會變成財政部長,勞倫斯.達根則很可能就任國務卿——等於讓蘇聯人接手美國最高級別的辦公室。必須要強調的是,維諾那計劃揭露的蘇聯諜情只是冰山一角,破譯電文僅佔總量的3%。
然而,這些檔案在當年並不為民眾知曉,人們根本無法以此評價麥卡錫的作為。
90年代冷戰結束後,維諾那計劃的檔案和蘇聯部份檔案解密,人們這才確知,蘇聯人真的曾把美國滲透得千瘡百孔。如何評價麥卡錫再次成為一番爭議的熱點,德克薩斯州更是想把維諾那檔案揭露的情況寫進教材,為麥卡錫平反。
不過,《維諾那計劃:前蘇聯間諜揭秘》的作者John Earl Haynes將麥卡錫羅列的蘇聯間諜名單與被解密檔案證實為間諜的名單做過對比,發現麥卡錫指稱的159名「間諜嫌疑人」中,只有9名是真正的蘇聯間諜,涉入過間諜活動的也只有10人。
他承認麥卡錫名單上的許多人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安全隱患,其中一些曾經是美國共產黨或共青團成員,更多的曾經加入過與美共聯盟的組織,同時他也指出,這個名單上還有一個「醒目的少數」並無安全隱患,如國務卿艾奇遜、馬歇爾將軍。
Haynes更進一步,指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事實:蘇聯間諜之所以一度在美國橫行無忌,完全是因為美國官方對他們不加防範。如戰略情報局負責人多諾萬僅是貪圖他們的語言長處和歐洲經驗,就大量招募從西班牙返回的共產黨員。
*被高估的麥卡錫
不過,這並不能證明麥卡錫的所作所為就有必要性。無論反對麥卡錫的人,還是支持他的人,絕大多數都高估了麥卡錫的作用和影響。麥卡錫出盡風頭之時,美國官方早已開始檢討安全漏洞,某些功績並非出自麥卡錫,同樣的,某些迫害也並非來自麥卡錫。
在福克斯新聞的一個節目上,Ann Coulter要主持人Bill O』Reilly舉出一個被麥卡錫折磨的無辜人,O’Reilly提出了Dalton Trumbo,這人是「好萊塢十君子」之一,1947年他們拒絕回答國會調查的問題,成了好萊塢黑名單上最早的受害者——而麥卡錫掀起他的反共運動,已經是1950年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羅森堡夫婦,他們被認定是將美國核機密傳給蘇聯的罪魁禍首而被美國處決死刑,聯邦調查人員早在1950年1月就盯上了他們,很難說與麥卡錫有甚麼相關;至於將他們問以死罪倒是在麥卡錫聲名鵲起之後,然而,更多跡象卻顯示,美國政府只是想以死威脅,逼他們供出更多間諜來減刑,不想這二位竟慷慨就刑,為其政治理想做了犧牲。
從1946年起,民主黨、民權組織、勞工組織紛紛開始內部清洗;1947年,杜魯門政府啟動了聯邦僱員的忠誠檢查程序,這一法令在艾森豪威爾任內得到進一步加強;FBI也對美國共產黨的活動開始全面緊逼,1948年,美國政府依據史密斯法案以煽動罪起訴尤金.丹尼斯及其他美共領導人。這一系列行動收效很快,到1950年,共產黨在他們一度深扎根基的那些機構裡都只剩下些許殘餘勢力——這一切當然與麥卡錫無關,而應當歸功於美國左翼群體裡那些「清黨領袖」們。
麥卡錫雖然沒有掃除到多少蘇聯間諜或美共領袖,卻對美國對外政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比如中國內戰。國民黨的迅速敗亡,是麥卡錫主義興起的重要契機。從拉鐵摩爾、謝偉思到馬歇爾,這些人之所以被麥卡錫盯住,也都與他們在國共內戰中的作為關係頗深。
麥卡錫和他的一班同僚認定,美國政府在中國內戰中嚴重拖了國民政府後腿,應是蘇聯間諜上下活動的結果。反感麥卡錫的人如Haynes,壓根就不相信美國的作為有如此重大的影響,他認定國民政府潰敗的主要原因只是由於國民黨腐敗無能。
不過,他若瞭解美國的停戰要求和武器禁運發生的時刻多麼關鍵,瞭解蔣介石如何高估美國支持而改變「先安關內,再圖關外」的既定策略,恐怕他也不會再認為麥卡錫是完全的無理取鬧。
麥卡錫主義興起之前,美國外交決策高度依賴一群天真的「國際專家」。以被他冤枉的「中國通」拉鐵摩爾為例,此人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在1938-1950年負責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間的聯絡工作。
1937年,拉氏訪問過延安,在其回憶錄中,他如此敘述對毛澤東的印象:「一位屬於人民的人——一個智力超群但顯然具有農民血統的人。」回憶延安之行一節的最後部份,他更借同伴之口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我遇見過很多國民黨知識份子。我也曾跟軍閥有來往。幾乎沒有甚麼樣的中國人我沒有打過交道。但是在延安,我第一次看到一位能夠領導中國的人(即毛澤東)。」
沒有任何可靠證據顯示拉鐵摩爾是在受蘇聯指令行動,但他的言行明顯對中共大為有利,麥卡錫因而指控他為頭號蘇聯間諜,他的調查雖然不了了之,卻破壞了拉鐵摩爾的口碑和信譽,此後,拉氏專心學術,再也沒有涉足政治相關的工作。
當然,美國外交方針的轉變也未必與麥卡錫直接相關,很可能僅僅是美國官方為自己的角色轉變而主動作出的調整。在50年代,大量同情共產主義的知識份子都淡出了美國的核心部門,並不因麥卡錫主義受挫而扭轉。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要數二戰時曾主持原子彈開發的英雄奧本海默。經過一次持續四星期的國會聽證,1954年6月,美國政府解除了他作為原子武器顧問的職務。這番遭遇讓奧本海默也名列麥卡錫主義受害者名單,但事實上,此刻的麥卡錫已經在陸軍聽證會上遭到重創,變得不受參議院待見了。
奧本海默通不過安全調查的原因,主要在於他的妻子、弟弟和弟媳都是共產黨員,他自己也加入過共產主義組織「群眾陣線」,連蘇聯同納粹德國簽訂協議的消息都沒能改變他的初衷,可見其信仰之堅定。
1943年初,奧本海默接觸過蘇聯間諜,在當年8月向安全官員匯報此事時,他卻撒了謊,說是聽說的別人的事,經安全官員詢問方纔講出實情。解密的蘇聯檔案顯示,奧本海默確實拒絕了蘇聯間諜的合作邀請,沒有把原子彈開發的資料交給他們,他之所以想隱瞞,很可能是出於私交和共同的政治信仰,企圖庇護那些在曼哈頓工程中鬼鬼祟祟的朋友們。(原文摘自「大象公會」,標題為編者所加)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柏拉圖的烏托邦

