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常被右翼绑架?
胡波
我们常说,给中日关系造成重大伤害的主要是一小部分右翼分子及政客。无论是二战以前的军国主义者,还是二战后的右翼分子,其占日本整个国民的数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这少数人,一次次将日本推向万劫不复。
日本政府的弱势和民众的服从意识
和日本接触过的人,多少都会感觉到奇怪:一方面,个体的日本人常常给人以有礼貌、有修养、有文化的感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的日本,历史和现实又都充斥着暴力和偏执。
个体与团体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从日本社会的组织文化和政治生态谈起。
日本人从小被灌输对团队和国家的忠诚,对长辈、前辈和领导的尊敬。团体或国家领头人的思想、意识往往决定了团体或国家的大方向。大部分日本人都仅仅是追随者,即便他们并不认可领头人选定的道路,也不会据理抗争,更少有公开挑战领头人权威的。他们大多不关心政治,但一旦政府做了决定,他们往往选择服从,被动地卷入政治漩涡,承担潜在风险。
日本的政治向来极为封闭,家族政治及师生传承是其推陈出新的主要途径,政治家都是专业户,普通民众很难企及。由于政治派系斗争激烈、军人干政频繁、民间极端力量强大,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鲜有强势的内阁,缺乏有为的政治家,日本的政治决策常常受到军方强硬派、右翼团体及党派等极端势力的重大影响,甚至被它们所左右。面对军方或右翼的一些过激主张和动作,日本政府有时候顺水推舟,有时候半推半就,很少直接反对制止。
与大部分日本人的缄默和日本内阁的弱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右翼和极端保守势力虽人数不多,但却“敢为天下先”,其活动能量极大、“参政议政”十分之踊跃、行事方式极为荒诞夸张。
近一百多年来,日本基本的国策方针就是在极端势力、内阁政府、民众三者间形成并互动,一遍遍重复极端。日本历史上很多大的举动通常是由军国主义分子或右翼势力这样的少数人率先发起,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