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抱得美人歸 新郎抱得太沉重

娶一個媳婦花多少錢?男方給女方的彩禮成為婚慶支出大頭,動輒數萬、甚至上百萬的彩禮成為新郎官們“甜蜜的負擔”。 新京報調查50對新人,四成認為結婚壓力過大,已是人生中“不能承受之重”。據新京報對來自北京、河南、上海、廣西、浙江、福建等地50對剛結婚的新郎及其親屬調查,在收到的46份有效問卷數據中顯示,89.1%的人在新婚時均為女方送了彩禮,未送彩禮的只占一成。
彩禮禮金數額反差巨大,低的有送6000元的,高的則達數十萬甚至二百萬。46.3%的受訪者所付彩禮為5萬元(含5萬元)以下,5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占31.7%,20萬元以上的占9.8%。
有些男方家屬為給女方送一份適合心意的彩禮甚至借債。在北京天通苑居住的韓先生稱,他與妻子結婚時,家裡已經借債,為付婚房的首付款,家裡花了100多萬,並向親友借了20萬,向女方送彩禮時,又借了6萬給女方。但韓先生的妻子曾女士稱,雖然拿到了6萬彩禮錢,但很快回饋給男方,“加上房子裝修,購買家具電器等,以及買車,家裡反而又倒貼了17萬元。”
還有的新郎因為彩禮過少,險些被退婚。在河南鄭州工作的張宇家在許昌農村,與妻子結婚時,按照地方風俗,兩家商定送女方1萬1元錢作為禮金。“萬裡挑一嘛,這在農村已經是最少的了。”張宇稱,因為禮金問題,他們一家曾與女方家庭多次交涉,“女方一開口就是6萬,我家裡窮,哪拿得出來……”。
張宇家的“小氣”惹得丈母娘很不高興,“要不是我和妻子感情深,這婚因為彩禮過少,說不定就結不成了。”
女方收彩禮 七成用於陪嫁
調查中,78%的受訪者認為男方必須給女方彩禮錢。湖北武漢做媒體工作的何先生稱,送彩禮錢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傳統,不給完全說不過去。江蘇徐州的李先生稱,送彩禮也可省去很多麻煩,“如果萬一沒有送彩禮導致女方家庭不開心,那麼對誰都不是好事。”
收到彩禮後,女方怎麼花?數據顯示,75.7%的人會作為陪嫁,成為組建新家庭的共同財產。19.5%的人會將彩禮留給父母,例如,浙江紹興的蔡女士就將8萬元彩禮交予父母管理,“父母說暫時幫我保管這8萬元彩禮,萬一發生意外,比如離婚了,我還有一筆錢來應急。”
結婚成本高 超四成有壓力
調查中,除了彩禮開銷外,數十位新人表示“結婚結不起,經濟壓力較大。”數據顯示,43.5%的受訪者認為結婚的經濟壓力過高。
江蘇常州的王先生經歷一場婚禮後切身感受到承受的經濟壓力,他表示,刨去彩禮不說,其他結婚花銷巨大,婚宴10萬,婚慶8萬6,雜費6萬,一共近25萬,這部分錢是他和妻子倆人的積蓄湊的。
新人彩禮之外的結婚花費統計顯示,加上婚宴、婚慶、禮品等開銷,消費數額多在5萬以上,最高的甚至超過百萬。
借錢送彩禮少一分不行
【故事1】
陳樹同是江西人,女方是山東人。10月2日,陳樹同大婚,但彩禮問題,一直讓他覺得很困擾。
在男女兩方商量著結婚的時候,問題來了。“女方說按照他們那兒的規矩,男方要給9萬9(彩禮)。”
陳樹同覺得有點多。“如果我有這麼多錢,就給他們了,但是我把錢都花在買房上了。”
陳樹同在廣州月薪一萬多,2010年,陳樹同買房,付了20多萬首付,去年裝修,又花去十幾萬。
陳樹同和女方家裡商量,降低彩禮數額。得到的答覆是,“最低6萬9,少一分不行,他們說在山東都給2、30萬。”
為了不把關係鬧僵,陳樹同又借了4萬塊錢,給女方送了彩禮。
  兒子結回婚父母一身債
【故事2】
至今,張偉還覺得欠父母的。為了給他辦婚禮,他父母欠下20萬元債務。
張偉說,結婚這事,都是按照女方的要求辦的。張偉和妻子都是鄭州人,今年9月,兩人結婚。他說,婚宴規格在當地算中等,“幾萬塊,家裡也拿得出,關鍵是女方要求必須買房。”
除了買房,女方還要求5萬塊錢的彩禮和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
張偉父母從親朋好友那兒借了15萬,“家裡還有點錢,在城中心買了一套房。”之後,又借了5萬塊錢,把房子簡單裝修。“這都是女方結婚之前提出的條件。”加上送彩禮辦婚宴,張偉結完婚共花去家裡41萬。
  三天定下婚送錢888888
【故事3】
在莆田有這樣說法:莆田婚嫁聘金的額度以秀嶼區的笏石鎮為界線,笏石鎮以西以北的平原和山區,聘金較便宜,少則幾萬元,多則1、20萬元;而笏石鎮以東以南的沿海地區,價格都在10幾、20萬元,而在忠門、東埔、東莊等鄉鎮聘金甚至超過了百萬元。
去年在莆田沿海某村,一戶陳姓人家嫁女兒,男方願出100萬元聘金。不過,由於當地前聘金最高紀錄是30萬元,出於怕被鄉親責怪,最後女方父母只收取了50萬元聘金。
今年春節期間,一名在外地做生意的富商,其20歲的兒子,僅用3天時間,便相親認定了一名19歲的女孩。男方迅速展開談判,定下訂婚時間,並給對方送上88萬8888元的聘金。
莆田沿海,女孩越年輕聘金越高,一般都是過年過節回來集中相親,如果幾家同時看上某家年輕漂亮女兒,那就比誰給的聘金高了。
  生於80後婚禮不拼爹
【故事4】
今年中秋節,王先生和姚小姐在杭州舉辦了婚禮。相比於其他80後夫妻的婚禮由父母操辦,王先生和姚小姐的婚禮則全部由自己操辦,沒有動用雙方父母的資金。
姚小姐稱,夫妻倆置辦婚禮共花費近25萬,其中包括婚宴10萬元、婚慶8.6萬元以及其他雜費6萬元,這筆錢的來源則是夫妻倆這幾年的工作積蓄。
對於彩禮金額問題,姚小姐稱,結婚前,丈夫未送給她任何彩禮。“我們家比較開明,畢竟結婚後就是一家人了,有沒有彩禮都不重要。”
而對於婚禮的25萬元開銷,姚小姐表示,一次拿出那麼多錢的確有一定的壓力,但還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之內。“畢竟工作幾年了,能夠用自己的錢操辦婚禮就不要給父母增添負擔。”
彩禮源於封建陋習「賣女兒」”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高巍指出,周朝開始,男方娶親時送的吉祥物是大雁,寓意夫妻恩愛,相互遵守誓言。唐宋以來,男方向女方送現金作為彩禮的較為普遍,具體數額據家庭情況而定。
高巍說,封建社會有個觀念問題,認為將女兒辛苦養大,卻成了別人家的人。女方到男方家,相當於多了一個勞動力。這需要男方支付女方家屬一定數額的費用,其實如同“賣女兒”。宋代以後,“賣女兒”現象越來越普遍。當下婚禮中,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彩禮”錢,其實起源於“賣女兒”,這是封建陋俗,不值得提倡。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重庆出发探寻渝新欧国际铁路走势 古老"丝路"的新商机

