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日本为什么常被右翼绑架

日本为什么常被右翼绑架? 胡波 我们常说,给中日关系造成重大伤害的主要是一小部分右翼分子及政客。无论是二战以前的军国主义者,还是二战后的右翼分子,其占日本整个国民的数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这少数人,一次次将日本推向万劫不复。 日本政府的弱势和民众的服从意识 和日本接触过的人,多少都会感觉到奇怪:一方面,个体的日本人常常给人以有礼貌、有修养、有文化的感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的日本,历史和现实又都充斥着暴力和偏执。 个体与团体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从日本社会的组织文化和政治生态谈起。 日本人从小被灌输对团队和国家的忠诚,对长辈、前辈和领导的尊敬。团体或国家领头人的思想、意识往往决定了团体或国家的大方向。大部分日本人都仅仅是追随者,即便他们并不认可领头人选定的道路,也不会据理抗争,更少有公开挑战领头人权威的。他们大多不关心政治,但一旦政府做了决定,他们往往选择服从,被动地卷入政治漩涡,承担潜在风险。 日本的政治向来极为封闭,家族政治及师生传承是其推陈出新的主要途径,政治家都是专业户,普通民众很难企及。由于政治派系斗争激烈、军人干政频繁、民间极端力量强大,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鲜有强势的内阁,缺乏有为的政治家,日本的政治决策常常受到军方强硬派、右翼团体及党派等极端势力的重大影响,甚至被它们所左右。面对军方或右翼的一些过激主张和动作,日本政府有时候顺水推舟,有时候半推半就,很少直接反对制止。 与大部分日本人的缄默和日本内阁的弱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右翼和极端保守势力虽人数不多,但却“敢为天下先”,其活动能量极大、“参政议政”十分之踊跃、行事方式极为荒诞夸张。 近一百多年来,日本基本的国策方针就是在极端势力、内阁政府、民众三者间形成并互动,一遍遍重复极端。日本历史上很多大的举动通常是由军国主义分子或右翼势力这样的少数人率先发起,然后...

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十八大三中全會 -- 中国经济改革藍圖

NBC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你所需要了解的中国经济改革,作者:Dhara Ranasinghe。文章如下:   中国政府在上周公布了长期经济改革的具体细节。这项改革的决议是在本月召开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重要会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这次的六十项改革计划被认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彻底改革铺平了道路,经济由投资导向性增长转向内需驱动型。   关于这次重大的改革,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   1)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这项诞生于1979年具有争议的政策降低了中国人口出生率。如今,该政策得到放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放宽,与婴儿产品相关的股票,比如好孩子国际(Goodbaby International),本周一在香港市场一路飙升。    “他们(中国领导人)之所以必须改革独生子女政策,是因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人人都知道老龄化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扶助解决。”新加坡投资信息类网站The Motley Fool的首席执行官David Kuo这样对CNBC的记者说。   2)改革福利制度:中国表示将放宽户籍制度,即所谓的户口制度。在原有的制度下,如果农民工迁移到城市地区,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原本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分析人士指出,该制度的改革是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的关键步骤,这将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鼓励城镇化。    “根据一些中国观察家的说法,本次城镇化政策的改革以及户口制度的放宽是1958年以来最大的改革措施。”贸易公司IG 的市场策略顾问Evan Lucas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圳,仍将保持严格的准入机制。同时,(改革)也意味着更多迁移的劳动力和越来越多的工人涌入工厂,争抢工作岗位。”   3)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农民将被赋予“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或担保”的权能。   目前,中国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而农民只享有其土地的劳动权。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改革是重要的,它将帮助城镇化发展和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因为它可以让农民利用自己土地所产生的价值,来投资新的企业以及迁移到城市。研究金融市场调整的主管Uwe...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中國式的服務