柏拉圖最重要的那篇對話﹐《國家篇》﹐大體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到約近第 五卷的末尾﹚包括一個理想國的組織﹔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他所達到的結論之一乃是﹐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國家篇》的捲六和捲七都是在 給“哲學家”下定義。這一討論構成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對各種實際存在的體制極其優缺點的討論。
《國家篇》名義上是要給“正義”下定義。但是開場不久他就決定﹐既然是萬物從 大的方面來看總比從小的方面來看要容易得多﹐所以最好還是先著手探討什麼是正義的 國家﹐而非什麼是正義的個人。而且既然正義必定是可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國家的屬性 之一﹐所以他就首先描敘這樣的一個國家﹐然後再來斷定它有哪種完美性是可以稱之為 “正義”的。讓我們先來描敘柏拉圖烏托邦的大致輪廓﹐然後再考慮所遇到的各個問題。
柏拉圖一開始就認定公民應該分為三個階級﹕普通人﹐兵士﹐和衛國者。只有最後 的一種公民才能有政治權力。他們的人數比起另外的兩個階級來要少得多。一開頭似乎 他們是被立法者所選定的﹐此後則他們通常便是世襲的了﹔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也可以 從低等階級中提拔上來有希望的孩子﹐而在衛國者的孩子中遇有不能令人滿意的孩子或 青年時﹐也可以把他們降級。
在柏拉圖看來﹐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衛國者能夠實現立法者的意圖。他對於這 一目的提出了各種建議﹐有教育方面的﹐有經濟方面的﹐有生物方面的﹐也有宗教方面 的。但是這些建議對於除了衛國者之外的其他各階級能適用到什麼程度﹐就往往是不很 明確的了﹔其中有些很明顯地是適用於兵士的﹔但是大體上柏拉圖所探討的僅限於衛國 者﹐而衛國者是自成一個階級的﹐就象已往的巴拉圭的耶穌會士﹐1870年以前羅馬教廷 國的教士﹐以及今天蘇聯的共產黨那樣。第一樁事要考慮的﹐就是教育。教育分作兩部 分﹐即音樂與體育。它們每一種都具有比今天更廣氾得多的意義﹕“音樂”是指屬於文 藝女神的領域之內的一切事物﹐而“體育”則指有關身體的訓練與適應的一切事物。 “音樂”差不多與我們所稱的“文化”同樣廣氾﹐而“體育”則比我們所稱的“運動” 更要廣氾。
從事文化是要使人成為紳.士.﹐成為正是為英國所熟悉的﹙大部分是由於柏拉圖的 緣故﹚那種意義上的紳士。柏拉圖當時的雅典﹐在某一方面很有似於十九世紀的英國﹕ 兩者都有著一個享有財富和社會聲勢但並未壟斷政治權力的貴族階級﹐兩者的貴族都必 須以他們莊嚴動人的舉止而獲得盡可能多的權力。不過﹐在柏拉圖的烏托邦裏﹐貴族的 統治是毫無掣肘的。
威嚴﹑禮儀和勇敢似乎就是教育所要培養的主要品質。從最早的年歲起﹐對於青年 所接觸到的文學和允許他們能聽到的音樂﹐就有著一種嚴格的檢查制度。母親和保姆只 能向孩子們講說官定的故事。荷馬和赫西阿德都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許講述。首先是荷馬 和赫西阿德所說的神有時候行為很不好﹐這是不能起教育作用的﹔必須教給青年人知道﹐ 邪惡決不會來自神﹐因為“神”並不是一切事物的創造者而只是美好的事物的創造者。 其次﹐荷馬和赫西阿德的作其中有些東西被認為可以使得讀者怕死﹐然而教育裏的一切 東西都應該使青年人願意效死疆場。必須教給我們的孩子們認識到奴役比死還要壞﹐因 此他們決不應該聽到好人居然也哭氣流淚的故事﹐哪怕那是為了朋友的死亡而哭氣流淚。 第三﹐禮儀要求人們絕不可放聲大笑﹐然而荷馬提到過“那些幸福的神大笑不止”。要 是孩子們能夠引徵這段話﹐那末老師還怎麼能夠有效地譴責孩子們的嬉戲呢﹖第四﹐荷 馬詩中有些段是贊頌盛大的宴會的﹐又有些段是描寫諸神的慾望的﹔這些都是有礙於節 制的。﹙印澤教長是一個真正的柏拉圖主義者﹐他反對過一首有名的讚美歌中的這樣一 句話﹕“那些凱旋者們的歡呼﹐那些飲宴者們的歌唱”﹐這是一段描寫天上的歡樂景象 的﹚。最後﹐也絕對不許有壞人幸福而好人不幸的故事﹔這對於柔弱的心靈可能有著最 不幸的道德影響。根據所有這些理由﹐詩人就應該是加以貶斥的了。
柏拉圖於是就提出一種奇怪的關於戲劇的論證。他說﹐好人不應該願意模仿壞人﹔ 然而大部分的戲劇裏都有壞蛋﹐所以戲劇家以及扮演壞蛋的演員就必須要模仿犯有各種 罪行的壞人。不僅僅是罪犯﹐而且一般說來﹐女人﹑奴隸和下等人也都不應該為高等人 所模仿。﹙在希臘﹐正如在依麗莎白時代的英國一樣﹐女角色是由男人扮演的。﹚因此﹐ 若是可以允許演戲的話﹐戲裏也只能包括著無疵無瑕的﹑良家出生的男性角色。這種不 可能性是太明顯了﹐所以柏拉圖就決定把所有的戲劇家都從他的城邦裏驅逐出去﹕當有 這樣聰明得可以模仿任何事情的表演先生到我們這裏來﹐並且提出要表演他的藝術和他 的詩歌的時候﹐我們將要五體投地把他當作是一位可愛的﹑神聖的而又了不起的人物來 崇拜﹔但是我們也必須告訴他說﹐在我們的國家裏是不容許有他這樣的人的﹔法律是不 能容許他們的。於是﹐我們就給他塗上香料﹐給他的頭上戴上絨花冠之後﹐把他送到別 的城邦去。
其次﹐我們就來看他們對於音樂﹙近代意義的音樂﹚的檢查制度。呂底亞的和伊奧 尼亞的樂曲是被禁止的﹐前者是因為它表現了愁苦﹐後者則因為它是靡靡之音。只有多 利亞﹙因為它勇敢﹚和弗萊吉亞﹙因為它有節制﹚的音樂才可以允許。所能允許的節奏 必須是簡單的﹐並且必須是能夠表現勇敢而又和諧的生活的。
對於身體的訓練是非常嚴厲的。除了烤魚烤肉而外﹐誰都不許吃其他方法烹制的魚 和肉﹐而且既不許加任何作料﹐也不許吃任何點心。他說﹐按照他的食品養生的人絕不 會需要醫生。
青年人到達一定的年齡以前﹐是不許看到醜惡與罪惡的。但是到了適當的時候﹐就 必須讓他們去見識種種“誘惑”了﹔讓他們看看恐怖的形象使他們不致於恐怖﹐也看看 壞的享樂使之不致於誘惑他們的意志。唯有當他們經得住這些考驗之後﹐才能認為他們 適宜於作衛國者。男孩子們在長成以前應該看看戰爭﹐雖說他們不必親自作戰。