image
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探寻古老“丝路”的全新商机。昨日,“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媒体和重庆媒体的30多人组成的联合采访车队,将在未来45天时间里,驾车行驶1.5万公里,从中国直到德国。
即日起,本报推出“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专栏。带您随本报记者一道,见证穿越欧亚大陆的壮举,寻找铁路沿线各国与重庆乃至全中国之间的新商机。
交流与互动,贯穿人类全部历史。
2200年前,大汉文明使者张骞和他的驼队,满载着丝绸、陶瓷,开始了第一次西域之旅,由此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丝绸之路。
在社会化大生产全球配置资源、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之际,一群“现代张骞”再度扛起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大旗,沿着新的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线,从重庆一路向西,撒播友好,寻找全新商机。
昨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与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正式启程。记者们将横跨6个国家,向世界展示开放重庆的蓬勃生机。
新丝路
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
5月中旬,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把出访的首站选在了瑞士、德国等欧亚四国。
欧盟知名智库——欧洲之友的学者沙达·伊斯拉姆认为,此举表明欧洲之于中国的重要地位。
奠定其重要性的基石,是中欧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2004年,欧盟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一直持续至今。2012年7月,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盟商会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4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作其全球排名前三的投资目的地之一;63%的受访企业计划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3/4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雇佣更多中国员工……
事实上,中欧的频繁交往已持续了200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的开辟。
借助这条国际大通道,欧洲贵族用上了中国的丝绸和陶瓷,欧洲的文明进程,也因为中国的铁器、金器、银器、造纸术和印刷术,而得以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因此吃上了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石榴等食品。
历史证明,开放才能成就大国伟业,闭关锁国只能落后挨打。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兴,即复原曾经的兴旺发达。而在历史上,成就中国盛世的重要动力之一,便是开放。
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沙达·伊斯拉姆认为,欧洲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中国实现“中国梦”。虽然渝新欧国际铁路并不完全和丝绸之路重合,但从其象征意义上讲,从其促进中欧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上讲,它就是一条新丝路。
重庆转身
建设内陆开放桥头堡
实现“中国梦”,对致力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而言,更显迫切。
重庆1891年开埠,成为商贾云集的中国西部重镇。此后历经抗战工业内迁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三线建设,重庆工业基础扎实,外贸基础条件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在全球产业转移大潮中,依靠承接加工贸易相继崛起。
不靠海,国际贸易物流成本高,作为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重庆如何扩大开放?
2007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314”总体部署,要求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此后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重庆“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将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然而,一个内陆城市要建设开放高地,必须要有比沿海更便捷的交通。
目前,中国沿海城市与欧洲的物流通道,主要在东部出海,经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地中海—鹿特丹港。这一通道运线长、耗时久,大致需要45天。
摊开世界地图一目了然,重庆距离欧洲的直线距离更短。如果能开通一条重庆到欧洲的铁路,重庆比中国沿海的物流成本更低。
重庆的设想是:能不能一路向西?
如果通过兰州经乌鲁木齐,将我国的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铁路干线相连接,重庆与欧洲的距离将大大缩短。
于是,中国开始与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部门商谈,先后召开了数十次国际会议。
随后,中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海关署、边界建设署、哈萨克斯坦海关共同签订了欧亚大陆桥便捷通关的备忘录和协议,“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型。该通道采用“五定”班列方式,在运费相当的情况下,全程运行时间比海运节约24天。
自此,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构建起的中欧商贸往来新丝路,让重庆实现“转身”,一跃成为中国内陆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媒体视角
发现渝新欧新商机
如今,渝新欧国际铁路已常态化运行。产自重庆的笔电等工业产品,正沿着这条新丝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和欧洲各国;产自欧洲的机电产品、农产品,也经由这条铁路运抵重庆,再由重庆分拨到中国华南、华东地区。
渝新欧,正在深刻改写东西方物流格局。
但是,这条国际铁路独创的全程卫星定位监控等新技术、多国铁路合资搭建服务平台等新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方便快捷,并不为太多人知晓。
例如,铁路货物如何编组、如何分拨,如何一票通关,读者至今还没有直观的体验;沿线各国有何物产,能与重庆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华南、华东地区形成怎样的经贸互补、提供哪些商机,至今还没有人作过深入的调研。
为让这条大通道更好地服务于世界经济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和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了这次媒体特别行动。