我們一家去上海旅遊,親戚推薦我們入住地理位置頗好的高級服務公寓,廚房等設施一應俱全,打開衣櫥還有雨傘。 睡到早上七點,忽然裝修噪音四起,我打電話問總檯,說裝修時間原定九點,但投訴後噪音並未停止,無奈只能早起。眺望窗外上海霧霾中的早晨,我忽見有人在窗外搖晃,原來開始洗窗了,我只好拉起厚窗簾,明亮的房間頓成暗房;走廊上在洗地毯,鋪著皺皺的白布,年邁的父親幾次絆倒;整個樓層連續多日散發嚴重油漆味,詢問前檯,說對面飯店裝修。 我出鼻血向清潔工要一捲衛生紙,清潔工反問「昨天不是給你啦?咱有預算不能多給!用光才給!」想像用光衛生紙時才能提出申請,我不禁失笑,沒想到開價一千多人民幣的房間,連要衛生紙都如此困難!不過我還是驚訝酒店對員工的教育,連清潔工也談預算,只是討論預算問題的對象似乎搞錯了。 我告訴清潔工為了環保不用每天換洗打掃,且掛牌時勿入;但清潔工依然幾次在掛牌時擅自闖入,把重毛巾壓在燙好的衣服上,使衣服被壓的皺巴巴,房內也因隨時可能被侵入而毫無安全感。我後來才了解,清潔工是以清潔房間數量而定收入,而打掃更多房間,能爭取更多小費。 十一月的上海忽冷忽熱,某日房內溫度高達二十八度,開空調時發現屏幕上顯示「檢查」,總檯承認把空調壞的房間借給了我們。半夜兩點我汗流浹背,酒店叫我搬去六樓空調房,一個女子半夜換房何其容易,於是服務員搬來兩個老上海風扇,吹了一夜我得了感冒!我對酒店明知房間空調壞還租給房客而感憤怒,向領導投訴,值班經理許諾,次日領導會回電,卻始終沒消息。 忽然親戚來電說,女銷售去電哭訴要求與我和解,說周末找領導會丟飯碗。房客和酒店之間發生的事情,竟然不直接與客人溝通而打電話給與此事毫無關係之人,難道這不算侵犯客人隱私嗎?女銷售來我房解釋,不直接打我電話是因不知手機號碼。女銷售時而強詞奪理,時而哭泣賣萌精神極不穩定,還振振有辭地說,這正是「中國式的服務」,並且高傲稱「...

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郎咸平- 美国为什么样样便宜

    去过美国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感觉美国的衣食住行都比中国便宜,而他们的收入又比中国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的呢?今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衣    美国的策略就是控制定价权。以耐克为例,一件衣服的出厂价92块,在美国卖200块,中国卖668块,我们是美国的3.4倍,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中国的税比美国高35%,另外还有205%缺乏解释。美国为了做控制定价权,厂商给中国的代工厂下单的时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最后给中国代工厂5%的利润。另外他们有意制造中国代工厂的过剩产能。比如李维斯有1000个订单,中国刚好有两个代工厂,每个代工厂各有500个订单的产能。美国一定是先给第一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这个工厂马上把产能增加到1000。美国同样给第二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第二个代工厂马上也把产能增加到1000,两个代工厂为了做生意就要抢订单,只有降低价格、杀价竞争,搞到最后中国代工厂接近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控制定价的这两个办法,使得中国代工厂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之后非常便宜。     食    美国的策略直接补贴。中国的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比美国贵50%,所以吃粮食的鸡鸭鱼猪等等的,都比我们便宜。美国的直接补贴分两步走,第一步低息贷款,第二就是直接给钱。美国政府透过这两个直接补贴的办法使得美国农产品以及吃农产品的副食品都很便宜。中国也有两个补贴的办法,第一是农机具的补贴,拥有农机具的是商人,不一定是农民,他们帮农民耕地是收费的,对他们进行补贴之后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不大。第二是保护价收购,只要农产品价格跌了以后,政府马上按照保护价格来收购,但是卖到市场也是保护价。所以保护价收购听起来是保护农民的,但实际是全体老百姓买单。    ...

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美國真要顛覆中國嗎

中國大陸軍方最近錄製一部反美國的視頻《較量無聲》,網路流傳後有正反不同評價,後來被當局屏蔽,原因不得而知。影片強調中國正面臨美國威脅,美方在五條路線上努力顛覆和搞垮中國,還點名「黨內高層」、一些自由派媒體和著名學者為西方利益服務,頗有磨刀霍霍意味。看待此事可大可小、可輕可重,從報導內容看,影片很多論點自相矛盾。重要的是,中美關係真的是美國要顛覆中國嗎? 這部強調意識形態鬥爭、號召警惕美國反華陰謀的視頻由國防大學、總政治部保衛部、總參謀部三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關係研究所聯合推出。指美國在蘇聯解體中發揮關鍵作用,美國和西方一直圖謀搞垮中國。中國正面臨美國威脅,在「五條戰線」:政治滲透、文化滲透、思想滲透、組織滲透以及政治干涉和社會滲透,顛覆中國。警告說,中共黨內高層有人變質,為西方利益服務,還指責西方的政治轉基因、憲政、基督教傳播、「南方周末」、茅於軾、賀衛方等。 影片或許讓很多人感不可思議。美中的確存在戰略互疑,信任度低。美國也想中國政治體制改變,實行西方民主制,講自由、人權,政府力量受制約、結束一黨專政等。策略上也運用疆獨、藏獨和台獨及一些團體牽制中國。這些背景有些屬實。但不能把所有作為和事件,都套上「陰謀論」外衣,假借美國和西方顛覆陰謀,遂行一黨之私,抗拒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有利的改革。黨和國、政府和人民、國家都是不同概念,不能混淆。而拿顛覆說和陰謀論搪塞,充滿被迫害妄想症論調,多少有愚民心態,在網路發達、民眾出國頻繁的今天,這些說法無說服力,可能招致反效果。 美國干預中國內政確有很多實例,但指摘美國在政治、文化、思想或組織各方面滲透中國,未免太沒有自信。當前地球村中,互相影響、和平演變,譬如民主、自由、人權和還政於民、人民至上等普世價值,在美國校園、媒體、電影電視、書籍中無所不在;美國消費文化如好萊塢影視、星巴克、迪士尼等文化進入中國,中國每年數十萬留學生出...