至於經濟方面﹕柏拉圖提出衛國者應該實行一種徹底的共產主義﹐並且﹙我想﹚兵 士也應該實行﹐雖說這一點並不很明確。衛國者要有小房子和簡單的食物﹔他們要象在 軍營裏一樣地生活﹐大家在一片吃飯﹔除了絕對必需的東西而外﹐他們不得有任何的私 有財產。金和銀都是被禁止的。他們雖然並不富有﹐但並沒有任何應該不快樂的理由﹔ 城邦的目的是為了全體人民的好處﹐而不是為了一個階級的幸福。財富和貧窮都是有害 的﹐在柏拉圖的城邦裏兩者都不存在。關於戰爭﹐他有一種非常奇怪的論點﹐他說既然 這個城邦決不想分享任何的戰利品﹐所以它一定能很容易收買盟邦的。
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帶著一種裝佯做態的不情願﹐把他的共產主義也應用到家庭 上來。他說﹐朋友們的一切東西都應該是大家共同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在內。他承認這 有困難﹐但並不認為是不可克服的。首先﹐女孩子們也嚴格地受著和男孩子們一樣的教 育﹐學習音樂和體育﹐並且和男孩子們一道學習作戰的技術。女人在一切方面都和男人 有著完全的平等。“造就一個男子成為一個優良的衛國者的教育﹐也同樣會造就一個女 子成為一個優良的衛國者﹔因為他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毫無疑問﹐男女之間是有區 別的﹔但是那與政治無關。有的女子有哲學的頭腦﹐適於作衛國者﹔有的女子則好戰而 可以成為良好的兵士。
立法者選定了一些男女作衛國者之後﹐就命令他們都住在共同的房屋﹐吃共同的夥 食。象是我們所理解的婚姻﹐必須徹底地改造過。在一定的節日﹐新郎們和新娘們 ﹙其數目應該足以使人口數目維持經常不變﹚就結合在一片﹐使他們相信他們自己是由 抽籤而結合的﹔但事實上這個城邦的統治者是根據優生原則來加以分配的。他們的安排 會使得最好的父親將有最多的兒女。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從父母那裏帶走﹐並且要做 得極其小心謹慎﹐使父母們絕不知道誰是他們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絕不知道誰是他們 自己的父母。畸形的孩子和低劣的父母所生的孩子﹐“都要放到一個人所不知的神秘地 方去﹐像是他們所應該的那樣”。未經國家批准的結合而出生的孩子﹐都算是不合法的。 母親的年齡應該在二十歲至四十歲之間﹐父親的年齡應該在二十五歲至五十五歲之間。 不在這些年齡的限度之內﹐則性交是自由的﹔但卻要強迫他們流產或殺嬰。在國家所安 排的“婚姻”中﹐有關的個人是沒有發言的餘地的﹔他們是受著他們對於國家的義務這 一思想所驅使﹐而不是受著任何那些被放逐的詩人們所常常歌詠的那種平庸的感情所驅 使的。
既然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所以他就管每一個年齡可以作父親的人都叫 “父親”﹐對於“母親”﹑“兄弟”﹑“姊妹”也是一樣。﹙這種情形也出現在某些野 蠻人中間﹐而常常使得傳教士們感到惶惑不解﹚。“父親”和“女兒”之間﹐或“母親” 和“兒子”之間是不得有“婚姻”的﹔一般說來﹙但不是絕對的﹚﹐“兄弟”和“姊妹” 也是禁止結婚的。﹙我以為柏拉圖如果把這一點仔細想通了的話﹐他就會發見除了他所 視為極端例外的“兄妹”結婚之外﹐他已經禁絕了一切的婚姻了。﹚
可以設想﹕現在和“父親”﹑“母親”﹑“兒子”與“女兒”這些字樣相聯繫的情 操﹐就在柏拉圖的新安排之下也還是和這些字樣相聯繫著的﹔例如一個青年不能打一個 老人﹐因為他可能是在打他的父親。
柏拉圖所追求的好處當然就是要減少私有的感情﹐從而消除掉妨礙公共精神佔統治 地位以及反對取消私有財產的各種障礙。僧侶們之所以要獨身﹐大體上也是出於類似的 動機。
我最後要談到這一體系的神學方面。我不想談它所接受的希臘神發﹐我只想談政府 所諄諄教誨的某些神話。柏拉圖明確地說過﹐撒謊是政府的特權﹐猶如開藥方是醫生的 特權。我們已經談過﹐政府之假裝用抽籤來安排婚姻就是欺騙人民的。但這還不是宗教 的事情。
有“一種高貴的謊話”﹐柏拉圖希望這種謊話可能欺騙統治者﹐而且無論如何是一 定會欺騙整個城邦的人民的。這個“謊話”編造得相當詳細。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神 創造了三種人的這一教條﹕最好的一種是用金子作成的﹐次好的是用銀子作成的﹐而普 通群眾則是用銅和鐵作成的。用金子作成的人適於作衛國者﹔用銀子作成的人應該是兵 士﹐而其餘的人則從事體力勞動。孩子們通常﹙但不是永遠﹚都屬於他們父母的那一等 級﹔如果他們不屬於那一等級的話﹐那末他們就必須相應地升級或者降級了。他認為使 目前這一代人相信這種神話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下一代的人以及以後的一切世代﹐卻都 可以教育得使他們並不懷疑這種神話。
柏拉圖認為對這種神話的信仰可以在兩個世代之內培養起來﹐這一點是很正確的。 日本人被教導說﹐天皇是由日神誕生的﹐並且日本的建國要比全世界的一切國家都更早。 任何一個大學教授﹐哪怕是在一部學術著作裏﹐如果懷疑了這些教條﹐就會因反日活動 的罪名而被開除的。但柏拉圖所似乎未能認識到的則是﹐強迫別人接受這種神話卻是與 哲學不相容的﹐並且它包含著一種足以損害人類理智的教育。
“正義”的定義乃是全部討論在名義上的目標﹐在第? 中便達到了這個定義。他 告訴我們說﹐正義就在於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個多管閒事的人﹕當商人﹑輔 助者和衛國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別的階級的工作時﹐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
人人都關心自己的業務﹐這無疑是一條值得稱道的教誡﹐但是它卻很難與近代人很 自然地所稱之為“正義”的那種東西相符合。我們所這樣翻譯出來的那個希臘字是與希 臘思想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觀念相符合的﹐但是我們卻缺乏一個能與之恰好相當的對應字。 我們很值得回想一下阿那克西曼德說的話﹕萬物所由之而產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複歸 於它﹐這是運命規定了的。因為萬物按照規定的時間為它們彼此間的不正義而互相償補。