在未来的的45天里,“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特别媒体行动”车队,将沿渝新欧铁路,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进行采访报道。这既是一次重大的国际形象公关活动,也是向沿途各国展示“中国制造”、“重庆制造”的难得契机。
除此之外,9月中下旬,重庆还将开展“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文化行”活动。届时,将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中国国家精品剧目演出、美丽中国·巴渝风情图片展、重庆电视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文化交流活动。
四问“穿越新丝路”
本报记者吴刚
用什么车穿越?
“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特别媒体行动”车队由9辆车组成,其中8辆为长安睿骋轿车。
长安为本次活动捐助的睿骋轿车,为自主品牌中级车,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市场售价在17万元左右。
如此长距离跋涉,这款车能否经受考验?
“睿骋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和底盘系统,全部由世界500强提供,该车已经通过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福特帕斯卡40万公里的试验。1万多公里的‘渝新欧’里程,对睿骋根本不是问题。”长安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黄忠强说。
没有信号如何打电话?
媒体在这次活动中的任务,是将沿途所见所闻及时发回国内,让全国读者、观众一起分享。路途中,车队要行经一些荒漠地区,甚至没有通讯信号。记者们如何打电话,如何发稿件?
本次活动赞助商之一,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将为媒体车队提供通信技术支持,包括综合运用2G、3G、WLAN、乃至4G技术,实现采访沿线的立体覆盖与无缝覆盖,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稿件的远程传输。同时,中国移动还为媒体远征车队提供海事卫星电话,为车队提供通讯保障。
另外,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公司副总经理戴先建透露,“渝新欧”列车安装的电子锁监控设备,也是来自中国移动。
人身财产安全如何保障?
本次活动共有31人参加,车辆加上随行的摄影摄像器材,价值逾千万元,人身和财产安全如何保障?
中国平安也是本次活动赞助商之一。中国平安将为随行车辆提供全程车辆保险保障,包括车身险、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不计免赔险等。
此外,平安保险还将为本次活动提供救援支持。据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隗晓牧透露,中国平安将联合全球性救援公司——欧乐旅行援助公司,为每一位队员提供包括境内意外伤害、境内意外医疗、境外旅游意外伤害、境外旅游附加意外医疗、境外旅游附加紧急医疗救援等多种保险服务。
您怎么看?
本次行动,媒体还有一个重要使命,是为重庆企业寻找商机。对此,重庆企业有什么期望?
重庆最大民企之一——龙湖地产副总经理王兴伟说,渝新欧的出现,标志着身处内地的重庆,站在了桥头堡的重要位置。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意味着重庆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商机,为此龙湖赞助了这次活动,这也是龙湖尽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
王兴伟表示,本次媒体行活动,一定会给重庆企业带回新的商业信息。重庆企业可据此分析,寻找沿线国家与重庆经济的互补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
读者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期望,也请@重庆日报官方微博,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寄语
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
当好中波经贸交流的使者
过去20年间,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而波兰是经济发展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例如,波兰与重庆都致力于发展IT产业;波兰在制造小型直升机上经验丰富,重庆也在发展相关产业,双方可以就此展开合作;清洁能源方面,波兰与重庆面临相同的挑战,如何发展太阳能、风能,提高环保水平,值得共同探讨……
波兰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渝新欧铁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也是渝新欧沿线最高效的货物集散地,中国在波兰投资建厂生产的商品,可以免关税进入欧盟其他国家。同时,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渝新欧铁路的运营,为实现中波两国经济资源互补提供了条件。希望参加这次行动的记者朋友,能利用大量接触波兰的机会,为促进中波关系多做工作,当好两国经贸交流的使者。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安介儒:
将德国对中国西部的关注带回来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德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如今,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占了欧洲对中国出口总量的一半。
德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汽车、机械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如果把这些产品的加工放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产品需求量巨大的中国,不仅德国企业能扩大生产规模,中国消费者也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德国科技。
过去,从德国到中国,只能从汉堡港走海运,全程耗时38天左右,而现在改走渝新欧铁路能比海运大约缩短一半时间。基于这一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西部,再通过渝新欧铁路从欧洲进口零部件到中国组装加工。
希望中国的记者朋友,此行能接触一些德国企业,把他们对中国西部的关注带回中国。
名词解释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起于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
感知中国
“感知中国”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著名品牌,由国务院新闻办于1999年创办,以论坛、展览、文艺演出、电影展演、电视周等文化活动为载体,已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活动,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重要平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cm8_D_zGs&list=PL8Xtzx8g7B3qT4cDH7LF0sjt9gAq6Qdbb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7576.htm