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西部爭霸 重慶PK成都

重慶與成都距離多遠?那得看你是從哪個角度切入。 從重慶搭動車到成都,地理距離315公里,車程二小時,不遠。但在爭取中國西部大開發領頭地位的賽程中,山城重慶還有一段上坡路要追趕。 1997年重慶脫離四川成為直轄市,與相距不遠、以四川為腹地的省會城市成都,就無可避免地產生競爭關係。面對中央政府把目光移向大西部,二者都想扮演西部經濟發展的龍頭角色。 重慶期望依靠2011年11月開通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吸納附近省市的貨運需求,成為西部物流中心。成都也不甘示弱,今年4月開通直達波蘭的「蓉歐快鐵」,將大陸與歐洲之間的物流時間縮短至12天。 相比於自古就是「天府之國」的成都,重慶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商業環境仍需要加強。一名在重慶落戶近20年的台商就不諱言,成都商業氛圍較濃厚,現階段商機也比重慶多。 重慶一名公務員坦言,一直是四川核心的成都在招商方面做得比較到位,會配合投資企業的需求量身打造;重慶因為開始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執行招商業務的人員不見得能夠完全落實上層的承諾。 多年前重慶以優惠條件吸引美國惠普公司進駐,成功發揮群聚效應,成為全球筆電重要生產基地,台灣的鴻海、英業達、廣達、宏碁等生產商都在重慶落戶。 但在薄熙來因案下台後,其任內宣示的許多優惠政策隨之告終,對台灣科技業者的吸引力因此減弱。台灣電電公會一名幹部被問到成都與重慶的競爭時提到,重慶先前提出的許多優惠都沒有了,因為「繼任者沒有必要延續薄熙來的政策,幫他做成績」。 身為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憑藉中央政府的支持及自身的積極努力,經濟發展仍具潛力,只是還需要時間。正如一名台商所言,「重慶正起步,從長遠看,機會比較多...

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

四名中國大媽 飛機上毆老外

中國大媽除了會搶黃金,還會打群架。四日晚間一架從西雙版納飛往昆明的航班上,四名中國大媽與一對外籍夫婦因行李架使用問題互毆,導致航班誤點,最後中國大媽賠償人民幣三百元了事。 新華網報導,網友Caloriem在發微博爆料稱,十一月四日日夜間廿一時五十五分,從西雙版納飛往昆明的PN6216班次航班上,有四名中年女子與一對外籍夫婦,在飛機起飛前鬥毆,導致航班延誤。 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證實此事,並表示互毆雙方為東北旅行團團友,引發雙方互毆的導火線是爭用機艙內行李架。 蒙姓目擊者指出,飛機起飛前十多分鐘,聽到激烈爭執聲音,一名中年女子突然拿起裝有水的水杯,砸向後方一名穿著旗袍的女子,被扔水杯的女子衝過來扯住對方的頭髮,與扔水杯女子同行的另三名中年女子立即站起來幫忙。一位金髮男子看到穿旗袍女子被打,連忙上前勸架,雙方就這樣打起來了。 蒙先生表示,在雙方撕扯過程中,金髮男子還被中年女子拉著頭髮往拽,拖行幾步,空服人員立即趕來勸架阻攔。穿旗袍女子則情緒激動,要金髮男子對著她被水杯砸到的左臉拍照,「要留下證據,還要空服人員報警」。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金髮男子是外國人,與穿旗袍女子是夫婦關係,打架雙方同為一個旅行團的團友,且早有嫌隙。 機上互毆事件當天中午,旅行團在西雙版納一家飯館吃飯,金髮男子因飯菜不合口味,與妻子去超市買牛奶,耽誤上車時間,導致其他同團旅客心生不滿。這四名中國大媽等得不耐煩,抱怨外籍夫婦的遲到行為,雙方吵了起來。最後,在其他團友勸解下,雙方停止爭吵。 報導稱,經機場公安調解,衝突雙方達成賠償一致意見,四名中國大媽賠償外籍夫婦人民幣三百元了事。航空公司對此互毆事件不願發表評論,但希望旅客能文明乘機,愉悅出...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