在哲學開始以前﹐希臘人早就對於宇宙有了一種理論﹐或者說感情﹐這種理論或感 情可以稱之為宗教的或倫理的。按照這種理論﹐每個人或每件事物都有著他的或它的規 定地位與規定職務。但這並不取決於宙斯的諭令﹐因為宙斯本人也要服從這種統御著萬 物的法令。這種理論是和運命或必然的觀念聯繫在一片的。它特別被人強調地應用於天 體。但是凡有生平的地方﹐便有一種趨勢要突破正義的界限﹔因此就產生了鬥爭。有一 種非人世的﹑超奧林匹克的法則在懲罰著放。
肆.﹐並且不斷在恢復著侵犯者所想要破壞的那種永恆秩序。整個這種觀點﹐﹙最初 或許幾乎是不知不覺地﹚便過渡到哲學裏面來﹔這一點也表現在鬥爭的宇宙論中﹐例如 在赫拉克利特與恩培多克勒的宇宙論中﹐以及表現在一元論的學說之中﹐例如在巴門尼 德的學說中。這便是希臘人對於自然規律與人世規律信仰的根源﹐這顯然也就是柏拉圖 正義觀念的基礎。“正義”這個名詞在法律上所仍然被人使用著的那種意義﹐比其它在 政治思想上所被人使用的那種意義來﹐是更有似於柏拉圖的觀念的。我們受了民主理論 的影響﹐已經習慣於把正義和平等結合在一片了﹔然而在柏拉圖卻並沒有這種涵義。 “正義”––在它差不多是“法律”的同義語的那種意義上﹙例如我們說的“法院”﹚﹐ ––主要地是指財產權﹐而那與平等是毫無關繫的。《國家篇》一開頭第一次提到的 “正義”定義就是﹕正義就在於償還債務。這個定義立刻就被認為是不恰當的而加以放 棄了﹐但是其中的某些成份卻一直貫穿到這片對話的結尾。
柏拉圖的定義中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它使得權力和特權的不平等但不是不 正義﹐成為可能。衛國者須有一切的權力﹐因為他們是全社會中最有智慧的成員﹔在柏 拉圖的定義裏﹐惟有當別的階級裏面有人比某些衛國者更有智慧的時候﹐才會出現不正 義。這就是柏拉圖何以要提出公民的升級和降級的原因﹐儘管他認為出生和教育的雙重 便利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已經能使衛國者的子孫優越於其他人的子孫了。假如能有一種 更為精確的政治學而且人們又能更確切地遵循它的教誡的話﹐那末關於柏拉圖的體系就 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了。沒有人會認為把最優秀的足球員放到足球隊裏去是不公道的﹐ 儘管他們可以因此獲得很大的優越地位。如果足球隊管理得也象雅典的政府那麼樣地民 主﹐那末代表學校去踢球的學生也就要以抽籤的方式而當選了。可是﹐關於政治事務是 很難知道誰是最有技術的﹔並且也很難有把握說﹐一個政治家一定能把他的技術用之於 公共的利益﹐而不用之於他個人的利益﹑或他的階級的或黨派的或宗派的利益。
其次是柏拉圖關於“正義”的定義預先假設要有一個“國家”﹐無論它是按照傳統 的路線而組織起來的﹐還是按照柏拉圖自己的方式組織起來的﹐從而使其全體得以實現 某種倫理的理想。他告訴我們說﹐正義就在於每個人都做他自己的工作。但一個人的工 作又是什麼呢﹖在一個象是古代埃及或印加人的王國那樣世世代代毫無改變的國家裏﹐ 一個人的工作就是他父親的工作﹐這樣便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但是在柏拉圖的國家裏﹐ 沒有人有法律上的父親。因此﹐他的工作要末是由他自己的興趣所決定的﹐要末就是由 國家來判斷他的才能而加以決定的。後者顯然就是柏拉圖所願望的。然而﹐有些工作﹐ 儘管有高度的技術性﹐卻可以認為是有害的﹔柏拉圖認為詩歌就是有害的﹐而我則認為 拿破侖的工作是有害的。因此﹐在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是什麼的時候﹐政府的意圖就成為 最主要的了。雖說所有的統治者都得是哲學家﹐可是並不會有任何的革新﹕一個哲學家 永遠都得是一個理解並同意柏拉圖的人。
若是我們問﹕柏拉圖的“國家”能夠成就什麼呢﹖答案就頗為無趣了。它在對人口 大致相等的國家作戰時能取得勝利﹐它能保證某些少數人的生活。由於它的僵硬﹐它差 不多絕不會產生藝術或科學﹔在這方面正如在許多別的方面﹐它是象斯巴達一樣的。盡 管有著一切動聽的說法﹐但其所成就的全部不過是作戰的技巧和足夠的糧食而已。柏拉 圖曾經經受過雅典的饑饉和敗績﹔也許他下意識地認為﹐避免這些災難就是一個政治家 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如果認真的話﹐一個烏托邦顯然必須能體現它的創造者的理想。 讓我們先來考慮一下﹐我們所謂的“理想”意味著什麼。首先﹐它是信仰它的人所願望 的﹐但是它之被願望卻與一個人之願望個人的享受﹙例如﹐吃和住﹚並不完全相同。構 成一種“理想”與一件日常願望的對象兩者之不同的就在於﹐前者乃是非個人的﹔它是 某種﹙至少在表面上﹚與感到這種願望的人的個人自身沒有任何特殊關繫的東西﹐因此 在理論上就可能被人人所願望。因而我們就可以把“理想”定義為某種並非以自我為中 心而被願望著的東西﹐從而願望著它的人也希望所有別的人都能願望它。我可以希望人 人都有足夠的食物﹐人人都能對別人友善﹐等等﹔並且如果我希望任何這類的事物﹐我 還希望別人也希望它。用這種方式我就可以建立起一套看來好象是非個人的倫理﹐儘管 事實上它所根據的仍是我自己的以個人為基礎的願望﹔––因為願望始終是我的﹐縱使 被願望的東西和我個人沒有關繫。例如﹐一個人可以願望人人都能理解科學﹔另一個人 願望人人都能欣賞藝術﹔但是造成這兩個人願望之間的這種不同的﹐則是他們個人之間 的差異。
只要一牽涉到爭論﹐個人的因素就立刻顯而易見了。例如有人說﹕“你希望人人都 幸福是錯了﹐你應該希望德國人幸福而其他一切人都不幸”。這裏的“應該”可以認為 是指說話的人所希望我能願望的東西而言的。我可以反駁道﹐我不是一個德國人﹐我在 心理上不可能願望一切的非德國人不幸﹔但是這一答案看來是並不合適的。