中國式「候鳥養老」


【新華社】

沿著形似雄雞的中國版圖「雞頭」到「雞腳」畫一條線,直線距離超過4000公里。每年的10月中下旬,「雞頭」的黑龍江已經開始進入初冬,而「雞腳」的海南還是烈日炎炎。


此時也是東北地區的老人們組團開赴海南的時候。肇始於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這項遷徙,如今預計可以達到數十萬人的規模,他們被稱作「候鳥老人」,大多數人會在來年的4、5月份返回東北。


根據黑龍江哈爾濱市老年基金會的一項調研顯示,東北老年人在三亞的規模佔到整個外地老年人的80%以上,估計人數有88萬,而哈爾濱市的老人能佔到其中的70%。


雖然從哈爾濱到三亞的飛機最快也要4個半小時,到海口的火車更是要穿越東三省經京九鐵路橫跨瓊州海峽蹣跚65個小時,但時空上的限制顯然無法阻擋「候鳥們」逃離嚴寒奔向溫暖的熱情。


王鵬是哈爾濱到海南海口火車班組的列車長。據他介紹,「十一」長假之後,車上的老人開始多起來,尤其是軟臥席次,70%是65歲以上老人。


哈爾濱居民張鳳梅今年74歲了,身為一名退休醫生的她一直比較注意養生。8003年,兒子到三亞旅遊偶然發現南國的溫暖舒適與北國冰封完全不一樣,於是動員張大媽到海南「貓冬」。


中國提倡「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國家養老體系標準。業內人士表示,「候鳥式」養老是一種有益的補充模式。隨著老齡化的日漸逼近,老人們的這種生活方式有助於形成積極主動的養老觀念。


來自黑龍江伊春的陳玉霞老人和老伴兒今年是第一次去海南過冬,但此前他們就已經多次在冬天到南方旅遊了,今年因為擔心老伴兒的腦血栓病情受不了東北的嚴寒,所以下決心到海口租房。


東北老人異地養老規模的逐漸擴大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哈爾濱市老年基金會還在海南省三亞市設立了辦事處,幫助老人解決房屋、醫療、家政和往返火車飛機訂票等問題。


但有關人士表示,「候鳥式」養老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哈爾濱市老齡辦主任胡玉傑告訴記者,據他觀察,在「候鳥養老」人群中高級知識分子、退休機關幹部和企業領導比較多,這些人的消費水準比較高,有足夠的退休金支持他們的住宿、餐飲和交通方面的剛性支出。


而其他諸如遠離家鄉和親人、異地養老服務滯後等問題也是值得候鳥族仔細考慮的。老人們一直關心的醫療問題今年已經有了改善,享受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醫保的老人今年可在海南省三亞市10家定點藥店實現異地刷卡購藥,但對於需要大病醫療以及缺少合作醫保的人來說,仍然需要走黑龍江的醫療通道。


問題和困難沒有阻擋三亞「候鳥老人」人數的增長,外來流動人口的增加也推動了生活成本的提高。張鳳梅大媽比較幸運,當年為了方便而購置的房產已經增值數十倍。


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淑梅說,三亞仍處在不斷開發的階段,當地政府比較歡迎「候鳥老人」,養老服務業不僅帶來了無限商機,也給三亞和哈爾濱兩地都提供了探索養老模式的機會。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全球近3000萬人淪為奴隸

慈善組織「走向自由基金會」今日公布「全球奴隸現象」報告。報告指出,全世界有將近3000萬人淪為奴隸,很多男性、女性、小孩遭幫派走私販賣,淪為性工具或做無需技能的勞力工作。西非茅利塔尼亞是奴隸現象最嚴重的國家,再來是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
「全球奴隸現象」列出162個國家並且依現象嚴重程度、奴隸人數、政府遏止政策排名。報告定義現代各種奴役迫害他人的行為,包括強迫勞動、人口販賣、強迫婚姻、徵募與使用童兵。
報告指出,全球奴隸人口有2980萬人,而僅10個國家的奴隸人口就占總數76%,10國名單如下: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奈及利亞、衣索匹亞、俄國、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緬甸、孟加拉。
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的奴隸現象最嚴重,奴隸占全國人口比例為全球最高,而且很多人的奴隸身分都是代代相傳。這個國家總人口只有380萬人,奴隸占14萬到16萬人。該基金會彙整各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報告與估計數據,做成這份報告。
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名列第二,每10位兒童就有一位淪為童工受到剝削。巴基斯坦列第三,被強迫奴役的人數超過180萬人。再來是印度,童工與強迫婚姻是常見現象。
澳洲礦業大亨佛瑞斯特去年創立此基金會,政界知名人物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喜萊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都對這份報告表示肯定。
喜萊莉透過聲明指出,雖然報告未臻完善,但是是一個起點。喜萊莉說,「我呼籲全球領袖重視這份報告並做為行動依據,持續致力於打擊奴隸的工作任務」。

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逆向的中國式孝道

那天看到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女生,身高大概162公分,個子長得比她的奶奶還高出一個頭,卻讓瘦弱的老奶奶幫她背書包,小女生則跟在奶奶後面 邊走邊把玩手機,這一幕,讓走在其後的我很驚訝,甚至連女兒都覺得不可思議,且自從那天之後,我們仍時常看到那對祖孫相同的一幕,不斷重複上演。
每天到學校接女兒放學時,看到其他家長一見到孩子,總是立馬接過小孩的書包,往自己身上一背。雖然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見微知著,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大陸一般的家庭教育方式。
前 陣子我上天橋時,前面是一位爬得很慢的老太太,因為她手上抱著一個一歲多的嬰兒,有些氣喘吁吁,後來我才發現她的女兒(或是媳婦),也就是嬰兒的媽媽,在 天橋上面等著,表情有些不耐,我頓時被震到了,那個外表看起來健壯如牛的年輕媽媽,竟眼睜睜地看著老太太抱著她的胖兒子爬樓梯,寧可站著乾等也不願意伸出 手接過她兒子!
80後的年輕夫妻是一胎化的產物,因此從小集寵愛於一身,嬌慣成人後,即使為人父母,仍不改其一身嬌氣,而從苦日子一路走來的爺爺奶奶們,依舊是無怨無悔,繼續伺候孫子。
隔代教養難免過於溺愛,因此,我在學校門口常看到孫子對著他的爺爺大吼大叫,看在我這個外人眼裡,都忍不住想教育一下那樣的孩子,但我似乎沒有立場可以代為管教,如果家長沒教育好他們孩子,最終仍得自己承受後果。
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會把自己的所有給子女,希望小孩可以生活無虞,但給了豐厚的物質資源,卻沒教他們感恩,甚至還要父母包辦教養他們的下一代,從苦日子走過來的第一代,辛苦拉拔出不知感恩的第二代,而被過度溺愛的第三代,似乎更難理解感恩或孝順為何物了!
在 大陸生活這些年,我漸漸發現當代中國式孝道是逆向發展的,是父母孝順子女,是祖父輩順從孫子輩,這現象的普遍程度,已把我這類具備傳統孝道思維的人,歸類 為少數族類。在口號標語林立的中國大陸,我卻很少看到在弘揚孝道精神的標語,但並不表示這個社會已經發展到毋須這些標語口號,而是尚未察覺孝道的重要性, 以及缺乏孝道的社會有何缺憾。