此外﹐也可能有一種純粹非個人的理想的衝突。尼採的英雄不同於基督教的聖人﹐ 然而兩者都是以非個人而受人崇拜的﹐前一種是被尼採的信徒﹐後一種則是被基督教徒。 除非是以我們自己的願望﹐否則我們又怎能在這兩者之間做出取舍呢﹖然而﹐如果再沒 有別的東西的話﹐那末一種倫理上的意見分歧就只好由感情上的好惡或者是由強力–– 最後是訴之於戰爭––來加以決定了。對於事實的問題﹐我們可以訴之於科學和科學方 法﹔但是對於倫理學上的根本問題卻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東西。然而﹐如果情形確乎是如 此﹐那末倫理爭論的本身也就還原為力量之爭了﹐包括宣傳力量在內。這種觀點在《國 家篇》的第一卷中﹐已經由特拉西馬庫斯粗略地提了出來﹔特拉西馬庫斯﹐正如差不多 柏拉圖對話錄中所有的人物一樣﹐也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他是一個來自查爾西頓的智者﹐ 是一個有名的修辭學教師﹔他曾在公元前427年亞裏斯多芬尼的喜劇裏出現過。當蘇格拉 底很和藹地和一個叫作西法魯斯的老人﹐以及和柏拉圖的哥哥格勞孔和阿戴芒土斯討論 過一陣正義之後﹐特拉西馬庫斯已經聽得越來越不耐煩﹐就插進了一番熱烈的抗議﹐反 對這種幼稚的胡扯。他強調說“正義不是什麼別的﹐只不過是強者的利益罷了”。
蘇格拉底用詭辯反駁了這種觀點﹔它始終沒有很好地得到正視。但它卻提出了倫理 學與政治學上的根本問題﹐那就是﹐除了人們使用“好”“壞”的字樣時所願望的東西 而外﹐究竟還有沒有任何“好”“壞”的標准呢﹖假如沒有的話﹐那末特拉西馬庫斯所 得出的許多結論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了。然而我們又怎麼可能說有這種標准呢﹖
在這一點上﹐乍看起來宗教是有著一種簡捷的答案的。上帝決定了什麼是好﹐什麼 是壞﹔一個人的意志若與上帝的意志相和諧﹐那末他就是一個好人。然而這種答案並不 是很正統的。神學家們說上帝是好的﹐但這蘊涵著要有一種獨立於上帝的意志之外而存 在的好壞標准。於是我們就不得不面臨著下列的問題﹕即﹐象在“快樂是好的”這樣一 種陳述裏﹐有沒有象在“雪是白的”這樣一種陳述裏那種意義上的客觀的真或假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進行很長的探討。有人可以想象﹐我們在實踐方面盡可 以躲開這個根本論點﹐並且說﹕“我不知道'客觀的真理'意味著什麼。但是假如所有的 ﹙或者實際上等於所有的﹚考察過這個問題的人都一致擁護某一陳述﹐那末我就要認為 這一陳述是&lsquo﹔真的&rsquo﹔。”在這種意義上﹐雪是白的﹐凱撒是被刺死的﹐水 是由氫和氧構成的﹐等等﹐就都是“真的”。這樣我們就面臨著一個事實問題﹕即﹐在 倫理學裏面有沒有任何與此類似的意見一致的陳述呢﹖如果有﹐它們就既可以作為個人 行為準則的基礎﹐又可以作為一種政治理論的基礎。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那末無論哲學 的真理可能是怎樣﹐但只要有勢力的集團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倫理分平時﹐我們在實 踐上就不得不訴之於武力的較量﹐或者宣傳的較量﹐或者是兩者同時較量了。
對於柏拉圖說來﹐這個問題實際上並不存在。儘管他的戲劇感引得他強有力地敘述 了特拉西馬庫斯的立場﹐但他卻全然沒有察覺到它的力量﹐並且他自己還對它進行了異 常粗暴而又不公允的反駁。柏拉圖確信“善”的存在﹐而且它的性質是可以確定的﹔當 人們有不同意見的時候﹐那末至少有一個是犯了知識上的錯誤﹐就正象這些意見不同是 涉及某種事實的科學問題一樣。
柏拉圖和特拉西馬庫斯之間的分歧是非常重要的﹔但對哲學史家來說﹐它卻是一個 只需要加以注意而不需要加以解決的分歧。柏拉圖以為他能夠證.明.他的國家是好的﹔ 而一個承認倫理學有其客觀性的民主主義者可以認為自己能夠證.明。
這個國家是壞的﹔但是任何一個同意特拉西馬庫斯的人卻要說﹕“這裏並不存在證 明或反證的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你是否喜.歡.柏拉圖所願望的這種國家。如果你喜歡﹐ 它對你就是好的﹔如果你不喜歡﹐它對你就是壞的。如果有許多人喜歡﹐又有許多人不 喜歡﹔那就不可能由理性﹐而只好由真實的或者隱蔽的暴力來加以決定了。”這是一個 迄今一直爭論不休的哲學問題﹔每一方面都擁有許多可敬的人物。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 期裏﹐柏拉圖所宣揚的見解卻始終幾乎是無人非議的。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以意見的一致來代替客觀標准的那種觀點裏包含著一些 後果﹐而這些後果卻是很少有人願意接受的。象伽利略那樣的科學革新者宣揚著一種當 時很少有人同意的見解﹐但終於差不多獲得了舉世的擁護––對於這種事我們應該怎麼 說呢﹖這些人用的是說理的方法﹐而不是用鼓動情緒﹑國家宣傳或採取強力的方法。這 就蘊涵著﹐在一般的意見而外還另有一種標准。在倫理方面﹐偉大的宗教導師也有某些 相類似的情形。耶穌基督教導說﹐在安息日掐起麥穗來吃並不是錯誤的﹐但是恨你的敵 人則是錯誤的。這樣的倫理見解顯然蘊涵著與大多數人的意見不相同的某種標准﹐但無 論這種標准是什麼﹐它卻絕不象科學問題裏的客觀事實。這個問題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我並不宣稱我能解決它。目前讓我們滿足於僅只注意到這個問題。
柏拉圖的國家和近代的許多烏托邦不同﹐它或許是想要付諸實行的。這並不象我們 自然而然地會以為的那麼幻想而又不可能。它的許多規定﹐包括一些我們會認為是完全 不可能實行的規定﹐實際上是在斯巴達已經實現過了的。畢達哥拉斯曾經試行過哲學家 的統治﹔在柏拉圖的時代﹐當柏拉圖訪問西西裏和南意大利的時候﹐畢達哥拉斯派的阿 爾奇塔斯在塔拉斯﹙即現代的塔蘭多﹚的政治上是非常有勢力的。請一位賢人來擬訂法 律﹐這在當時的城邦乃是一種通行的辦法﹔梭倫就曾為雅典這樣做過﹐而畢達哥拉斯也 曾為圖裏這樣做過。在當時﹐殖民地是完全不受它們的母邦控制的﹔某一幫柏拉圖主義 者要在西班牙或者高盧的沿岸建立起一個理想國來﹐那是完全可能的事。不幸的是機緣 把柏拉圖帶到了敘拉古﹐而這個偉大的商業城邦又正在和迦太基進行著決死的戰爭﹔在 這樣一種氣氛之下﹐任何哲學家都不能有什麼成就的。到了下一個時代﹐馬其頓的興起 遂使得一切的小國都成了過時的陳跡﹐並使一切雛形的政治試驗都成了徒勞無功的事情。

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中國要準備好當世界老大