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

霾霾害6億人 將設空汙監測網 - 陸人才投奔美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副所長徐東群近日指出,今年中國將持續出現大規模霧霾天氣,汙染範圍涵蓋中國四分之一國土,影響人口高達6億,受到中國民眾高度關注。北京當局將於五年內建立空汙監測網,作為制定預防和保障民眾健康措施的依據。

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日前舉行「空氣汙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培訓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山東等疾控中心共70多人與會,徐東群在會上作上述表示。

報導稱,針對霧霾及其對民眾健康的影響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在三至五年之內,建立覆蓋全中國的空氣汙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路,掌握空氣汙染暴露水準及民眾健康影響變化趨勢,作為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提供依據。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今年已開展的空氣汙染(霧霾)特徵汙染物及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掌握不同地區PM2.5(細懸浮顆粒)汙染特徵及成分差異,瞭解不同地區空氣汙染健康影響狀況。

好待遇不敵 霧霾 陸人才投奔美 

大陸提出千人計畫向全世界優秀科學家招手,儘管所提研究經費與設備充裕,然也面臨職位薪資等待遇不若海外原工作單位,以及住房與子女教育難解決等「硬障礙」,現更更多了空氣汙染等「軟門檻」,一名原擬投效中國科學院的海外人才,因北京霧霾決定改去美國。


中國頂尖科研人才流失嚴重,中國青年報報導,儘管現大陸留學人員回流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獲得博士學位又具備研究經驗的高層次人才回流率、仍處較低水準,特別是科學和工程領域人才的海外滯留率高達八成七。
受惠「百人計畫」回大陸服務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員王秀傑指出,十年前大陸科研經費、條件確實與國外有較大差距,但近年來因科研投入成長幅度大,科研經費支援、儀器設備等硬體條件,已和國外一些中等水準的科研機構不相上下。
但好硬體不代表能吸引優秀人才,王秀傑表示,想回大陸工作的人才不少,然限制因素頗多,像欠缺特別好的研究成果,在大陸能獲得的職位、待遇與預期有一定的差距,還有一些人是擔心小孩不適應中文教育等家庭原因而放棄回大陸。
房價高也是原因之一,王秀傑指出,住房壓力是很多人考慮的一個因素,像大陸科研做得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僅個別大學有提供住房條件,而像生活環境、食品安全等也是考量因素,「我們原想引進的一位優秀留學人員,就因為北京霧霾最後選擇留在美國」。

此外,科研管理體制也有改進之處。王秀傑表示,計畫申請、彙報、審計等環節比較繁瑣,新回來的科研人員會很不適應,且科研經費支出大部分用在購置儀器設備與試劑,人事費用支出比例低,而這些情況正好與國外相反。
王秀傑指出,待遇低難吸引優秀人才進行高品質研究,科研設備採購則讓國外製造商受益;她表示,同樣是博士後學經歷,國外的薪資待遇是大陸的四到五倍,且許多前瞻性研究是由有經驗的博士後學人進行,但大陸是無經驗者在做,讓大陸失去很多國際競爭領先機會。

陸房市M型化 小城市恐現鬼城

大陸房市持續火紅,傳統旺季的「金九」成定局,「銀十」的開局也很火爆,不少大城市呈現價量齊揚格局。不過,日前在一場房地產論壇中,多位業者和專家點出大陸房市的M型趨勢,1、2線城市房價5年內還會漲,但3、4線城市將現鬼城,呼籲購屋族要謹慎出手。
《深圳特區報》報導,「2013全球華商地產論壇」6日在成都舉行,產官學齊聚,探討大陸房產後市議題,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大陸房市「好的愈好、差的愈差」的M型趨勢確立。
抑制投機政策不改
大陸上半年1線城市房價均大幅飆升,官方調控失靈的質疑聲四起外,也導致地產商重新審視市場。論壇中,不少房產公司公開宣布,徹底放棄3、4線城市,重新回歸1、2線城市獵地。
綠地集團總經理孫志文表示,今年以來,該公司拿出800億元人民幣買地,全數投入1、2線城市,3、4線城市則不予考慮。
上海財經大學不動產研究所所長王洪衛也說,目前房地產市場分化愈來愈明顯,愈來愈多的人向1、2線城市集中。
王洪衛舉例,北京市常住人口達2000萬,每戶平均擁有房屋不到0.8間,而且人口還在繼續湧入。
他據此判斷,1、2線城市房價5年內還會續漲,即使限購,還是會有剛需(自住型需求)湧現推波房價。
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總體發展趨勢,高策機構董事長陶紅兵指出,1線中心城市沒風險,2、3線城市局部有風險,4線城市普遍風險很大。
另對大陸官方後續房市調控的預期,官方智庫表示,後續仍會朝抑制投機需求的方向走,不會有所鬆動。
或加大扶持首次購房
大陸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往後,無論是稅收、金融調控,還是行政調控,都不會鼓勵投資型需求;不過,官方可能會對1、2線城市首次購房的剛需加大扶持力度,以化解「買不起」的民怨。
至於外傳18屆3中全會後,行政限購手段將退出市場,秦虹認為,取消限購必須要有如房產稅等替代政策,否則很難鬆動。

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橫琴不讓滬專美 獲列準自貿區 -- 主打7大服務產業

image
不讓上海自貿區專美於前,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獲大陸國務院批覆成為首個「準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牛敬強調,有別於上海自貿區以金融改革開放重頭戲,橫琴將在產業開放更豐富,主打7大高端服務產業,為粵港澳區域合作搭建平台,最快今年底即可封關運作。
特區中的特區
據《阿思達克》財經新聞報導,廣東省正積極籌畫集橫琴新區、南沙、前海於一體的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區。其中,橫琴在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區中,定位為改革開放先行區的角色,將主打商務服務、金融服務、休閒旅遊、文化創意、中醫保健科技研發和高新技術等7大高端服務業。牛敬指出,橫琴獲批「準自貿區」,意即是「特區中的特區」。
據國際在線報導,橫琴新區發展7大高端服務業,全島率先實施「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分線管理模式,正是一項「準自貿區」的政策方向設計。
在金融方面,橫琴新區內金融機構可開辦外幣離岸業務,區內企業可以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可以籌建或引進信託機構,發行多幣種的產業投資基金,可以開展多幣種的土地信託基金試點。
橫琴新區還被列為資本項下可兌換的先行實驗區。目前,中國銀聯標準多幣種卡在橫琴首發,持卡的大陸居民可在港澳地區及境外直接使用港幣、澳門幣、美元等外幣帳戶結算。
交通建設趕工
牛敬指出,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過渡期設施建設,預計2014年6月底完工。包括對澳立體交通網絡,將與珠澳輕軌無縫對接;港珠澳大橋延長線已動工建設;另外,橫琴大橋二線通道專案出入島綜合樓、環島電子監控和電子聯網專案等,預計年底前建成,即可封關運作。
牛敬稱,橫琴將借鑑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在基礎上更創新。初步比較,橫琴與上海自貿區吻合度達8成。「相仿處在於都涉及監管方式、金融創新、政策優惠的內容」,但他強調,上海自貿區在金融創新方面比橫琴更開放,內容更多;但橫琴主打7大高端服務業,產業門類更豐富。