911事件17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了一篇題為《中國崛起,美國註定屈居第二?》的評論文章,作者是歐巴馬政府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和代理局長邁克·莫雷爾,他目睹美國被中國超越,圍堵又力不從心,雖心有不甘,卻不失理性,主張美國應讓渡部分權力,換取中國支援既有國際秩序。他在文章中也提到美國國安智囊們另一種聲音:中國上升勢不可擋,美國應效法二戰後的英國,學習如何當好世界老二。
以史為鑒,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國興衰史上,英國確實獨樹一幟。它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倒不是如何創建了輝煌的「日不落帝國」,而是在如日中天之時就能敏銳察覺到大勢所趨,從而未雨綢繆,順勢而為,盛極而衰之後也能夠坦然接受世界老二的地位。英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與臨機應變,最大程度減緩了大英帝國解體帶來的衝擊,確保了西方陣營盟主在英美之間的和平轉移,並透過英美特殊關係,繼續從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中獲益。儘管英國早已喪失世界老大的光環,仍不失為歐洲的優雅貴族與國際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視的中等強權。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早在19世紀後期,也就是美國崛起伊始,經驗豐富的英國就覺察自身的弱點與對手的潛力。面對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英國沒有選擇打壓圍堵美國,而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果斷從西半球光榮撤退,並尋求與未來的世界老大建立戰略聯繫。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英國成了唯一站在美國一邊的歐洲大國,在隨後的布林戰爭中,美國也投桃報李支持英國。
二戰後,受到重創的英國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出發,都認定美國是英國的接班人。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後,向陪同的美國官員說,「貴國是世界的未來。你們擁有自然資源、氣魄、年輕和決心,將穩步地增強你們的全球影響。而英國已過了頂峰」。
有了這樣的戰略判斷後,老大帝國便不再糾結於昔日霸主的面子,而心悅誠服將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交給美國。當英國無力反抗蘇聯力量介入其勢力範圍時,選擇主動向美國求助。後者也順水推舟,高調拋出「杜魯門主義」,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了高達40億美元的巨額經濟和軍事援助,順利接管了英國的地盤,成為了二戰後西方陣營霸權更迭的標誌性事件。當然,權勢的和平交接不能只靠英國一廂情願式的戰略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其實也在從英國的經驗教訓中學習如何當世界老大。
誠然,當年的英美關係和如今的美中關係不能相提並論,但後者也越來越接近19世紀末英美經濟總量排名反轉的臨界點。考慮到英美在種族、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特殊連結,以及美國實力目前只是相對衰落的客觀現實,中國想要和平接班,難度顯然大得多。
相較守成大國與崛起強權之間必有一戰的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國際權勢的「和平交接」,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研究的課題。但是隨著美中兩強實力的此消彼長,曾經叱吒風雲的美國如何優雅地退居老二,一度韜光養晦的中國怎樣學習當世界老大,恐怕遲早要提上議事日程。
為了更順利地實現權勢轉移,以便當中國有朝一日躋身世界舞台中心後,更好地承擔起領導的責任,中國這個世界老二應當從現在開始就未雨綢繆,做好當世界老大的準備。所謂準備,既是物質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更是制度上的。包括繼續堅持發展導向和貫徹新發展理念、逐步培育中國人的大國心態、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國際公共產品、爭取更多國家認同中國的國際戰略等。更重要的是,中國應當從美國身上吸取經驗教訓,同時致力彌合跟既有國際秩序在制度規約上的衝突,從而爭取世界老大的和平交接班和兩個秩序的平穩過渡。
對美國來說,處心積慮圍堵中國絕非上策,正確的選擇應當是效法英國,在與未來世界老大的互動中擺正位置,尋求共生乃至共贏,這樣至少可以給自己留一條體面的後路。對中國而言,也不宜繼續糾結循環往復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是應當選擇向前看,做好當世界老大的準備。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世界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集成电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芯片,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中国外贸进口额最大的三项工业制成品为:集成电路、汽车、液晶显示面板。其中,集成电路2017年进口额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位列所有进口产品首位。
这三类中高级工业品,既是中国制造当前的短板软肋,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而集成电路因其技术含量最高,更是产业升级路线图中的核心。本期《中国品牌》版聚焦集成电路,为读者介绍芯片产业的世界格局,并探讨中国品牌在其中有哪些建树、前景如何。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格局
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制造、封测。设计位于价值链最高端,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研发支出外,还有大量资本支出,是最砸钱的环节;封测则技术含量最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集成电路产业的这三大环节,却基本上掌握在美、韩、中(含台湾)、欧、日这五大玩家手中。如今的形势是,美国继续一家独大,中国大陆、韩国快速发展,而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则有所衰退。
今年,知名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1000亿美元的市场中,这十家企业占到了73.7%。而放眼望去,前十名中只有3个国家的企业。美国6家(括号内为排名):高通(1)、英伟达(3)、苹果(5)、超威(6)、赛灵思(8)、美满(9);中国大陆2家:华为海思(7)、紫光展锐(10);中国台湾1家:联发科(4);新加坡1家:博通(2)。但如果抛开资本收购的游戏,博通其实本质上仍是一家美国企业。
当然,严格地说,这份名单仅统计了纯设计企业(fabless),而设计、制造、封测都做的垂直整合模式(IDM)企业却未能涵盖在内,比如英特尔、三星、东芝等。但鉴于东芝在2017年出售了自己的芯片业务,因此,即便加上英特尔与三星,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蛋糕,也只是分属美、韩、中(含台湾)三国而已。
具体而言,这些企业又都有雄霸一方的“山头”。比如在个人电脑与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一枝独秀,超威紧随其后;高通、苹果统治高端手机芯片领域多年,中低端则由联发科称雄;而最赚钱的存储器领域,三星+SK海力士的韩国组合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英伟达擅长GPU(图形处理器),赛灵思主攻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如今它们双双进军人工智能……
当目光转向产业链下游时,会发现来到了中国台湾的天下。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17年在芯片制造领域,有八家企业占据了全球623亿美元市场的88%。这其中,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更是一骑绝尘,2017年销售额达322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格罗方德的5倍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到52%,意味着台积电一家的营收就超过了世界其他芯片制造企业的总和。
在这八大芯片制造企业中,中国台湾独占3家,台积电、台联电、力晶分列第一、三、六位,美国的格罗方德排名第二,韩国的三星排名第四,中国大陆有两家上榜企业,中芯国际与华虹集团,分别排在第五和第七,第八名是一家以色列企业。
而在芯片封装测试领域,依旧由中国台湾领衔。2017年底,全球芯片封测业排名第一的日月光公司对排名第四的矽品公司的并购案得以通过,据业内人士估计,随着中国台湾两大封测企业的合并,其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7%,大大超过了第二位的美国安靠和位居第三的中国大陆企业长电科技。不过在总体市场份额上,中国大陆企业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紧随中国台湾之后,排在第二位。
关键词:全线迎战 单兵突破
芯片产业中的中国方阵
商场如战场。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在国际半导体巨头称霸的每一个“山头”,都有中国大陆企业与之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锋。
从产业链三大环节上看,中国大陆在芯片封测领域发展最好,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上,中国大陆企业已基本抹平了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差距。长电科技的封装技术专利数量,在中国和美国都是同行业第一位,其中先进封装技术专利超过了67%。同时,中国大陆封测企业的增速也是业内最快的。2017年全球封测十强营收增长率超过10%的只有4家,而3家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便尽在其中。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中国大陆在芯片封测行业或可率先实现赶超。