中國畸形造鎮的問題

image
中國大陸為了完成自身經濟與社會轉型,近年來努力推行城鎮化建設,但落實到了地方上卻因為缺乏正確的認識,反而使得政府與開發商聯手炒作城鎮化概念,不僅引發出種種亂象,也讓地方陷入熱中造大城、三四線城市泡沫激增、盲目建設帶來的債務黑洞等問題。
經濟參考網報導,城鎮化在過去30多年的為促進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功不可沒。如今在習李上任後,它又進入「進階版」,除了是全球人口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還背負著讓部分農民真正變為市民、帶動大陸經濟進一步升級的重要使命。
特別是當前大陸大城市的經濟規模明顯低於世界水準,導致了像上海、北京這樣全大陸最大的城市,所產出的國民財富比重遠遠低於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準,像東京的GDP占日本全國的18.6%,而北京的GDP僅占大陸的2.5%。
重物輕人舊思維
然而,相對於大陸中央強調新型城鎮化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不少地方政府仍舊陷入「重物輕人」的舊思維。一些專家認為,大陸的城市規劃缺乏想像力和品味,動輒想成為「東方小巴黎」、「中國威尼斯」,沒有一點自己的特色。
此外,很多地方借著城鎮化的名義「圈地造城」,急於求成地改變城市面貌,結果演變成單純的爭專案、上工程,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也大舉湧入中小城市占地,由此造成的地方債務風險和中小城市房地產泡沫問題令人擔憂。
例如,大陸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近期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規劃建設55個新城新區,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144個地級城市規劃建設200個新城新區,平均每個地級市1.5個。
報導稱,根據大陸學者調研發現,當前的城市規劃發展中有大問題突出。一是定位過高。大型城市規劃建設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提出建設國際化城市,大區域中心城市;一些中型城市也提出建設省內中心城市,或者區域金融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
二是速度過快。一些城市體量不大,希望借新型城鎮化的大好機遇實現「後發趕超」,卻沒考慮自身的現實情況。像是貴州省一個縣級市,在建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就達到1,000萬平方公尺,可以提供超過10萬套住房,而目前市區總人口才30萬出頭,消化現有住房的週期就超過15年。
房地產泡沫越造越大
三是用力過猛。廣東省某縣級市,自然風光優美,出於整體規劃的考慮,上級政府規劃部門一直將其規劃為生態屏障,其中大部分劃為生態用地,限制工業開發。然而,該市近期卻提出,「不能有了生態沒了經濟」,希望將上級規劃部門核准的旅遊度假開發區容積率提高3倍。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是,大陸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在開發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一些大型房產商開始轉戰三四線城市。在雄厚資金實力的支撐下,一些三四線城市以高檔住宅社區、城市綜合體為代表的新城新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展開。
然而,這種靠「低地價、造人氣、造新城」的城鎮化冒進,帶來的一大隱患就是房地產市場過剩,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泡沫越造越大。對此,廣東省建築設計院原院長何錦超認為,用行政代替市場,可能造成很大的投資風險和資源浪費,也扭曲了城鎮化發展的方向。

北京的難題獨一無二

北京因為堵車而榮登「首堵」寶座,又因為毒霧再榮獲「首毒」桂冠。奇怪的是,正是在北京開始深陷車災、霧災的這幾年,北京的私家車繼續暴增,北京的房價持續瘋漲。
不宜居卻湧入人潮
據最新的估算,儘管實行了嚴格的指標政策控制,到今年年底北京機動車總量仍將達到544萬輛,正以衝刺的速度逼近600萬輛的「紅線」。北京房地產逆勢衝刺的速度更快,今年前8個月,新建住宅總成交額已經達到了1620億元,突破了歷史最高的2009年,同比上漲9.4%,預計全年成交額達到2700億元,也將突破歷史紀錄。
「中國經濟學」再出新題目:為什麼一個城市的吸引力會與其擁擠程度成正比,而與其宜居程度基本無關,並不受居住條件惡化的影響?
北京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為了緩解交通的壓力,PM2.5壓力,垃圾的壓力,供水供電、外來人口等等的壓力,北京市投入巨大,也成效顯著。但現實是,「改善」越來越像是「救災」,「規畫」越來越像是「搶險」,城市建設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居民膨脹的速度。北京同時還一直在進行適合於首都地位的「經濟結構轉型」,結果是,更多的人湧向北京,居民規模更加膨脹:新的「知識經濟」吸引全國的青年學子湧向北京中關村,新的「總部經濟」吸引全國的大中企業將總部從外省遷到北京近郊,新的「文化經濟」吸引全國的三教九流聚攏在北京各個角落。
在中國,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結合,就是一個魔力四射的政經綜合體,政府的官員們坐鎮北京,「總部」的老闆們雲集北京,無論他們之間聯繫還是不聯繫,他們就是一個緊密層,一個權貴圈,一個凌駕於全國所有城市之上的金字塔塔頂。北京市的規畫者們心裡明白,北京獨一無二的特殊性正在這裡。承載著金字塔塔頂的北京,必然地成為集所有全國性中心於一身的超級中心。
北京就像旋轉的磁石一樣吸引著幾乎所有人,從月薪2000元的打工妹,到市值上百億的500強,人人都希望盡快躋身在這個中心當中,以實現各自跳躍發展的夢想。與「宜發展」、「宜跳躍」、「宜高升」、「宜變身」等方面越來越強的吸引力相比,北京的「宜居住」、「宜出行」等考慮也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無所謂了。
問題獨特自己解決
這就是北京的現實。北京市的規畫者和建設者們仍在努力,他們提出了幾年內改善交通狀況、改善空氣品質、改善環境衛生的各項目標,但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他們必須要回答如下這些問題:北京有沒有可能是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既最適宜企業發展、個人高升,同時又最適宜普通人居住和生活?既能夠承載日益膨脹的超級中心,同時又不會製造日益膨脹的外來居民?如果真的成了這麼一個理想城市,它到底能夠接納多少居民?全國人民、世界人民中誰可以成為這個幸運城市的幸運居民,誰不能來北京?
與中國發展中很多問題一樣,北京發展面臨的難題,也獨一無二,在世界範圍內可資借鑒的經驗不多,主要靠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