而在芯片制造环节,中国大陆企业的实力则最为弱小,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最大。当中芯国际还在苦苦提升28纳米工艺的良率时,台积电已经掌握了7纳米工艺、并开始研发5纳米工艺了。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在技术上与对手至少存在着三代的差距。而在规模体量与市场份额上,中芯国际更是与台积电存在10倍以上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企业想要实现赶超,除了继续在设备上加大投入,技术人才的培养、经验上的积累也十分重要,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来磨砺。
至于芯片设计环节,中国大陆企业则可用“全线迎战,单兵突破”来形容。在个人电脑CPU领域,有胡伟武教授带领的龙芯中科,在服务器和超算CPU领域,则有申威、飞腾等。GPU的开发上,国内有景嘉微、兆芯,还有在2017年9月由中资背景基金收购来的英国GPU公司Imagination作为“外援”。FPGA有紫光同创,存储器有长江存储。
但平心而论,这些中国大陆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都与国际对手相差较远,目前还难以凭借产品与对手在市场上进行正面交锋,只能先耕耘中低端芯片市场,或工控、军工、航天等小众特殊领域。比如,北斗卫星中搭载着龙芯自主研发的宇航级芯片,曾位居世界算力第一的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也使用了申威自研处理器。可以说,在芯片设计的各个重要领域,中国大陆都有企业在进行自主研发,尽管性能差一些,但通过这种“全线迎战”的方式,中国大陆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避免了极端状况下的受制于人。
而至于“好不好”的问题,则采用“单兵突破”的战法来解决。手机芯片行业中,华为海思与紫光展锐的异军突起就是例子。尽管高通2017年的营业额仍然是华为海思的3倍多,联发科是紫光展锐的近4倍,但比现状更重要的是趋势。
今年8月底,华为海思发布了最新款手机芯片麒麟980,性能已基本与高通、苹果最先进产品持平,许多人将其视为高通、苹果、三星等高端手机芯片的挑战者。而紫光展锐则走中低端路线,广拓非洲、印度市场,如今紫光展锐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依靠物美价廉的特点频频重挫联发科。未来,中国大陆手机芯片设计行业前途光明。
关键词:练好内功 等待时机
时间会证明一切
对于芯片企业来说,有时发展的最大阻碍不在技术,而在专利。先入局的玩家会不断用专利加高后来者的门槛。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先做出来的人会把自己的解法注册为专利,其他人要么再钻研出别的解法,要么就乖乖向先做出来的人交专利费,而且这个专利还有期限,到了期限必须续费更新。日子久了,就算某个同学钻研出了别的解法,但大家已经习惯了用同一种解法解题,一想到换个解法后许多定理推论还得重新学习、重新验证,也就懒得再去费心琢磨了。这就是国际芯片产业的“生态”。有时技术易追赶,但生态难撼动,中国大陆自主芯片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态体系问题。
这种困境如何打破?有一种情况就是“换题”,即行业技术轨道发生变迁,使之前解法积累的优势荡然无存。例如消费电子行业从个人电脑时代走向智能手机时代,就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换题”。ARM指令集是ARM公司的“解题方法”,特点是低性能、功耗小,在个人电脑时代根本不敌英特尔高性能、大功耗的x86指令集开发出的芯片。但对于智能手机这道题来说,ARM却反超英特尔成为更优解法,最终几乎垄断移动芯片产业,与安卓系统构成“AA体系”,同微软、英特尔的“Wintel体系”划江而治。
如今,中国大陆芯片企业要想实现赶超,首先要能抓住“换题”的机遇。瞄准人工智能浪潮的寒武纪就是一个榜样。早在2016年,寒武纪就已推出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型号名叫DianNao,即中文“电脑”的拼音。2017年,寒武纪完成阿里巴巴领投的1亿美元A轮融资,同时华为宣布与寒武纪合作,在华为的麒麟芯片之中使用寒武纪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在人工智能芯片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有阿里和华为这两艘大船的护航,寒武纪的前景愈加可期。
更关键的是,寒武纪的芯片开发全部建立在自研指令集之上,他们自主研发的指令集名叫DianNaoYu(电脑语), 这是世界首个深度学习指令集。指令集是计算机软硬件生态体系的核心。英特尔和ARM正是通过其指令集控制了个人电脑与移动端的生态体系。寒武纪也极有可能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英特尔和ARM。
然而,“换题”只是提供变化的机遇,却并不必然带来行业洗牌的结果。历史上完全依赖国外技术,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恶性循环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要想通过“换题”实现赶超,根本还在于自己练好“内功”,有进行自主正向开发的意愿和能力。惟其如此,方能有准确判断技术轨道变化的敏感度,在看见换道的机会时,也能踩得下去最后一脚超车的油门。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完全白费,付出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是对未来的积累。这句话放在中国芯片产业上尤为合适。作为中国芯片未来的希望,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都是由中科院计算所培养出来的,陈云霁更是直接师从胡伟武,长期从事龙芯的研制开发工作。可以说,光芒四射的寒武纪,背后站着的正是砥砺前行的龙芯。
或许正应了那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